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对于我们来讲都不陌生,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作品陪伴了我们的学生时代,不管是《背影》《绿》《荷塘月色》还是其他作品,都给了我们很深的感触及启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自然天成,韵味纯正,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对朱自清的散文从结构方面和抒情方面以及散文的语言方面的艺术魅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来领会其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唐宇 《世界发明》2011,(12):60-61
在中国数以万计的街道中,有一条特殊的街道。它不是宽广的大道,却用宽广的胸怀调和着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时尚;它没有如潮的车流,却像磁石般吸引着全世界的信徒。这就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的拉萨八廓街。  相似文献   

3.
郑广 《科教文汇》2010,(20):86-87
中学课文中收录的朱自清散文较多,他的散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段,特别是比喻,来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其散文中的比喻句不仅多而且新颖富有美感,特别是以女性作比,是朱自清散文比喻的最大特点。本文即从以上三方面来分析之。  相似文献   

4.
关于朱自清以及作品的研究文章已经很多了.在众多的研究文幸中,我发现对他早期与中期散文的研究者居多,而对他晚期散文的研究者相对较少.朱自清后期散文应该说是更接近生活,更关注现实.所以读读他的后期作品,了解他的后期散文特色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更有民族气节的来自清,了解一个更能关注现实的朱自清,了解一个用于和善于战斗的朱自清.  相似文献   

5.
王燕玲 《科教文汇》2009,(7):135-135
写景抒情的散文,以情景交融者为佳,被称为美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一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美文。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相似文献   

6.
石爱玲 《科教文汇》2009,(6):226-226
《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的著名游记散文。郁达夫不仅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小说家,他的散文创作也不逊于朱自清、冰心。郁达夫写了许多游记,创作于一九三二年的《钓台的春昼》无疑是他的游记散文的代表作。记述的是他“一九三一,岁末辛末,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自富阳溯江而上,经桐庐游览桐君山和严子陵钓台的一次旅行。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22)
朱自清的散文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显示出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具体分析了朱自清散文作品中,语言的口语化、情意化和风趣化三种语言艺术特色的表现,并且举了相应的例子来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期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谈情说美     
滋芜 《科教文汇》2013,(20):I0001-I0001
最近我在渎吴冠中先生的散文,义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父亲如山般的爱其父摇着小船。用瘦弱的身躯扛起为人父的责任,一路把小冠中从宜兴的一个小乡村护送到无锡去上学读书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也描写了其父为他买橘子而留下的“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朱自清的散文朴素大方,有真情实感,昊冠中先生一样,他们都用平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深沉的感情透过这两位名家的笔墨,我仿佛也看到我的父亲佝偻着身子,从渡船上给我拎下行李,又送我至汽车站,直到我上车出发后仍站在原地久久不肯离去的场景不同的画面,相同的父爱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9.
江琼 《科教文汇》2008,(27):220-221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学贯中西、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旧诗词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尤以小说成就最为突出。郁达夫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大都留有作者自我的影子,同时又是具有较多社会内涵的“零余者”的文学形象,有着特异的人物性格,从而使郁达夫小说成为五四文坛的另类亮点而独具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最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老子的全部思想,都可以完全地包容在其天人之学之中。他的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自然”,其“天人合一”之“一”就是“自然”。将探求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以有益于当世。  相似文献   

11.
正放眼望去,纵观当今世界,我们的生活都被各种"高科技,快速度"所包围着,其中最不能被人忽视的就是出行。当我们坐上一辆辆来往穿梭的汽车,奔驰在平坦大道上;当我们看着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背后闪过,亦或是欣赏绝美亮丽的风景时,有没有想过是哪些人可以让我们享受现在的一切?他们忍受寂寞,甘愿奉献,用无悔青春撑起一条条康庄大道。科学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茅盾(1896.7.4~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活动家和进步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长达60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及其他多方面的成就,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茅盾是从1916年8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相似文献   

13.
提到中国父亲,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在朱自清先生《背影》中那抹略显笨拙却深沉厚重的身影。这个形象当然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父亲,却真真道出了传统父亲那份无言的爱。比起于中国父亲的含蓄,西方的父亲形象是否又是另一番面貌?又或者,伟大的父爱都有其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是他对现代中国文学的最卓越的贡献。本文试图对鲁迅文章的语言特色,作一粗浅的探索。一、幽默的讽刺幽默、隽永是鲁迅文章语言的显著特色。所谓幽默的语言就是能使人发“笑”,而又比较含蓄深沉的语言。如果说老舍的幽默特别富有北京下层人民的口语味儿、赵树理的幽默乡土气息非常浓的话,鲁迅的幽默则是独特的学者式的。在这里,幽默与讽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足以将那丑恶社会彻底烧毁的熊熊火海,将那丑恶社会穿戴的华服丽裳烧得一干二净,使那腐躯烂体顿现眼前。而这幽默讽刺的火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半叶的文化讨论热潮中,梁漱溟的文化观可说是独树一帜,既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激进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也不同于守旧复古派的;他将唯识学、西方生命哲学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自己的系统的文化观。他以意欲来解释生活,复以生活来定义文化,指出“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系统地论证了他的文化三路向说,反对普适性的文化价值理论,强调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走着一条既不同于西方文化,也不同于印度文化的路数。由于中国文化的早熟就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化发展路向,所以我们不能够产生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而科学与民主是任何民族都必须的,所以我们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走西方文化的路向。中国文化的优长之处在于有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着更深入系统的了解,应该说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世界文化将来必定都要走上中国文化的路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6.
艺术家的自杀可以解释吗?答案是肯定的!《论“原始思维”与艺术家的自杀行为》会给你一个崭新的认识。“原始思维”即原始人的思维,其关键在于不能区分“现实意识”和“纯粹意识”并且真实的以为这两者都是各自独立的。比方说:如果一个人梦见自己在被人追杀,那么他在醒来的时候会想尽千方百计去把那个追杀他的人找出来杀掉。这里把梦等同于现实的做法,就属于“原始思维”。而文学与艺术,自人类诞生以来也就随之产生了。原始人说出第一个字,那就是文学的雏形,原始人使用第一件工具,那就是艺术的源头。文学与艺术就是如此的简单。温克耳曼说道…  相似文献   

17.
<正>语言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纽带,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是创造、发展和改变语言的主要动力。新创词语在当代社会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传媒的发展为新创词语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契机。一、现代传媒和新创词语的界定(一)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的区别与联系传统传媒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媒方式,“传”即传承,“统”是统治,传承下来的曾占据统治地位的媒体就是传统媒体。在1998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的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因特网。”与传统传媒相较而言,现代传媒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利用了新的技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种种限制,能够更直接地与受众对话。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俗语:“防患于未然”,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问题,我们通常会牢记这条古训,但是对于健康问题,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未必有这种意识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以有病或者无病来判断的,人们往往在生病之后才想起上医院求治,但这种被动医疗疾病的作法,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的。现代的医疗制度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就是健康是完全有赖于医生和药物的帮助,所以不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的文章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从写作技巧上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之处是很多的。针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思想家、民俗学开拓人。本文将以他的部分小品文为例,探讨其博物学与科普价值。在中国现代科普领域,周作人缘何遇冷,其作品与同时代科普作品相比有何区别,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看来,周氏作品仅仅只是"闲适小品文"?本文试图论述,在我国现代博物学发展之初,人文与科学之间具有真诚的、深层次交流的意愿与能力;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与现代科学之间具有相互弥补和促进的可能。把周作人那些夹杂着民俗、国学、西方博物学兴味的小品文,置于今天的环境中重新品读,会发现它们对民族、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切的思考和关照,能够给予当代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