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是学师范的(1960年夏,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本来应去教书,但是组织上安排我做编辑工作,一做就是35年,其间做广播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业务刊物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15年。通讯员朋友都亲切地叫我“朱编辑”,所以我给自己取笔名叫“诸边”。后来我当了《湖北广播电视报》的头,同行称我“朱总编”。我想,我的确总在编啊,从来没有离开过具体的编辑工作。在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工作中,除了出差外,几乎每期稿件都要过目,付出劳动。 我在广播电视战线长期做编辑报纸刊物的工作,也算一个特点。即把广播电视上宣传的事,或是与广播电视有关的事,通过加工,变成文字,刊登在报纸刊物上,继续宣传,形成了声、屏、报、刊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评《出版科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些年来,在从事《编辑之友》编辑工作中,我曾陆陆续续地接触到各地编辑出版的出版类专业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是这些刊物给我留下的一个总体上的粗略印象。在这样一种总体印象的背景下,我见到了复刊后的《出版科学》期刊。 可以说,我同样是以专门刊物编辑的挑剔眼光来审视它的。然而我欣喜地发现,复刊后的《出版科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生活当中,曾经有过一段时断时续当编辑的经历。这中间,铅印的报刊我编过,打印、复印的报刊我办过,手刻的刊物我也搞过。而且我既当过业余编辑,也从事过这方面的专职工作。象我这样当编辑的,恐怕算是特殊的吧。如果累计一下我八年来所编辑过的文稿,差不多也有七八十万字哩!  相似文献   

4.
读《我是编辑》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即如亲聆心仪已久的叶至善先生的谆谆教诲。叶老将近二十年来撰写的与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的百篇文章结集出版,诚如有人著文所说,是为我国编辑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的贡献。叶老在集子中论及编辑与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诸如编辑的本质与功能,编辑的地位与职责,编辑的素质与才干,编辑对稿件和资料的处理,编辑的选题、组织、审读、加工、编排、插图与封面设计,甚至还论述到图书的广告和发行。由于叶老长期从事少年儿童刊物的编辑工作和创作科普作品,因此在《我是编辑》中较多论述如何编辑少儿刊…  相似文献   

5.
《出版广角》作为广西的刊物,我对它实在太了解了。我在广西从事出版工作26年,见证了《出版广角》15年来创办、发展和越来越有影响力的过程。在广大编辑眼中它就是我们做好出版工作的"了望哨"和"广角镜",是编辑案头必不可少的专业刊和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6.
1951年6月,我由中南局宣传部调中南人民出版社工作.1954年大区撤消,中南人民出版社同中南人民文艺出版社合并,组建湖北人民出版社,我留湖北人民出版社工作.  相似文献   

7.
写这样的文章是需要极大极大勇气的。我参加工作刚刚两年多,做编辑也不过一年多一点时间,能总结出什么心得体会?别人会不会说孙卫卫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可我实实在在的的确确喜欢我的工作,我也不止一次地“陶醉”: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当编辑记者更好。那就鼓起勇气卖一回瓜吧,只是争取卖好点,让您不过多厌烦。上小学时和同学办手抄报、黑板报;上初中时自任文学社油印刊物的主编,当时的省作协主席胡采等还为我们刊物题词;上高中后经常为一中学生杂志撰稿,是它的第一个特约中学生编辑;在大学里又是一中学生杂志的特约编辑,编写和主编了3本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期刊的编辑工作,是从参与创办《名作欣赏》开始的。如何办好刊物,对我来说至今仍然是个需要悉心探索的新课题。这里想将两年来的一些编余杂感略陈如下,以求教于同行。接受编辑《名作欣赏》的任务之后,我首先遇到和经常琢磨的一个问题,就是期刊编辑工作与书籍编辑工作的区别,亦即期  相似文献   

9.
算起来,我踏入出版的大门,已30余年。]957年我到湖南省一家理论刊物做编辑工作;1961年调到中宣部出版处。从此长期工作于出版部门的领导机关。无论是在出版基层单位,还是在出版领导部门,我都感到要做好出版工作,必须有正确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10.
从中南到北京1950年2月,我从武汉到北京参加全国重化学工业会议,遇见1944年在重庆认识的蒋一苇。当时,他办有一份科普杂志,叫做《科学与生活》,我曾参与了该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1946年我们分手,1949年初在香港见面时,他在香港三联书店科学技术编辑组负责科技读物的编辑工作。解放后,三联书店总管理处由香港迁到北京。为了适应形势  相似文献   

11.
我开始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颇有“初生之犊不怕虎”的气概,一位老编辑套用一句俗语指点我:“红笔人人会握,巧妙各有不同。”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当过编辑、记者,办过几种刊物,下放劳动过,十年前又回到编辑岗位上。随着经历渐多,这句话在脑海里越刻越深,我又屡次把它转赠给编辑新手。这句话容易讲,但要真正领会它的丰富内涵,还得有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出版社采取“两包干”的办法,把一个刊物包给一位编辑。一是任务包干。这个刊物从选题、组稿到出版的全部工作都归这位编辑负责。由他去组织力量,完成各项工作,保证质量,按时出刊。二是费用包干。每期刊物由出版社支付固定数目的费用,由这位编辑掌握开支,包括付给一些参加编辑工作的人的编辑费。现正式出刊已经两年,刊物以其质量和特色赢得读者的好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与共和国同龄,至今已40个年头。其间大部分时间当报纸编辑,编过新闻,也编过副刊,近几年又当刊物编辑,间或也做过图书的编辑工作。积40年的编辑生活经验,可以集中到两个字上,这便是“学习”。 (1) 40年的实践,使  相似文献   

14.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从这年我在《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开始做编辑工作,自然对业内期刊尤其  相似文献   

15.
编书杂感     
我这一生,可以说是为书籍的一生,读书、编书、写书,度过了大半辈子,其中主要是编书。1951年6月,中南人民出版社成立后半年,我便与出版结了缘。此后,由中南到湖北,由校对、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到编辑组长、总编辑,由政治理论、文史、工农业到文艺、美术,几乎每个岗位、部门都留下了我走过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组稿工作是办好栏目的保证,也是整个编辑工艺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组稿工作,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选题设想、完成版面要求。《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老师:您好!我是山东某政治思想理论刊物的文化版编辑,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我非常希望能得到名师名家  相似文献   

17.
去年底,中国编辑杂志社给我来函,要我为今年的第一期刊物作一卷首语。命笔之际,对过去的一年不禁有所感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旧媒体竞争共存,出版发行深化改革,编辑工作任重道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孙犁怎样当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是一位著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资深编辑。 孙犁说,在他一生从事的三种工作(编辑、教员、写作)中,编辑这一生涯,持续的时间最长。 作为作家的孙犁,研究者众,研灾成果累累;作为编辑的孙犁,似乎未能引起充分的注意和足够的重视,也许世俗认为他没有编辑过什么赫赫有名的大刊物,并且未曾有过金光闪闪的“主编”头衔吧。 我是孙犁著作的一名热心读者,在研习他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的同时,比较留心他的关于编辑工作的文件、论述、回忆、书信。因为,我也是一名编辑,想从中学习一些有益的东西,以应用于编辑实践。 我想,对于我和我的同行们来说,孙犁堪称当今文学编辑的楷模。  相似文献   

19.
石英 《传媒》2002,(9):47-49
1961年,我自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天津作协《新港》文学月刊做编辑工作。当时刊物主编是方纪,但因他又担任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不常来编辑部,所以日常工作主要由常务副主编万力来做。在那时候,我记忆中的三位  相似文献   

20.
风正一帆悬     
《今传媒》2002,(6)
在部队几十年从事文学创作,正 二八经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干了一年编辑工作,也就是《西北军事文学》。刊物1986年10月创刊,眨眼间已进入18个年头了,步步为营,艰难行进,也算是“十八年的王宝钏”罢。 在刊日短,感慨却深。我的切身体会是文学刊物不好办。 现在的人,讲实惠、重物质、看眼前,而纯文学刊物与这几样都没有什么缘份。另外,在我们人民军队里,盖帽的、传统的、为众认可的刊物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