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悦"读书目】《城南旧事》【作者简介】林海音,当代著名华文作家。她原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林海音始终深切地眷恋着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的小说有很多都是以北京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城南旧事》正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群文议题】寓言中的对比【教学选文】《群文阅读1+X》第五册第五单元文本:《龟兔赛跑》《寒号鸟》《驮盐的驴》《叶公好龙》【文本价值】感知寓言中对比的精妙,知道对比分"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和"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明辨是非,学习语用。【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省作家林海英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每一章是一个独立成篇的故事,同时每一个故事间又互有联系,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是小说的结局。《城南旧事》作为一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9册第12课三则小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从《伊索寓言》中选取)。【教学目标】在比较阅读中体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1.揭题,齐读。2.组织交流:你了解的伊索及《伊索寓言》。二、对比阅读,体悟"多角度阅读"的方法1.浏览《狐狸和葡萄》,指名简单说故事及其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适用年级】四年级。【教学思路】本次教学以习作片段《刘老师的茶杯》导入,通过对习作范例的深入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习作往往都是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的。继而结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讲述,通过具体的情节再现,引导学生在观察、品读、感受、体验、模仿表达、反思评议等教学环节中感受细节、捕捉细节、再现细节,从而认识到"关注细节"的一般方法要领,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关注细节。【教学过程】一、品读片段,走近老师1.师: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师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赏析《项链》的叙事节奏对揭示小说主题的意义。2.理解小说叙事的节奏并体会其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入《项链》是19世纪法国优秀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一部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引发了世人很多不同的解读和探究。那么这部小说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项链》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答案可能有如下几方面: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故事,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于莉 《小学语文》2014,(7):116-118
【活动背景】 《童年·冬阳·骆驼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根据“学习一篇佳作,走进一本名著”的思想,我班推荐了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课下,看到孩子们不时被逗笑的样子,我知道孩子们被著作中那个不一样的童年故事所吸引。我知道,孩子们走进了英子的童年,被她的喜怒哀乐感染着。孩子们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或多姿多彩,或安静温暖……  相似文献   

8.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意义与审美价值。通过对小说叙述伦理的分析,可以解读其艺术价值的形成机制。《城南旧事》采用了特殊的叙述视角与不可靠叙述策略,但其叙述的不可靠又与读者的伦理阅读相契合,因而具有了非凡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9.
用王君老师提倡的群文教学思想,对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和下册《卖油翁》两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同质相联的思维方式,从"文言""文章""文化"逐层深入教学,归纳文言志人小说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材内容及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对人物描写类文章的进一步学习、归纳和巩固。“人物描写一组”内容包括:《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节选自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2009,(4):58-58
书名:《腰门》 作者:彭学军 适读年级:六年级 教学设计者:山东省德州市北园小学 于莉 一、内容简介 这本小说透过孩子的视角,从腰门里窥见世界,描写了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被称作是湘西小城的《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2.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鉴赏古代小说的能力。3.学习《红楼梦》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介绍相关知识,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解决两个问题:1.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2.贾府的人物关系图。重点研读王熙凤、贾宝玉人物性格的塑造,学习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方法。一、赏析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是通过黛玉的眼睛来展示贾府中各色人物的,那么,在黛玉眼中,贾府中最抢眼的人是谁?(说明:以此为引语,…  相似文献   

13.
<正>群文阅读,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群文阅读课在各级各类课堂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应是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唐缨老师的一节小说群文阅读课。唐老师这节"小说细节技巧群文阅读"课,其课堂流程如下:(1)由小说理解的金字塔结构导入,明确本节课目标与重点:掌握短篇小说细节的艺术表达。(2)研习丙组契诃夫的《哀伤》原文和改文,比较其优劣,体会原文中人物碎碎念式的语言细节描写对小说表达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激趣导入1.出示单元导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师:"第一  相似文献   

15.
<正>【课程目标】1.激发阅读期待,了解《晴天有时下猪》的内容,理清故事脉络。2.通过阅读交流,感受语言的魅力,激活想象力,学做乐于表达的人。3.培养阅读兴趣,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重点、难点】激发阅读期待,了解《晴天有时下猪》的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培养阅读兴趣,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课时】  相似文献   

16.
【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图文对照的阅读方法,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比照、解释和推测。2.激发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增强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比较读本,明确阅读目标师:课前,同学们读了《玫瑰花》这本书,和你们喜欢的《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课外书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的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中的《爱动脑筋的帕斯卡》【单元课时安排】10-12课时【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细节是小说的关键要素之一,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氛围、传递信息、推动情节发展、寄寓情感,其功能和作用十分显著。而围绕小说细节展开阅读和分析,不仅可以加强文本阅读的深度,还能带给学生多元的阅读体验。为此,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引学生聚焦于文本中的人物描写细节,着眼于文本中的环境描写细节,立足于文本中的道具描写细节,从分析鉴赏中让学生感悟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小说《城南旧事》改编为电影《城南旧事》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来源于改编中的"同"与"异"。"同"在于:叙述视角相同、叙述结构相仿、抒情方式与叙述节奏相似;"异"在于:情节故事的删减与人物设置的变化、人物心理与性格描写上的差异。电影《城南旧事》的改编正是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按照电影的表现方式进行了新的再创作才取得了改编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聪明的野牛》《穷人和富人》《月亮谷》其他:高考满分作文《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3.以丰富的阅读为契机,以浓郁的情感为依托,训练颁奖辞的写作。4.学习孩子、野牛和穷人以及小摄影家在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