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铁梅 《江苏教育》2015,(10):60-61
<正>1.浏览初识。师:同学们,上周"美,我先知"学习单预告的是哪幅作品?生:《清明上河图》。师:我们今天就来一同赏析《清明上河图》。为了便于每个同学细细品味,我为五个小组各准备了一份复制品,现在请慢慢打开画卷。师:现在根据"美,我先知"上的提示,说说你对《清明上河冈》的了解。生1:《清明上河网》是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绢本,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三段来分析和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及高超的表现手法,第一段汴京郊区农村景色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农舍如交响乐一般,点出了北宋当时的清明节特有的时间及特有的风俗,为全画拉开了序幕.第二段即虹桥段,也是全画最精彩的一段,矛盾曲折性的场面,使读者产生悬念.第三段通过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等生动地揭示了北宋汴京繁荣之景象并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相似文献   

3.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年间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传世杰作,系描绘北宋年间京都京东南城郊时节的一幅国情长, 绘之汴河,对其流经及发源地作了详查考证,并对汴京其它诸河的来龙去脉以及漕运等作出了可信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木桥建筑,或以首创独特的构造,或以精致优美的艺术造型闻名于世界。但古代木桥建筑保存不易,不可能留存下来。《清明上河图》的虹桥,添补了这一空缺,表明我国木桥建筑结构技术在九个世纪前同样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虹桥以其各方面的成就,为我国桥梁建筑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     
北宋末年,他用瘦金体亲笔在一幅画上题写了五个字:清明上河图。他一定是喜欢这幅画的。兴许他陶醉于画中当朝王都汴京人烟稠密、店铺林立、飞虹卧波、舟船往复的繁华景象,兴许他陶醉于图画所反映出来的自己强大的权力下民众一派和乐的气氛,兴许他仅仅是喜欢这幅画。他喜欢它的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以视觉带动思维,道理多半会变得简单易懂。比如,前一阵有关官员财产申报的漫画“脱吧,该你了”,寥寥几笔便道出了国民的心声;而近日在网上疯传的《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也同样于戏谑之中听惊雷,揭开时代之困局。  相似文献   

7.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宋代画家张择端的绝世佳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市井民生的生活场景。画面中一派繁花似锦,国泰民安,使得世人对北宋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不容置疑,但本文依据画中细微之处进行讨论,尝试揭露"盛世"背后的真实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8.
宋代画家张择端深受院派画风的影响,其画作《清明上河图》综合工笔手法和意境创作,展现出农耕文明的繁华场面,《清明上河图》表现出风俗画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风俗画的重要代表,蕴涵着风俗画对美感的探索和生命对平衡静谧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伫立黄河边     
陈刚 《新读写》2009,(1):56-57
因了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倾心、仰慕,七代帝王的都城开封,成了我们这次中原之行的重要一站。  相似文献   

10.
期终考每两场考完后的情景,如同一幅流动的波澜壮阔的《清明上河图》现代版,杂乱无章的对白大杂烩以及嬉闹叹气等种种声音混合成配乐,在校园中上演了一出复杂、热闹的现代剧,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考试之后的众生相。  相似文献   

11.
习画记     
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徐悲鸿画的马奔放豪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人物、景物刻画得极其细致,这一幅幅意味悠远的国画,无一不让世人惊叹。国画讲究的是意境,不要求形似,而是神似。一支毛笔.一砚墨汁,经画家之手,或浓或淡,或泼或洒,或勾或点,寥寥几笔,一幅意境悠远的国画就呈现在眼前。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2.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前后传世长达九百余年,在其辗转流传中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在宫被盗。本文根据其卷后■纸及图中题跋,对该图传世藏主及流传脉络作了详细考查考证。  相似文献   

13.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是社会风俗画杰作 ,是北宋清明盛世的历史画卷 ,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11,(Z4)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其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  相似文献   

15.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现在,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  相似文献   

16.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广告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清明上河图》中所显现出来的广告行为及其使用手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由此看出北宋时期商业繁荣,市场竞争激烈,商家采用丰富多彩的广告形式来招揽顾客。说明了北宋时期的广告行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桃森先生 二月惊蛰,乍暖还寒。深夜的开封城,一片静谧。几个黑衣仆从抬着—顶软轿,神色匆忙地进了侯爷府。侯爷府的管家秦中早在门前候着了,一见轿子进门,他就上前低语道:"要不是出了大事,也不敢这么晚了还劳动先生大驾。"  相似文献   

18.
民俗,是历史文化在大浪淘沙后的积淀。它既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传承力,也富有久远的时代性和一定的地域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有的民俗是“高者挂绢长林梢”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悬浮在历史的长河中直至今天;有的民俗是“下者飘转沉塘坳”,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产物渐行渐远乃至消亡。不管结局如何,打上时代烙印并渗透地域灵魂的民俗总是留驻在作家的笔端。许多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不亚于《清明上河图》的民风民俗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9.
“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汴京以汴河为中心的繁荣社会生活面貌,充分显示了画家张择端的高超技艺。  相似文献   

20.
吕麦 《家教世界》2011,(10):18-18
导读: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闹笑话。如果害怕失误,终将一事无成。正因为有了错误,我们才收获了经验和教训,获得成长和发展。小读者,你们说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