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本文着重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供读者参考. 一、表现性质规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一般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利用此规律可判断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有无,而不能判断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供同学们参考. 一、表现性质规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一般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  相似文献   

3.
超电势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知识告诉我们,电对的电极电势数值越大,其氧化态的氧化性越强;电对的电极电势的数值越小,其还原态的还原性越强。可逆电极的电极电势为:φ=φ°- RTnFlna氧化态a还原态其中φ°-为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a氧化态为电对氧化态的活度,a还原态为电对还原态的活度。而实际电极的电极电势:φ阳=φ可逆 η阳φ阴=φ可逆-η阴其中η阳,η阴分别为阳极超电势和阴极超电势。所以,严格地说,一个实际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其析出电极电势应为:φ阳=φ°- RTnFlna氧化态a还原态 η阳φ阴=φ°- RTnFlna氧化态a还原…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特点(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把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卤素》这章里讲述,是由于这章介绍的氧化还原反应较多,客观上有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需要,并能加深对卤素和其他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理解。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5.
一、重要核心规律规律之一:性质规律1.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2.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3.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4.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5.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之二:强弱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规律之三:价态变化规律1.中间变两头——歧化反应。例如,3Cl02+6KOH5KC-l1+KC+l5O3+3H2O。2.两头变中间——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反应)。例如,H2S+6O4(浓)+H2S-2S+4O2↑+S0↓+2H2O、6HCl-1+KCl+5O3KCl+3Cl02↑+3H2O。说明当氧化剂为强氧化剂或者氧化剂过量时,还原剂可转化成比其邻位价态更高的产物(不可出现交叉现象);反之亦然。规律之四:次序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相遇时,还原剂(或氧化剂)总是依据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先后被氧化...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氧化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其变化规律不易把握。可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自由焓-氧化态图对其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趋向性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等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7.
无机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氧化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其变化规律不易把握.可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自由焓-氧化态图对其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趋向性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等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归纳周期系中过渡元素氧化态递变规律及运用电极电势、电势图阐明过渡元素化合物的反应规律等方面作了一些归纳性探索 ,以在无机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学性质的同时培养理解、分析及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9.
1.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先将常见考点例析如下. 一.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该类题主要以提供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主,然后根据价态变化分析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后,再利用强弱规律解答即可,一般是比较氧化性时就找氧化剂与氧化产物,比较还原性则找还原剂与还原产物.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题型中,常有关于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针对这一问题,现将其比较的依据及规律归纳总结如下: 一、依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1.金属活动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即还原性:K  相似文献   

12.
在卤素的复习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发现卤素各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些规律,下面谈谈我是怎样用三步法复习卤素的。 第一步: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卤素这一章必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我按照结构  相似文献   

13.
1表现元素的性质据元素化合价的高低可判断元素的性质:一般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中间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同一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反常规律:F-1、O-2不显还原性;氧化性:HCIO 1>  相似文献   

14.
在讲授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能力较差,尤其对多种氧化态元素的价态转变更感到困难。因此,本文简要谈谈元素电势图及其一些运用。如果深入了解这方面知识,就可以达到全面地掌握某种元素的各种氧化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虽然金属单质的性质只有一种可能,即它的还原性,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也需要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来决定,但所有的金属化合物都具有氧化性。由于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之间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以及同价态金属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的特殊转化关系,因此,看似复杂的金属  相似文献   

16.
《卤素》是高中化学的起始章,是按“族”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学习化学的入门,主要是知识点的积累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建立及发展,因此在本章的学习中必须注意如下几点.1 归纳知识点形成知识网《卤素》一章知识零散,但只要在熟练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归纳结  相似文献   

17.
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中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价态变化规律"时,发现某些参考书把它归纳为:①邻位转化规律,②只靠近不交叉规律.下面就解释一下这两条规律.所谓邻位转化规律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价态变化是邻  相似文献   

18.
1)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辨析 错 .因化合物之间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CO CuO △ Cu CO2 .2 )失电子难的原子 ,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很强 .辨析 错 .失电子难的原子可能获得电子的能力也很难 ,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3 )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辨析 错 .例如在HClO4 中的Cl为 7价 (最高价态 ) ,在HClO中Cl为 1价 ,而实际上 ,HClO4 的氧化性没有HClO的强 .4)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辨析 不一定 .如阳离子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且以还原性为主 ;阴离子Mn…  相似文献   

19.
一般说来,氧化剂含有较高价态的元素,还原剂含有较低价态的元素.变价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体现一种性质.若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则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这一规律主要应用于判断元素、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相似文献   

20.
一、化合价与性质的对应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铁元素有 3、 2、0三种价态,则 3价铁(Fe3 )只有氧化性.0价铁(单质)只有还原性, 2价铁(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