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因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情感等原因,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因不起眼的小事杀人、伤人,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常见于报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屡次发生,各种心理疾病、校园暴力及青少年犯罪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说明了我们面临的教育形势极为严峻。因此我们一定要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调节中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3.
孔群 《广西教育》2011,(16):1-1
近日,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折射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重视乃至担忧。近年来,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酿成的自杀、校园暴力事件等时有发生:2010年,上海市有8名中小学生自杀身亡,其中,因与家长争执或不满家长管教方式而自杀的有6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849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倾向显著正相关;(2)心理韧性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风险缓冲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连日来,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在各书店一面世便遭遇火暴。 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校园里也流行一本《死亡日记》。据悉,这是一位小学生自杀前留给世界的最后痕迹。看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关注生与死的问题。心理学家对此现象分析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第二届 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低龄化严重。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见诸媒体。今年3月,广东省顺德市杏坛镇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儿游戏机上吊自杀;2月,云南昆明一初二男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  相似文献   

6.
锐眼·眼界     
《人民教育》2023,(22):33-34
<正>政策 法国:发布《防治校园欺凌部际计划》在过去的三年中,法国有近100万儿童饱受校园欺凌的困扰,并且平均在每个初中班级就有两名学生是欺凌行为的受害者。此外,法国近期还发生了几起学生因校园欺凌而自杀的事件。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成人一般希望量表(ADHS)对348名大学生的有效样本进行调查,探讨生活事件、希望特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希望特质呈显著负相关。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生活事件量表得分与希望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低希望水平被试比高希望水平被试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产生自杀意念,因此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消极自杀意念之间起着显著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模型提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大学生自身心理保护机制的建设,从积极心理角度来减少和防御大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8.
近期,一些令人痛心的校园极端事件屡屡发生。据报道,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来,某地连续发生多起中学生因小事杀人和自杀事件,而父母管教严、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够好是导致这些中学生走向绝路的主要原因。(《法制日报》2008年10月24日)  相似文献   

9.
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屡屡发生的青少年自杀、凶杀等事件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开展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可以完善青少年的主体发展,也可以给预防青少年自杀、犯罪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去年年底,在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团中央、关工委等部门大力支持的“2005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上披露,在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专家呼吁,让青少年接受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共处、和谐有序。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教育环境,密切关系着青少年生理、心理、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密切关系到他们健康成长为祖国新一代可靠接班人的重大问题。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安全校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学校要强化校园内部建设与管理,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最近各媒体披露,校园安全事故个例频繁发生。青少年自杀、他杀事件时…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4,(19):33-35
近期,江西、辽宁、安徽等地相继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令社会震惊。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有的人因得不到及时疏导而轻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其中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效能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121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同时存在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论:应对效能可以有效地部分阻抗、中介和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校园自杀事件令人关注。其成因异常复杂,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感情问题,还是精神抑郁,都可能是引发自杀行为的最直接原因。近年来,各地校园自杀事件频发,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的挑战。笔者2010年6月对一名采取自杀行动的学生成功地进行了现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罗娟  王岩岩 《考试周刊》2012,(74):153-153
生命只有一次,然而许多青少年却不懂得如何珍惜.近年来时常发生青少年自杀事件。本文谈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近五年来,我镇发生了6起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其中有5人死亡。正是花儿一般的年龄啊,是什么让他们将自己沉入了永恒的黑暗?不止是我镇,湖南常德一名13岁学生在家上吊自杀,重庆某校一名初三女生跳楼身亡,甘肃某镇某小学6名学生相继服毒自杀……近些年来,未成年人自杀事件在各地频频发生。《中国青年报》2004年9月7日援引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指出,不堪重负已成为中国青少年自杀的头号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单松 《华章》2010,(23)
高校青少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重视大学生自杀心理问题的研究,对于保障和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青少年大学生自杀心理影响因素、自杀心理,构建起青少年大学生自杀干预机制,为解决青少年大学生自杀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谈及教育时提及“安全”二字。他指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青少年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校园作为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须做好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校园欺凌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伤害,亦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当前,校园欺凌种类和方式多样,具有较大危害性,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特别是对于被侵害的青少年而言,不仅身体上受到伤害,亦会  相似文献   

19.
黄丽仙 《新疆教育》2013,(14):132-13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但如今这些花朵的生命却经常受到摧残。2006年7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2008年4月,青岛一12岁女孩因成绩不理想,吞下60片安眠药自杀。  相似文献   

20.
正有数据表明,近几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率开始攀升,初中最高,高中次之。一桩桩校园悲剧以血的教训警醒世人:生命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令人扼腕叹息的青少年自杀个案2013年10月以来,有关中小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2013年10月30日,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某班的10岁男孩军军(化名),在语文课本上留下"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