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词词派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派风格的形成,是词体创作繁荣的标志。由于创作的繁荣和理论批评的自觉,两宋词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人风格和词派风格。而词派风格又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风景。其中最引人瞩目、影响深远的则是豪放、婉约、清空三种词派风格。  相似文献   

2.
词史向来把刘辰翁作为稼轩词派的后劲,认为二者词风相近。实际上,从选调用韵、用字、用句、用典等均可见须溪与稼轩词风在情感的基调、节奏、内涵及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的多重差异,从中又可看出须溪词在学习苏辛的同时,于南宋末年的时代环境下,无形中也透出一些张炎、周密等所谓风雅词人词风的特点,在情感风格、语言风格的某些层面上,与他们有暗合之处。  相似文献   

3.
谢应芳词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在语言上具有平实及散文化特点,不同于唐宋词语言的典雅和力避散文化;二、表现出表达方式的议论化与叙事化倾向,不同于唐宋词多用描述性语言;三、整体上显得自然、平实,表现出非艳丽的风格,不同于唐宋词的艳丽风格。其词整体上表现出非艳丽的风格是因为在内容上以言志为主,不同于唐宋词以抒情为主。  相似文献   

4.
黄庭坚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其词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独树一帜,题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取材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融合苏、柳、秦三家风格又自成一家,婉约与豪放并存,雅词和俗词的两极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从人品论文品还是从文体论风格,风格研究都陷入陈陈相因或肤廓影响的困境。词学家詹安泰的研究论著蕴藏着丰富的风格论资源。詹安泰在其词学论集中提出了融苍质于重拙大的新词境,探讨了一条结合声情、词情从体式、章句、意格、修辞诸方面探究词之风格的研究路径。詹安泰词学风格研究,无论从词学研究还是风格研究而言,对文学研究者都具有...  相似文献   

6.
<正> 苏轼的词能够自成一家,形成豪放,雄浑的风格,是与他通过比较,吸取柳永、欧阳修词作的营养分不开的.欧阳修的词上承南唐遗绪,风格深婉而清丽,主要是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柳永的词以写羁旅行役、离情别绪最为出色。感情纯真、大胆,风格曲折而委婉。苏轼在这二人的基础上,大胆继承与开拓,开创了自己的词风。他的豪放风格词作之出现,标志着宋词对传统风格的大突破,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拙文《沉郁雄雅的人杰心音——论稼轩词的主体风格不是豪放》,对推尊辛弃疾为“豪放派”首领的传统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此说与稼轩词的实际情况相左,不能成立。同时,从南宋的时代特点、辛弃疾的具体处境与其审美人格出发,面对稼轩词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初步论证了稼轩词的主体风格是沉郁雄雅。但是,对这一主体风格系统的内  相似文献   

8.
苏轼黄州词因词人心态的不同,前后期存在着差异,但主导风格仍是旷达。黄州词的旷达风格主要是通过刻画主人公旷达的形象、描写清旷的号色以及哲理妙悟式的放旷体现出来的。黄州词旷达风格的形成与苏轼个人的性情气质及偶然的人生遭际有关,同时也与整个宋代文化精神的浸润分不开,特别是佛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成为其词风旷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对周邦彦词的内容风格进行研究探讨时,当我们把视角从周邦彦词集文本本身移开,转而去关注那些与之有关的题跋序文,亦觉得其中有些问题颇值得玩味,本文通过对周邦彦词集题跋序文的细读,可以大略了解到周词三方面的风格特色,即当行本色;善采融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内容风格缜密典丽、浑厚和雅。  相似文献   

10.
“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是二种不同的词学观点。苏轼认为诗、词一家,要把词从题材风格上由“艳科”的窄胡同里拉出来,是革新。李清照认为诗、词有别,词在题材风格上只能在“艳科”中着墨,是守旧  相似文献   

11.
傅克斌 《学周刊C版》2010,(1):172-173
温庭筠词风格细腻含蓄,用语浓艳富丽:韦庄词风格粗犷率直.用语清新淡雅。这与他们不同的生活遭际密切相关。比较温词、韦词的差异,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沉郁顿挫"这个词用来评杜甫诗的风格和周邦彦词之风格是恰当的.但"沉郁顿挫"在两位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却有不同表现一是由于人格、审美理想的不同造成杜诗在沉郁中包含更多的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忧患,而清真词的沉郁则更多的是对个人坎坷遭遇的感伤;二是杜诗的沉郁顿挫给人以警醒、深厚,清真词中的沉郁顿挫给人以失落、缠绵.由此可见,两人诗词中的沉郁顿挫之风格与人格有密切的关系,"文如其人"谓之不虚.  相似文献   

13.
一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往往具有多种因素.作为中国词史上豪放词派的开拓者,苏轼词风的形成既有时代特征和词人的个性以及这种个性与当时社会矛盾冲突的主客观因素,也包含着词自身的艺术因素.从词史发展线索加以考察,苏词风格的形成,正是在于它顺应了词的自身演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宋代词史上,常将草窗词与梦窗词并列,合称“二窗”。大致的观点都认为周密的草窗词和吴文英的梦窗词创作风格比较接近,二人同属婉约派,同以雅正、合律的词学规则为典范。然而,两人的词作在风格、意境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论文主要围绕他们的相似和相异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较之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窥探二窗词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5.
建安诗歌慷慨风格与建安诗文频繁地使用“慷慨”一词有一定的关系。“慷慨”一词在建安诗文中的内涵是不同的。慷慨风格在建安诗人作品中的表现也各异。建安诗歌的慷慨风格有一个渐见具体、逐步形成的过程,不是凝固、封闭式的,而是运动、开放式的。建安诗歌慷慨风格的形成,与曹氏父子的大力提倡,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思想的解放,使用质朴劲健的语言等分不开。“建安风骨”与建安诗歌的慷慨风格不能等同。  相似文献   

16.
程芳萍 《文教资料》2010,(26):11-12
韦庄是花间词的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与花间词鼻祖温庭筠明显不同。李煜词以清丽词风见长,虽受韦庄很大的影响.但其创作风格经历了由清丽疏朗到清远深沉的变化过程。本文结合韦庄与李煜部分词作,对二者词的清丽之美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7.
辛派爱国词在中国词史上是颇具影响的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辛派爱国词的产生 ;辛派爱国词的发展与结束 ;辛派爱国词的总体风格、艺术成就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以朱敦儒词集《樵歌》中所写的明月为切入点,研究其词的风格特色、寄托在词中的情感与思想,及明月所传承的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9.
孙光宪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花间词人。其词不仅数量极多,题材广泛,而且独具一种清新刚健、境界宏阔的美学风格。究其风格的成因,有以下四点:一.与词人的词学观相关;二.选择独特的意象,运用以外在形态展示内在精神的手法来构造一种宏阔的意境;三.选取的物象多具自然之美,语言精练;四.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运用壮阔的诗语,以诗境为词境。  相似文献   

20.
南方文化的影响对辛弃疾个人成长和创作、对宋代词史都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南方文化培育了辛弃疾,南方文化促成辛弃疾创作转型和成熟;其次南方文化使辛弃疾形成婉约风格,推动了婉约词风的转变,完善了婉约词词体。再次,稼轩词融合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使豪放和婉约之争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