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徽雕艺术是徽州文化重要的符号之一。现今,徽雕艺术面临着难以生存和发展的严峻现实。本文着力思考数字技术为徽雕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探索徽雕艺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之道,使数字化、网络化成为"活态"保护、传播和传承徽雕文化遗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纸雕灯     
<正>纸雕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它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纸雕灯则是将纸雕与现代工艺及灯光技术相结合,使纸雕产生光影效果的技艺。经过我们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发现,纸雕灯不仅是一项手工制作项目,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内涵。学生要制作一个完整的纸雕灯,至少要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几个领域的知识。由于项目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可能还需要结合历史、文学、信息等方面的知识。最终,我们将其设计成了一项跨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项目式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当代艺术理论问题的专著、文献的方法对晋商大院文化公共艺术的理论及发展在文化传承中的体现加以探讨,针对晋商大院三雕艺术在现代政治民主的大背景下对公共艺术文化价值的体现、推动和制约做出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分析了晋商大院三雕公共艺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以及对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提出推动晋商大院三雕文化发扬的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4.
剑川木雕的创作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川木雕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诸多领域,其传承与发展对保护文化、改善生活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剑川木雕现状的考察与研究,阐述了剑川木雕的历史、应用范围、创作题材、创作过程等。剑川木雕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其题材广泛,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逼真,构图严谨统一,工艺精美细腻。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8,(1):84-86
有徽州地域特色的"三雕"文化艺术,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链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大变革,徽州"三雕"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通过数字化方法加强徽州"三雕"实体数字化保护工作,推动实体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立文物实体数据库、加强完善平台网站建设、积极探索建设虚拟博物馆等工作的研究,对徽州"三雕"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康百万庄园作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以其丰富的装饰图案和三雕艺术事负盛名,反映了明清时期民居装饰艺术的全貌,具有很高的中原民俗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本文从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试图探析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的文化思想及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奕乐 《高中生》2011,(6):65
纸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艺术。通过切、剪、折、卷、叠、粘等技法,你可以创作出变化无穷的纸雕作品。纸雕结合了绘画及雕塑之美,并且较平面艺术多了立体发展的空间,产生了有趣的光影变化。现在,纸雕广泛应用于场  相似文献   

8.
杨婷  李登科  杨静  束霞平 《文教资料》2012,(31):75+78-75,78
皮雕工艺作为一种新的工艺形式,它在包袋装饰中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质和表面特征。使其在包袋的装饰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很广泛。新的社会发展孕育新的文化理念,随之而来的是设计观念的改变,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我们应看到对设计需求的客观性。我们应将传统的装饰图案和手法更好地运用于皮雕工艺中,从而提高包袋的实用和审美价值.使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莉 《华章》2008,(15):74-75
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砚、徽州竹器、青花瓷、书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建起了一个丰富瑰丽的徽文化世界.新的时代伴随着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原徽派装饰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形成新徽派装饰艺术.对其的开发将是极具个性特征的地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弘扬徽派传统装饰艺术,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徽派装饰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10.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装饰工艺,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并在工艺和造型上相互借鉴。中国砖雕历经千年演变,技艺炉火纯青,文化沉积厚重,风格流派众多。  相似文献   

11.
奕乐 《高中生》2011,(2):F0003-F0003
纸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艺术。通过切、剪、折、卷、叠、粘等技法,你可以创作出变化无穷的纸雕作品。纸雕结合了绘画及雕塑之美,并且较平面艺术多了立体发展的空间,产生了有趣的光影变化。现在,纸雕广泛应用于场景布置、装饰美化、广告招贴、贺卡制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东阳木雕的地方文化属性和工艺特色给其汉英双语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在东阳木雕汉英语料库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顺利解决东阳木雕专业汉英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从信息化教学的目标设置、手段应用和效果等方面对东阳木雕专业英语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不仅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为非遗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绥宁苗侗少数民族工艺美食是湘西南邵阳地区重要的民间工艺,万花茶作为一种传统食品,以雕琢瓜果成为古朴有趣的形态为基础酿制而成,它晶雕玉琢,回味悠长。是美食文化与民族工艺文化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古建筑中的石雕、木雕、砖雕建筑装饰,是民间建筑艺术中的奇葩。为了让古建筑的石雕、木雕、砖雕这“三雕”艺术发挥出潜在的教育功能,我们对学校周边古建筑中的500多幅“三雕”作品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行了“三雕”艺术课题研究,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为旨趣,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5.
岫岩玉雕是岫岩玉与雕刻技艺的完美结合,尤以素活工艺精湛而闻名中外,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所承载的内涵包括原材料选择、传统雕刻工具使用、表现手法和工艺流程运用、创作题材构思、雕刻技艺传承等;它还形成了"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的独特传统美术,堪称中国玉雕之精典,在中国玉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岫岩玉雕素活工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由此,素活玉雕文化成为岫岩县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品牌,也是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它不仅为岫岩玉雕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素活玉雕传统雕刻技艺的传承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徽州文化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而这一文化的主要体现就是在民居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中.在徽州建筑空间中,徽州雕刻就体现了其地域文化的独到之处,它将外部建筑与内部空间巧妙融合,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三雕艺术",反映了古徽州人民思想、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多元化追求以及对其民情风俗的恪守,是徽州地域文化的智慧结晶.本文希望传承和发扬古徽州民居设计风格,将"三雕艺术"融入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理念中,做到古为今用的同时,也证明了徽派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的艺术构成、地域特色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7.
葛彦伟 《文教资料》2014,(20):57-58
本文以传统民间美术对清昭陵石牌坊这一历史建筑形式及石雕纹饰作用的意义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和研究清昭陵石牌坊的纹样雕饰艺术特点及工艺,探求其特定的人文价值与艺术魅力。以清昭陵石牌坊中的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是对石牌坊石柱底部须弥座上神兽的研究,二是对石牌坊横梁雕刻纹饰---八宝的研究。清昭陵石牌坊迄今为止保存完好,雕工精美,神兽传神,里面集合了平雕、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手法,纹样集满、蒙、汉多民族艺术风格,以及宗教传说图腾图样,刻画精致、生动绝伦。这为研究其艺术形式及满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大通皮影是我国民间时空艺术、工艺美术与戏剧艺术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品种。大通皮影艺术在人物及场面景物制作中采取了独特的造型特色,使得各种人物脸谱与服饰生动而形象,雕功流畅,明快薄透,着色艳丽,使人赏心悦目。本文对大通皮影艺术的来源、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作为当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兴手段,正在逐渐成为传承徽雕艺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徽雕艺术进行保存.通过运用这种新的手段可以真实还原并设计出能进行互动体验的数字信息可视化徽雕艺术作品,力求实现在当今数字技术时代下实现徽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常常被设计师们反复使用,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难以割舍,21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民族文化与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