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注意均衡膳食雅丽有些人认为,经常吃上等大米、白面、鸡、鸭、鱼、肉才能身体健康,而吃粗茶淡饭会造成营养不良;也有的人凭自己的嗜好进食,忽视营养搭配;另有一些人片面认为吃素有利健康长寿,因而一日三餐滴荤不沾。这些偏食习惯,都是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素食的确有...  相似文献   

2.
现在孩子中有的偏爱零食、饮料、洋快餐 ,由于父母采取迁就、放任态度 ,导致孩子饮食无规律 ,摄入热量过高 ,营养不均衡 ,造成“小胖墩”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 :我国儿童肥胖率在一年内上升了一倍。肥胖可能给孩子带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有的孩子偏食、挑食 ,长得矮小、瘦弱 ,家长不从根本上找原因 ,反而盲目地给孩子吃一些所谓的补品、营养品。更有甚者 ,为了让孩子吃得下饭 ,长得快一些 ,给孩子吃人参等一类成年人才能吃的滋补品。专家指出 ,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应通过每日三餐获得 ,补品、营养…  相似文献   

3.
肥胖是由于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堆积所致。通常情况下,体重超过按身高所测标准体重的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40%为重度肥胖。幼年时期的肥胖与成年以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关系很大。儿童肥胖有两个高发期。一是婴儿期。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睡眠时间长,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样很容易造成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两三岁以后,随孩子活动量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也有部分孩子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给贪嘴的你:1.零食不能当正餐。有的同学早上贪睡,爬起来抓几块饼干或者一块蛋糕就上路了;有的同学书包里总是装着各色小零嘴儿,有空就吃,到吃正餐时反而没了胃口;有的同学正餐不好好吃,放下筷子就去找零食。零食营养单一,经常用零食代替正餐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5.
该给孩子吃什么?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现在.我们的孩子不再会吃不饱,但怎么让他们“吃好”呢?“营养”,总是家长们关心的头号问题,是啊,还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营养世界,关心孩子的饮食.关心孩子的健康,用平衡的营养,让幼儿拥抱健康。  相似文献   

6.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吃得好就长得壮,于是孩子的饮食里鸡、鱼、肉、蛋、奶制品从不间断。其实,孩子吃得好不好与长得好不好是两回事。所谓吃得好,是指给小儿吃的食物的营养价值高,而长得好不好是由孩子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情况所决定的。孩子吃得好长不壮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所致。吃得好怎么会产生营养不良呢?常见原因有:1.营养素不全面。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6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哪一种缺少了都对健  相似文献   

7.
活动步骤1.解释:·什么是偏食、挑食(只喜欢吃某几种食物,排斥其他食物);·什么是荤菜(用鸡鸭鱼肉做的菜)和素菜(用蔬菜、瓜果等做的菜);·让孩子说说自己常吃、爱吃的菜有哪些,它们是荤菜还是素菜。2.向孩子出示三个娃娃,分别叫胖胖、瘦瘦、康康,家长依次扮演这三个角色。胖胖:“我爱吃肉和甜牛奶,不喜欢吃素菜,大家叫我小胖子。”瘦瘦:“我是瘦瘦,我不吃肉、不吃鸡,只吃一点点素菜。”康康:“我是康康,我荤菜素菜样样吃,身体健康人人爱。”3.跟孩子讨论要学哪个娃娃。4.请孩子说说:·偏食的坏处(营养不良、瘦弱、…  相似文献   

8.
有些家长怕孩子学习不好,于是就花钱请家庭教师,以为有了家庭教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实际结果往往并不像家长想的那么理想。从实际情况来看请家庭教师也有不少问题,不少家长请家庭教师的指导思想不对,有的图省事,把孩子推给家庭教师自己图个清静;有的是让家庭教师把学校讲的课再重讲一遍;甚至还有的家庭教师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往往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养成不专心听讲的习惯;有的是吃“夹生饭”,有的是吃“炒冷饭”,甚至还有的整天和家庭教师玩,或与家庭教师闹矛盾。请家庭教师搞得不好容易使孩子形成娇宠心理,使他们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人们往往认为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是班主任的事,其实保健老师也须重视这项工作。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晨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生活习惯与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介绍科学育儿小常识。二、举办讲座,有的请全体家长参加,讲幼儿营养、预防近视、防治龋齿等;有的只请有关家长参加,讲如何防治遗尿症等。三、针对具体情况,在《家园通讯》上谈“近期孩子胃口不好的原因”、“吃好早饭的重要性”之类的问题,促进家园配合。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身边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每逢双休日,许多孩子会出现在各种兴趣班,甚至还有的孩子两天休息日只有半天可以休息,这半天还必须完成学校、兴趣班、家长额外的作业后,才能拥有自己的一点点时间。有的家长、老师经常叮嘱孩子:要和学习好的同学玩,不要和‘坏’孩子玩;要各种菜都吃,不要挑食;要认真听讲积极发  相似文献   

11.
一、婴儿期。婴儿活动范围小, 食物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胖,直到成年。  相似文献   

12.
吃好喝好未必长得好。最近上海教育和医疗部门联合进行的一项营养状况调查显示,尽管家长舍得在孩子的“吃”上花大钱,但上海学生营养不良率却高达24%。无独有偶,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妇幼卫生系刚刚完成的一项“青春期少女现时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明:武汉市12至16岁青春期少女的营养不良率达41.8%。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决不令人乐观。专家指出,学生和青少年的营养知识欠缺和饮食行为有误,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刚刚是北京某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他平时的早餐是妈妈做的面片儿汤和一只煮鸡蛋。碰到妈妈上早班,没人…  相似文献   

13.
飞‘飞声_飞厂朴几、衍丁、离味·:一矛从厂丸沂户耳尸甲甘气声·〔产-不要只给孩子吃那甜甜的蜜糖,蜜糖的滋味固然令人向往,可只吃蜜糖的孩子肯定营养不良。‘让孩子细细品尝一下苦涩的滋味吧—因为这苦涩里有孩子成长需要的营养,因为这苦涩能使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不要只让孩子在你选定的避风港里徜徉,避风港里虽然没有狂风巨浪,可你的孩子却永远不会扬帆远航.让孩子驶出你那避风的海港吧—因为在风浪中孩子能练就坚韧和胆量,因为在风浪中搏击的孩子能迅速成长!不要只给孩子描绘生活的花团锦簇、生活的确美妙得如万花筒一样,金碧辉煌可每…  相似文献   

14.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作为被试的4岁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研究人员进一步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精神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在上到中学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而只吃到一颗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的继续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涛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可见,自我迟延满足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重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常见到有的家长带着宝宝,诉说孩子吃了普通的奶粉或牛奶后,大便干结,甚至出现肛裂、便后出血等现象,让孩子痛苦不堪。一直关心着孩子健康的“心系新生命”活动组委会和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告诉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想解决上述难  相似文献   

16.
漫漫旅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学会从长计议,甘于寂寞,打牢基础,从而实现质的飞跃。”著名科学家王选在谈自己人生之路时,讲了个故事: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给一群孩子每人一块糖,并告诉他们若能等到主持人回来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糖。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迫不及待把糖吃了;而有的孩子显得很有耐心,用种种办法来分散对糖的注意力,一直坚持到主持人回来,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家长的心目当中。奶酪是来自外国的一种高档食品,它既有高营养,也有高热量。到底该不该培养孩子吃奶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奶酪是怎么做出来的说起。  相似文献   

18.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餐情况很是让人头疼: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坐在那儿等人喂;有的幼儿挑食,吃到自己不爱吃的食物便做呕吐状;有的坐在位置上东看西瞧;还有的则把整口饭含在嘴里,慢慢地吸吮……所有这些都是幼儿未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表现。不良的进餐习惯一是对孩子的健康有危害。如边吃边玩,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期下去会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边吃边说话,常常会遇到呛食的现象,严重的会发生呼吸困难等。二是会影响到幼儿在园集体生活的顺利开展。如吃得慢,影响教师组织其他活动,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开展。三是不良…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一直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只讲语文知识,不讲德育;只讲语文训练,而不挖掘作者的情感,因此生硬地将其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造成枯燥乏味的被动局面。这已是一种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不完全的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9,(1):9-9
“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爱子心切的家长一听到孩子营养不良,就慌了神,急忙想着为孩子选择营养品,可该不该给孩子吃营养品?又该怎样为孩子选择适合他的营养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