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发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欠发达地区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单纯技术引进具有局限性。合作创新是满足欠发达地区企业获取技术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双重需求的有效途径。欠发达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模式是:从参与委托研发到联合研发,再到自主研发,逐步培育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发达工业国家在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基础上,其技术进步遵循着“突破性创新——市场了解——产品设计制造——价格竞争——技术改良”路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是循着“技术吸收——扩散一再创新”的逆向过程。故此,技术后进国家的企业在技术引进、学习和技术积累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技术创新资源的强弱,采取强创新资源下的专利技术引进、中创新资源下的设备引进、弱创新资源下外国直接投资的利用等三种不同的创新模式来提升其创新能力,把资源集中战略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尽快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非研发创新的作用在现有研究中很少涉及,但对于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2006-2015年的地区数据,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非研发创新之于中国地区生产率影响的经验研究发现,不同支出用途的非研发创新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吸收能力对地区生产率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超过了研发创新所起到的作用;国外技术引进也起到正向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很大,国内的技术引进与地区生产率变化不相关。从研发创新和非研发创新交乘项估计结果来看,在东、中部地区,研发投入对技术改造促进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了明显提升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此外,研发投入在东部地区加强了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却由于对技术引进产生了挤出,阻碍了技术引进作用的发挥。对于消化吸收来说,在三个地区,研发投入都加强了消化吸收对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来说,要积极重视非研发创新的作用,把对非研发创新活动纳入到政府监测范围内,针对非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要有所侧重,要特别重视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的作用,同时在研发创新投入和非研发创新投入的资金支持政策上,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措施,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转型与变革的社会时代呼唤学校教育自主创新。以哈贝马斯的兴趣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参照学校创新过程中要解决问题及处理方式的不同特点,可以归纳出我国中小学自主创新的三种基本形态,即"技术—改造"形态、"实践—生成"形态和"解放—文化"形态。学校教育自主创新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中小学应依据自身实际探索独有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的自主创新在目前阶段主要以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主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进一步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自主创新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方式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教学,而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铜)原为云南冶炼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东川矿务局采选工程配套的冶炼厂。云铜原使用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矿热电炉熔炼工艺。由于原有的炼铜工艺能耗较高,生产能力低,以及环保条件较差等,从1997年开始,云铜根据企业的现状,本着提高公司产量、降低能耗、改善环境、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酝酿着对现火法系统进行的技术改造。2002年,云铜引进艾萨熔炼工艺后,实施了单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配套技术自主创新结合的集成创新的战略,为中国铜工业技术升级提供了实践的成功范例。对推动传统产业的提升、铜冶金的技术进步、富氧顶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改造面临许多矛盾,但就当前看,必须处理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以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六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总的不是很高,很多企业生产技术(尤其是产品技术、工艺技术、设计技术、制造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因而需要引进国外技术来进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技术实力、生产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可是,由于对技术引进有许多认知和实践误区,因此技术引进的内化效应、前向效应、后应效应和横向效应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企业技术引进的八大认知误区和八大实践误区,简要地提出了一些克服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要加强管理创新。管理和技术恰如鸟之两翼,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是管理而不仅是技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必须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机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而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创新微观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及其绩效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形成模式是深圳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来源。是深圳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核心和基础。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就是因为初步成功建立起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业务流程再造和企业信息化成为众多企业变革、创新的焦点。随着信息化程度埋渐的加深,企业开始意识到,在原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真正优势,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并且,业务流程再造原本就是企业信息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保险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保险"是指通过保险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我国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在2007年才正式展开,有限的经验还很不成熟。就全球范围而言,科技保险也是一项方兴未艾的开拓性事业。对这些实践做法加以了解和研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原则,为我国科技保险的发展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启示、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13.
关于《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校即将开设《EDA技术及应用》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教师,结合EDA技术应用与开发经验和对教学工作的研究,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深入思考,论述了EDA技术的先进性和开设课程的必要性;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阐述对EDA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根源。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为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宏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有必要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及其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素质是高校教育评价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标志,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点和关键。高校学生素质提升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素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针对IT专业方向和学生特点,以3+X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不断以系统的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团队、校企合作为探索和实践途径,充实科技创新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内涵,拓展科技创新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用人才状况与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人才是在农村经济活动中,掌握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经营创新能力,在农村经济实践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是学习、接纳、应用和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农村实用人才状况与发展趋势,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至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营销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随着市场营销模式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的转变,营销创新主要应围绕顾客关系而展开,其中目标客户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企业应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目标客户,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目标客户管理系统.通过营销创新,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接触和沟通,超前地把握顾客需求,及时地对原来的产品或服务、营销方法进行改进,培养忠诚型顾客和吸引新顾客,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规模不同,其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同。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基于济南市样本企业调查数据,来评价济南市不同规模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表明,中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于小型科技企业,中型与小型科技企业的优劣势因素不同,并据此提出增强不同规模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该校信息学院为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从系统角度构建了具有立体化和全程培养特点的科技创新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学科、专业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科技竞赛的蓬勃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HPT) has recently accelerated the search for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supplement or replace traditional training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built upon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case‐based reasoning (CBR) and Nonaka's (1991, 1994) knowledge conversion model to shed light on how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can be enhanced by lever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represented as cases to support learning, working, and innovation of knowledge workers. This framework offers HPT practitioners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methods for the design of performance support interventions by which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s stored, codified, delivered, and acted upon in context, on demand, and at the point of need.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oject, Knowledge Innovation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KITE), which was designed to suppor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using CBR and knowledge conversion theo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