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载:山东夏津县李楼乡一对亲兄弟,因宅基地之争而诉诸公堂。法院判决后,败诉方仍然不服,并表示要“以命相抵”。该县县委书记张实闻讯后,除立即作出批示、采取措施外,并题诗曰:“都是亲兄弟,何必伤情意。为此搭上命,这帐算不得。”“让他三尺又何妨,从古至今好商量。”乡政府接到批示和题诗后,立即派人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并 特别把书记的诗读给兄弟俩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大河报》1998年4月9日) 这条新闻使我不禁想起了约三百年以前的张英和“六尺巷”的佳话。 张英(公元1637—1708)字敦复,号乐辅,清时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为官的时候,曾接到家中急信,告诉他邻居在盖房修墙时,多占了张家的宅基地,请张英出面交涉。张闻后一笑置之,并挥笔题诗一首作复,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里人接回信(诗)后,大有感悟,并立即照办不误,让出了三尺地基。没想到“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张家正在施工的邻居,也深为张英的嘉言懿行所感动,他们断然把已经砌好的墙拆毁,往后退让了三尺。于是两家宅院之间,豁然地空出了六尺之宽的通道,这就是江南古城——桐城“六尺巷”的由来。(解放后,基建浩繁,大  相似文献   

2.
余读报刊,对于历史掌故之类,颇喜摘记一二;积久成册,常见其中有内容相类而解说迥异者,心甚疑之。今录一则公诸如下:有这样一首诗,据说是,在京作高官者的老家,因同邻居发生宅基纠纷,家里来信求援,他回诗劝解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一法制大报5月15日三版看到一篇题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应提倡》的言论文章。作者写道:“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出自康熙年间,说的是安徽桐城张、叶两家,因宅界发生纠纷,互不相让。张家驰书京城礼部尚书张英,张英写诗答曰:“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叶两家各让三尺,形成了“六尺巷”。后人常以此诗句比喻那些宽宏大量、深明大义的人。文章开始叙述得有节有理,可到了主体部分,笔锋突然一转,马上与现实生活中那些“损公肥私者”、“损人利己者”联系起来,指出,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了伪劣商品后,不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用“让他一回又何妨”来聊以自慰。“呜呼!中国人的‘谦让’美德在此表露无遗。”文章说来说去最后总结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应提倡,“在是与非之间”要做到“寸土必争”,“得理不让”。  相似文献   

4.
余读报刊,对于历史掌故之类,颇喜摘记一二;积久成册,常见其中有内容相类而解说迥异者,心甚疑之。今录一则公诸如下: 有这样一首诗,据说是,在京作高官者的老家,因同邻居发生宅基纠纷,家里来信求援,他回诗劝解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中所表现出的豁达大度、谦和礼让精神,的确  相似文献   

5.
刘逸帆 《中国广播》2008,(11):37-43
诗曰:“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今天,当我们享受着语言文字统一的不尽便利时,也许很少想起当年“书同文、车同轨”的肇始者。然而,作为媒体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不免对“书同文”的巨大历史意义和社会作用时时有所感触、  相似文献   

6.
自古到今,人们用“明镜高悬”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判决公正严明。 辞书载: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水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杀之”。故有“明镜高悬”之说。  相似文献   

7.
据当年毛泽东贴身卫士的回忆,那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话,是由一次搬动毛泽东书房里的大沙发而引发出来的。有一天,几个卫士准备把毛泽东书房里的大沙发搬到另一个房间,门小沙发大,试过几次都搬不出门,只好又放回原处。毛泽东在沙发左右踱步,时  相似文献   

8.
《出版视野》2010,(4):41-41
“明镜”出自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据该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5尺9寸,宽4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相似文献   

9.
1986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新闻出版纪念馆在延安清凉山开馆。记者随当年一批清凉山的老新闻出版工作者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展览大厅就展现在面前。红色的馆牌上是陆定一书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十四个金色大字。馆前,是一座汉白玉雕象,再现了当年新闻出版工作者的风貌。雕象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毛泽东“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题词。沿着扶梯进入展室,映入眼帘的是陈毅的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向九洲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随着  相似文献   

10.
赴法勤工俭学动因及筹备 1916年,我在岳郡联中毕业后,失业在家,苦闷至极.翌年,南军与北军在我家乡桃林发生遭遇战,北军趁机劫杀,抓去我家四人,打死三人,即我的父亲、堂叔和一个邻居.我怒火中烧,誓除军阀,替父报仇,但苦无门路.1918年,我的高小同学李学斌对我说:他的一师同学薛世伦准备赴法勤工俭学,并介绍我与薛通了信.随即我又找到同乡王圭,想与他结伴同行.得到叔父300元赞助后,我于当年夏与王一道离乡背井,偕薛由北京搭车到天津,由天津乘船到上海.在离家之前,我留诗一首:“抛却山家何日归?风尘万里故人稀.故人别我犹相忆,我别故人与谁依.”  相似文献   

11.
郭玉新 《兰台世界》2007,(8S):60-61
“京索先生三尺坟,秋风漠漠吐寒云。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这是贾岛元和五年(或六年)游赵,游嵩岳,旅途中经京索先生墓时,写的一首悼念诗。京索先生何许人也?此人姓唐名衢,本贯大唐郑州荥阳郡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人,他长白居易10多岁,长贾岛近20岁,说是他们的长辈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12.
浅谈打油诗     
在中国的俗文学中,打油诗有其独特的地位。这种以打油为名的诗存在了上千年,也有文人参加写作,形成过一定的局面。只是在最近这几十年间,才走向衰微。本文想对它发展的历史情况和艺术特色,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打油诗产生和发展的简况 古代典籍中关于打油诗的最重要的记载见于明代杨慎《升庵别集》。引录如下: 覆窠、俳体、打油、钉铰 《太平广记》有仙人伊周昌号伊 疯子,有题茶陵县诗云:“茶陵一道好 长街,两边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 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时谓之覆窠 体。江南呼浅俗之词曰“覆窠”,犹今 之打油也。杜公谓之俳谐体。唐人有 张打油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 上黑窟笼。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 肿。”《北梦琐言》有胡钉铰诗。 这条笔记说明了打油诗是浅俗的诗,  相似文献   

13.
邻人的花园(九) 《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作者是理科生,小说我看完就忘了,但开头那首诗就觉得十分别致:“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别致在哪里?不就是“长得”像几何学的证明题吗!  相似文献   

14.
新编《辞源》,内容丰富,方便读者,其功不小,然亦有未尽善处。今举三条,辨正如次。一、《辞源》“骨更”字条下云:“(一)食留咽中。见《说文》”。按:《说文》曰:“骾,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晋语》:卜籀曰:狭以衔骨。韦注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曰骨骨更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食骨留咽中,,这个“骨”字是少不得的。如果仅是“食”留咽中,则为因噎废食之“噎”矣,不成其为“骾”了。旧本《辞源》作“骨留咽中也”,省一“食”字,犹不失原义。今《新华字典》解作“骨头卡在嗓子里”,非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随着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并在西安入城、参观。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又一次成为各国媒体“聚焦”的对象。 当我们为拥有这一世界奇迹自豪的时候,不能忘记当年记者的发现和报道。 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一书中《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发现实录》一文报道,兵马俑被临潼县文化馆拿走后,“没有将这个重大的考古发现继续上报,只是让文管干部赵康民在馆内的一角悄悄地对陶俑进行修复”。 两个月后,正在家乡临潼县度假的新华通讯社记者蔺安稳,无目的地来到爱人所在的县文化馆闲逛。当他走到陈列室一个僻静的角落时,心蓦地一颤,禁不住脱口说出:“这是什么东西?” 蔺安稳以记者职业的独特敏感和渊博的史学知识,去西杨村作了深入调查了解后,写出了一篇最终改变这支地下军阵命运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抗日战争前夕至抗战初期,范长江的新闻通讯曾经轰动全国。当时有人用诗一般的语言称颂他的作品:“谁说笔锋不能横扫千军,听!这字里行间,犹响着金戈铁马!……我们随他的笔阵纵横,在这暴风雨的时代里,要打出个真理的‘光轮’!”长江的通讯当年对于启迪人们觉醒,引导人们走上救国救民道路,确实起过重要作用。时至今天,他的通讯仍然脍炙人口,传闻于世;广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夏:禹治水有功,后舜让位给禹。因舜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故国名“夏”。商:汤灭夏后,因为他们的始祖曾居住在商(今河南商丘),便以“商”为国名。周:周武王灭商,因周文王曾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故以“周”为国名。秦:秦始皇的祖先是周考王的马夫,因养御马有功,被赐“嬴”姓,封地在甘  相似文献   

18.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中,论及晚清倡变法维新之先进、创“新派诗”的著名诗人黄遵宪时,用“时流竞说黄公度”一语,盛赞其诗。何为“新派诗”?因晚清弥漫诗坛皆仿古之气,无关社会现实。有感于此,黄遵宪“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遂摒旧时文人叹老嗟卑之小我,国事、天下事,事事入诗,并自命“新派诗”。  相似文献   

19.
一代伟人毛泽东(1893.12.26-1975.9.9),离开我们已经29年了。那么,他在晚年究竟患的是何病?他逝世后,有人传达说他患的是心脏病,社会上流传他在指挥三大战役时,曾对卫士长李银桥说:“你只要隔三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肯定能打败蒋介石。”所以人们猜测他是患心血管疾病而逝,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年守候毛泽东身边两年之久的保健医生——如今上海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徐德隆教授,25年后,对此作出了公开披露:原来毛泽东晚年的真正病情并不是心脏病,也不是某些人说的帕金森氏症。他真正的病名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大多发生在50多岁的中老…  相似文献   

20.
打开《枣庄革命遗址通览》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接见"滕小国国王"王吉德的照片。时间上溯到1958年8月9日,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视察之后,转道山东,途经兖州火车站停车,济宁地委副书记兼滕县(今滕州市,时隶属济宁地区,今属枣庄市)县委第一书记王吉德接到通知后到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上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