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7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246.4亿元,较2012年增加1611.1亿元,增长9.7%;利润总额1440.2亿元,较2012年增加122.8亿元,增长9.3%,反映出新闻出版产业继续保持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比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新闻出版产业报告,2013年这些持续增长的数据并没有真实反映新闻出版主业的现状。笔者根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探究转型中的新闻出版业三大块面——报业、图书业、数字出版的迷茫根源,寻求真正的出路。报业困局:最后一场大雪?2013年全国共出版报纸482.4亿份,与2012年基本持平;总印张2097.8亿印张,减少113.2亿印张,降低5.1%;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76.7亿元,减少85.7亿元,降低8.9%。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报纸出现分化:全国性报纸总印数增长5.3%,总印张数增长5.6%;省级与地市级报纸的总印数与总印张数减少,一些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报纸总印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除了一些省级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2008,(12):77-77
中国报业读者市场规模连续5年下降之后首次出现回升。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11月20日发布的(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指出: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对全国36个大城市的读者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3.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传媒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报业广告的透明天花板现象”、“报业拐点”,认为报业进入“微利时代”。在全球和全国报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成都,市民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和繁荣。《成都晚报》广告突破1亿大关,…  相似文献   

4.
张建峰 《新闻实践》2001,(10):55-56
关注近来的媒体实践,便会发现,中国媒介已越来越重视精确分割市场,找准自己的受众定位。本文尝试导入市场学理论,谈谈今天报业市场的定位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不断加剧的传媒竞争,特别是同类传媒的竞争,比不同类传媒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以致在同质媒介中呈现出盲目竞争的端倪。从目前报业市场来看,表现为办报的趋同。一些报纸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无所适从,摒弃  相似文献   

5.
庞春燕 《传媒》2007,(7):24-29
2006年8月,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对数字报业的探索正式从理念走向实践,为深入报道我国数字报业的发展进程,本刊记者曾专访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总协调人林江,就报业如何在数字时代保持并增强在内容产品上的主导权和传媒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报纸如何进行战略转型,新闻出版总署如何推动数字报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6年8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①显示,报纸出版营收和利润总额分别下降10.3%和53.2%,43家报业集团中31家出现亏损.数字出版增幅为30%,成为整个新闻出版产业(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等)重要的增长极.与报业整体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不同,出版媒体保持小幅增长,全国1 15家出版集团营收和资产总额分别增长6.6%和12.5%.相比之下,2015年中国电影则是纪录频创,总票房440.69亿元,暴增48.7%,原创电影《捉妖记》以24.3亿元拔得头筹,IP电影《寻龙诀》和《九层妖塔》战绩不俗.2016年12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数据,2016年总票房为457.12亿元,增幅迅速下降至3.7%,其中IP电影仍占相当比重,但势头已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7.
戴玉松 《声屏世界》2013,(5):111-113
去年以来,全国报业尤其是都市报遭遇宏观经济下行和新媒体双重夹击,广告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据权威的央视CTR统计,2012年上半年报业广告花费下降7.3%。另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在广告规模较大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30个城市中,上半年有13个城市的报业广告处于增长区间,下降的城市达到17个,17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超过了报纸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结构的变迁,分析了当前中国报业结构的特点。当前中国报业虽然数量规模大,但全国市场集中度低、缺乏强大的市场主体,报业区域市场集中度高,但在低水平上形成同质化竞争,报业过度竞争使报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低集中度与泛专业化成为中国报业的典型特征。改变当前报业无序过度竞争,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报纸退出机制,并从宏观管理上尽快改变条块分割的传媒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李蓓 《新闻前哨》2003,(3):26-27
80年代伊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国报业市场悄然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了中国报业的兴盛,报纸数量及种类不断扩容。尤其近年来,“分众化”时代到来,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报纸的传统内容这一资源也得到重新分配,各种专业报纸应运而生。其中以家庭、人口为服务对象的家庭类报纸纷纷进入市场,立足未稳就已感到生存的压力。毕竟机遇与竞争是同时出现的,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家庭报要想脱颖而出,势必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0.
何炜 《新闻传播》2007,(12):43-46
一些都市报存在读者群的误判,作为报业第三大中心的成都,其副刊从萎缩到复兴,经历补丁化、商业化危机和定位上的痛苦,并再次走向萎缩和基本同质化,探索其生存之道,建构声音、介入社会活动、差异化竞争、定位准确和品牌化操作,解决商业化问题,是分众时代报业版面策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增值服务提升报业广告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广告业目前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革,互联网的火爆、分众的迅速崛起、户外新媒体的张扬,广告市场中大量的空白点被一点点诱人地挖掘出来,致使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广告资源开发,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难言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报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向好,我国的报业市场开始逐步回暖.回暖是2010年我国报业市场的总体趋势.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报业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7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全行业的为7.45%),高于全行业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速提高(2008年同比增速为6.36%):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2008年的18.04%略上升至2009年的18.15%.  相似文献   

13.
温汉华 《今传媒》2006,(3):61-62
新闻媒介的定位,是借鉴市场学理论“市场定位”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媒介市场,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受众分众化日益明显,媒介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和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并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以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这就是媒介的市场定位。媒介主要有功  相似文献   

14.
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撰写、总篇幅达100余万字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报告显示,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报纸出版大国,许多出版指标都位列世界前列,但还远未成为报纸出版强国,报业发展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型、数量型增长,千人日报拥用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版质量有待提高。据新华网报道,《中国报业发展报告》是中国政府首次就中国报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布具有「白皮书」性质的行业报告。根据这个《报告》的统计,中国日报出版总量规模连续第五年居世界第一。《报告》首次公布了2004年中…  相似文献   

15.
靳德永 《传媒》2015,(14):13-1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新发布的《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在全国39家报业集团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平均资产总利润率排名第四,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位居第六位,位居中部省份报业集团首位.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多元化发展方面布局较早,如今非报业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上升至如今的50.5%,在报业资本运作领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沈天舒 《传媒》2011,(6):38-39
随着中国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心城市报业市场分额的瓜分渐渐趋于稳定,报业的竞争也逐渐由中心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为了极大限度获取市场分额,不少省级大报,以至一些中央级大报,纷纷以创办地方版  相似文献   

17.
朱陆 《传媒观察》2006,(6):49-50
随着中国报业在2005年出现“拐点”,全国以北京、广州、上海为标志的一线城市和以省城和直辖市为重点的区域中心城市的报业竞争,正向地市城市扩展并攻城掠地。地市级党报原先由国家政策法规保护形成的市场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最新的中国报业年度报告则指出“除中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调整之年,也是进入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新阶段的过渡期。回顾全年报业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可谓喜忧参半、竞争激烈、有退有进、走势明朗。持续高增长多年的全国报业出现了增长率的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再加上全球报业的整体滑坡态势,引发了不少人士关于报业已成“夕阳产业”的忧思,“报业寒冬”、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临近年底的盘点, 显示了中国报业2005年经营状况出现下滑态势,于是报业遭遇"寒冬" 之声在业界和学界中飘荡。那么, 中国报业在2005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本刊选取了广东、上海、成都三个区域市场,作一个比较客观简要的描述,虽然难以起到窥斑见豹的效果,但从中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报业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媒体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总体给人的印象是:谋求发展和历练内功并行,顺势应变和主动出击齐下。相信一个更为理性、成熟的报业市场一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临近年底的盘点, 显示了中国报业2005年经营状况出现下滑态势,于是报业遭遇“寒冬”之声在业界和学界中飘荡。那么, 中国报业在2005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本刊选取了广东、上海、成都三个区域市场,作一个比较客观简要的描述,虽然难以起到窥斑见豹的效果,但从中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报业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媒体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总体给人的印象是:谋求发展和历练内功并行,顺势应变和主动出击齐下。相信一个更为理性、成熟的报业市场一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