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姜帆 《新闻爱好者》2011,(23):47-48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形态发生了变革,导致广告产业形态也相应改变。本文探讨数字传播技术对广告产业形态的影响,主要从广告公司业务形态、广告产业结构状态和广告产业发展业态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引起了广告产业发展的断层,强烈冲击了传统广告产业的根基,许多广告经营公司因此经营惨淡、面临倒闭.但数字技术同时也给广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带领广告业进入新媒介时代.文章以广西广告产业为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广告形态的研究,剖析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的组成与特点,并从广告传播本质出发,分别对广西广告产业转型中广告观念的升级、产业的重组,以及新广告产品的实现等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次传播技术革命都会引起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的改变,广告生存形态因之发生改变。数字技术是当下统治性的传播技术,它改变了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在广告媒介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遗传型、共生型和衍生型广告媒介同时并存,广告媒介形态呈多样化和碎片化状态。在广告传播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广告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由单一传播向整合传播的方向变迁。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现代广告的传播模式与生存形态将发生巨大变革。在大众娱乐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为广告的娱乐化生存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原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是当前广告传播发展的热点。广告形态表现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传播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对媒体的生存发展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又对媒体的传播形象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利用数字新技术催生的网络电视、楼宇电视、流媒体、网络游戏、CMMB、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从一开始便采用广告表现和非广告表现两大形态进行广告传播,这种是广告又是信息的新的广告传播形态业已渗透到生产、消费、交易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姜帆 《东南传播》2011,(7):19-21
本文对数字传播背景下的广告发展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述评,主要从数字技术与广告发展关系、广告的重新界定以及数字时代广告的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希望为广告的发展研究提供可供参考资料和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进入数字时代,2.0营销应运而生。这不是新媒体的专利。面对生存环境和运营方式的悄然嬗变,都市报的广告经营在寒意中需要主动寻求变革,从1.0营销世界走向2.0营销世界。颠覆意味着新生。传统的营销路径尽管得心应手,但市场在分化,效果在降低,客户在流失。只有适应新技术背景下的传播趋势,都市报的广告经营才能迎来新一轮春天。  相似文献   

8.
江飞 《新闻通讯》2011,(11):19-21
进入数字时代,2.0营销应运而生。这不是新媒体的专利。面对生存环境和运营方式的悄然嬗变,都市报的广告经营在寒意中需要主动寻求变革,从1.0营销世界走向2.0营销世界。颠覆意味着新生。传统的营销路径尽管得心应手,但市场在分化,效果在降低,客户在流失。只有适应新技术背景下的传播趋势,都市报的广告经营才能迎来新一轮春天。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带来的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是数字营销产生的背景。数字营销的本质是基于虚拟实践的营销;数字营销作用于消费者的虚拟体验;数字营销中创意与传播、传播与营销一体化。近几年,数字营销呈爆炸式成长态势,随着虚拟生存的常态化,数字营销将成为虚拟生存时代最主要的营销形态,数字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互动与整合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技术是推动人类传播形态发展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将人类送到了全媒体时代。传播环境的变迁,对于不同角色的扮演者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重点从传播环境变迁、传播形态的嬗变的视角分析广告受众在全媒体时代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娜 《新闻世界》2011,(9):179-181
数字传播技术引发了媒体形态创新,广告作为一种依附于媒介的商业传播活动,其行业规律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广告教育理念已经难以为现代广告活动提供必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因此对广告教育的理念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广告教育的现状及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教育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广告教育的理念创新路径,希望通过这种理念创新,逐渐改变我国广告教育与行业严重脱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SSCI收录的研究文献为例,回顾了数字传播背景下美国广告研究的基本概况,发现美国学者在数字传播与广告领域的研究核心话语仍然以广告效果和广告受众为中心,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与之不同,中国在这一主题之下,重点关注的是广告的发展与变迁问题,是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阐释性研究。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在广告研究方面各具意义。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新的挑战及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伴随着各种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并带来了传媒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在这种背景下,从传媒业界到学术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蔡雅雯 《传媒》2019,(17):69-70
当前,环境问题逐步升级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在绿色广告肩负宣教重任的背景下,情感元素的嵌入成为绿色广告传播的新路径。本文以情感传播研究为视角,分析了绿色广告中的“愉悦”“温暖”“惊奇”“内疚”“恐惧”这五类情感传播类型,结合绿色广告情感传播的过程探讨了绿色广告的情感传播策略,以期提升绿色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代信息社会,数字化技术引发了媒介形态边界的消解并相互融合,广告信息传播表现出融合一体化的特点.本文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结合当代信息社会特点,对广告的融合性传播进行了探析,指出广告融合性传播既是对广告信息进行整合并形成信息流,又是广告信息的异质接入与感知同构,广告传播由此表现出信息融合叠加、信息多屏融合联动、广告场景融合等传播新形态,通过分析,为当前及今后广告信息传播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郜铭 《东南传播》2017,(12):140-142
第三次技术浪潮带来了数字媒介,也带来了广告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网络媒体由此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路径,其自身特性使传播模式呈现出"碎片化"。置身于新的传播形态中的人们,如同将自己包裹在"信息茧房"之中。在网络外部性与受众对媒体的选择性接触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广告的传播与接收路径日趋集中与单一,最终形成传播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祝帅 《国际新闻界》2020,(2):165-176
广告史观的古今之变,指的是全球广告业从古代自发的广告传播形态向现代代理制广告观念的转变。广告史的这次"古今之变"经历了三个关键的历史步骤:第一,从古代自发的广告形态转为初期的代理服务;第二,在重商主义的背景下,西方广告业从公益代办转为商业代理;第三,从广告掮客发展到全案代理阶段,并随着新型广告公司的跨国扩张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至此,在全球范围内,广告业完成了从古代广告基本形态向现代广告理念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18.
王琛璐 《今传媒》2010,18(9):106-108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广告传播越来越频繁,也逐渐形成21世纪的主流广告形式。国内近十年关于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国际领域之间的跨文化广告传播,指出其不同于一般广告传播的特殊性及其特有的传播模式。有的学者侧重于研究跨文化广告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差异现象,认为伴随而来的是西方国家所带来的文化霸权倾向;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文化融合是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趋势,"求同存异"才是其根本策略。总结分析近十年国内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研究,文化差异和文化霸权是跨文化广告传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只有在不同的文化域间寻求契合点,才能使跨文化广告传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以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涌现及崛起,传统广告的运营模式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目前,自媒体传播群体的意识还不成熟,传统媒体的底蕴深厚,借力新媒体得到及时的改良与更新。本文将归纳当前传统广告所遭遇的问题,瞻望自媒体背景下的传统广告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整理出传统广告的变革趋势。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对自媒体的传播优点进行吸收与融合,把自媒体打造成与传统广告相结合的传播形态与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微电影广告如雨后春笋般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结合品牌的商业理念和创意的电影故事构造,将微电影品牌和当前的价值观进行升华。本文在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后,就微电影目前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解,针对传播特点展开具体分析,最后给出在复杂的网络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前景分析,在理论和实例结合中得出结论,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给出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