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蓝图和依据,决定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我校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探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希望通过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方式等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通过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学习兴趣、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有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和特色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市北高中传承"原道"校训精神,围绕"科技教育特色"办学目标,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营造科技教育氛围,以课程为平台,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将科技教育与学校资源文化、教师文化、学生学习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起来,弘扬个性特征,强化创造意识,使学生成为创新型后备人才。学校科技教育融科技创新教育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科技教育"课程化"通用技术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为让通用技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亲历科学、探究科学,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注重过程探究,  相似文献   

3.
王兆龙 《考试周刊》2014,(33):23-23
正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如下描述:"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本土化策略,以将语文学习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课程与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形式、新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一、语文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建设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力,寻求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通过对四川成都双流两所学校的实地考察学习,获得以下启示:教育家办学,引领学校高端思考、高占位发展,办学理念新颖,办学思路明晰;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加大投入力度,科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情意与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立足于校本资源,谋划学校发展,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探索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立足学生学习现状与学习 需求,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开发特色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 长需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本文结 合实际,对高中信息技术特色课程资源库,以及师生互动特色 课程资源使用平台的开发建设问题做简要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2014,(10):F0004-F0004
正金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91年4月,原名金昌市盲聋哑学校。2010年3月更名,是金昌市唯一一所特教学校。学校位于金昌市延安路昌文里7号,由市教育局主管。校园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260平方米。现有听障教学班8个,学生80名。设语训部、小学部、初中部、理工中专班;现有智障班1个,12名学生。有教职工34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金昌市文明单位"、"金昌市先进学校"(连续三年)、"金昌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安全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卫生达标单位"、"三五普法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北大、清华和中科院,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学校建于1 982年,现有90个教学班,3400多名学生,350多位教师,是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坚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坚持实现师生、学校同步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方面,以"学习伟人精神,为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如果不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一流高中"既不在大,也不在全,关键在有特色,并善于把特色发挥到极致"。国防教育是四甲中学的办学特色,2015年6月,学校的"国防教育课程基地"项目以第九名的成绩成功入选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领先一步,高人一筹"的国防教育特色是四甲中学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是沈北新区教育局直属小学,学校共有教学班33个,学生1770名,教师89人。几年来,我校坚持围绕一个目标(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突出两个重点(课程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创设三种环境(创设办学条件的"硬"环境,打造学校现代化品质;创设教师专业成长的"软"环境,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活"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一、精细管理保障课改教学常规管理就如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骨架,支撑着学校常规管理的整个生命肌体,促进学校整体工作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习金字塔"理论,学校树立了"主动学习与按需发展"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动态隐性差异教学和特色校本课程教学。"差异教学"强调动态分层、隐性分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了实现学生"按需发展",学校推出了菜单式的特色校本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探究的快乐、体悟着成长的喜悦。  相似文献   

11.
<正>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每个学习单元后都设置了"综合探究"栏目,这既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又是教学实施和评价的难点。如何上好综合探究课?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学校、学生实际,依托特色地方资源,设计接地气的综合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感悟相关知识。"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综合探究活动,这一主题与当前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不谋而合。那么,如何设计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学习理念?笔者结合学校所在地的"院士文化",设计了"学身边院士扬学习精神"的主题探究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尤其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自主安排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北京市高中课改样本校,我校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指导体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参考》2014,(6):I0002-I0002
正吉林省通榆县实验中学校创办于2000年,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2067人,教学班37个,教职员工20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0人,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骨干教师19名、县级骨干教师45名,省教学新秀4名、省校本科研新秀2人、省"十佳"教师2名。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学校管理和评价机制上,立足基础,发展个性,面向全体,稳步提高,形成了"进行特色办学,打造品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吸引特色生源,形成自身优势"的学校发展战略。学校着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学参考》2014,(22):F0004-F0004
<正>昭平中学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认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研究工作。坚持以德育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学习活动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载体,运用多载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要求和学校山区高中的现实需要,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的统一,引导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新课程。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从小学到高中都要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课程定位,综合实践基地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由于教学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很多课程来不及深入和系统学习。同时,学生在基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复习巩固,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教师应实施"基地+学校"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学生全面发展助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尤其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自主安排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北京市高中课改样本校,我校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指导体系和管理体系。其中,我校的课程方案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全面整合,可简称为“6+1+1”课程方案,分为三个版块。  相似文献   

17.
正昭平中学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校,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认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研究工作。学校坚持以德育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学习活动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载体,运用多载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要求和山区学校的现实需要,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的统一,引导教师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震泽中学"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建设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承接和传统特色的张扬,也是学校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通过回溯传统、融通学科、联接社会等课程开发方式以及校本课程教学、天文研究性学习、天文社团活动等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基地最终形成了实践互动、开放创新的"做中学"的教学生态,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源源不断地助推着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隶属于垂杨柳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现有教学班70个,学生2300多人,教师182名,拥有市区级骨干教师52人。目前,学校一校四址,无论是干部管理、教师队伍、教学质量、课程建设包括社团建设,这几年都在全国、市区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拥有金帆艺术团2个,朝花艺术团4个,还是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全国足球特色校。学校目前有体育、艺术、科技社团近百个,满足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学校从课程建设、教育活动、社团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推  相似文献   

20.
<正>甘肃省从2010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明显感觉到,现有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学校课程和教材开发进展缓慢。因此,开发符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完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设校园特色文化成为学校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基于此,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