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激发中小学生对第二音乐课堂的兴趣刘芳兴趣从心理学上讲是一个人富有积极的情绪去探索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某种兴趣就会对一定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音乐所具有的提高人的智力、陶冶人的情操、开拓人的视野等诸多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他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上,同时也对该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谈论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的兴趣越浓,他的观察就越仔细,感知、思维、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就越有效。  相似文献   

5.
陈德名 《成才之路》2009,(22):81-81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人对事物的真正关心,而不是表面的关心。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巧讲绪论深刻“第一印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绪论,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保证力学教学质量的第一重要环节。兴趣是人们自发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思想倾向,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有兴趣时,他就自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到该事物上,并对该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由于共同兴趣爱好,某种观点相同,或对某种事物情感共鸣,或从事某种活动利益一致,一些学生相互吸引而自发形成的组织被称之为非正式群体。对这种小团体,教师往往认识片面、做法偏激,结果与愿望适得其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8.
路兵 《中小学电教》2011,(11):82-82
<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和爱好时,就会热爱某种事物,就会被该事物所吸引。爱因斯坦说  相似文献   

9.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1]人一旦对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会给予优先注意,积极探索,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可以说,兴趣是活动的心理因素。所以对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惠州学院学报》1984,4(1):88-91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研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事物的这种特殊认识倾向也就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并把整个有关的心理活动优先地倾向于而且集中于这一事物,力求去认识、研究这种事物,就是说他对这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例如,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他会随时优先地对有关数学的问题、书刊等特别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保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行为本源的动力,人们总是对与需要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则是人的天性。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积极参与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兴趣不是天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则是人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志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兴趣和智力犹如亲生姐妹,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强烈的心理渴望去认识事物或参与该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那么我们就要了解高职学生运动兴趣的现状,加以分析,找到对策。一现状调查调查对象:我院2013级五个专业五个班200名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缘起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上,并表现出对有关事物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的基础。任何教学活动,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获得成功的。在中国古代,孔子很早就认识到了好乐在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 动机的心理学概念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和学生学习有紧密联系的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两种动机是:成就动机、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成  相似文献   

19.
浅析在手风琴演奏技能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解释,“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因此,“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应该调动一切  相似文献   

20.
由家庭教师为中小学生提供的课外或校外学业辅导,在中国和美国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美国的课外家教辅导在价值观上受到肯定、在教学方法上科学而有效、在政策上得到优惠与鼓励等。深入了解美国的家教辅导状况对我国家庭教师辅导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