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献计量学看我国传播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播学界把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即介绍引进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创新评价阶段。在创新评价阶段,中国的传播学学者们对传播学作了大量创新评价研究。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将我国近7年来有关传播学的文献量,刊载该专题论文较多的期刊、主要作者逐一介绍,并就传播学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权玺 《文化遗产》2016,(2):15-22
论文以CNKI中1997-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按照文献的时序和词频分布,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研究分期;同时,在对研究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后,推导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两个主导性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之上,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进一步探究了2007年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聚类,并提出:传播学视域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本遵循业已形成的两大主流话语体系;未来,随着新媒体传播生态的演进,将会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3.
李哲欣 《东南传播》2022,(5):105-109
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健康传播融会贯通多门学科知识,对近年来国际健康传播领域的学科结构与发展动态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健康传播领域的前沿议题、核心国家与机构以及机构之间的学术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健康传播领域两本权威学术期刊《Health Communication》(健康传播)与《Journal ofHealth communication》(健康传播杂志)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从发文时空分布、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等方面展开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在国际健康传播研究领域形成美国主导、亚洲崛起的局面;健康传播研究机构形成“一超多强”的成熟合作网络体系。疾病与临终关怀、健康促进与宣导、数字媒体与健康成为当前健康传播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我国健康传播研究在借鉴西方结构功能主义、实证主义量化研究的同时,更要突破媒介中心主义,不断发挥自己传播学的想象力,提出更多元视角、跨学科融合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1999-2014年CNKI(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的数量、关键词、学科、研究层次进行量化分析,并以每(三)年为单位,对国内健康传播学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健康传播学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并提出了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媒介、从学者介入型到专业化、从宏观研究到方向细分,实用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并重,多种传播模式并存,加强各机构资源整合等国内健康传播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健康传播未来的研究走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由技术驱动的数字传播正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也在近年来成为中外传播学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西方传播学研究还存在多少差距,中国又该如何在数字传播领域逐渐凸显研究优势,成为本文意在探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全样本内容分析法并辅以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以CSSCI与SSCI为数据源,对1981年1月至2019年6月在10本传播学顶尖期刊上发表的178篇涉及数字传播主题的学术论文进行了逐一文本分析,通过对比两者的发展轨迹、研究视角、方法、理论及来源等,尝试探究CSSCI与SSCI的研究偏好特征及异同点,并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分析数字传播研究的未来趋势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传播学界中,集体记忆研究理论越发成熟,对我国媒体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媒体传播提供了快捷渠道,逐渐取代传统记忆媒介地位,促成了新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当前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到底如何成为全球范围的讨论热点,本文基于集体记忆与传播学理论文献,对集体记忆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集体记忆传播学取向发展方向,旨在推动集体记忆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1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新闻学与传播学"项目进行项目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和作者分布等的分析研究,拟侧面勾勒出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力量分布状况,并通过项目成果产出分析其影响力,反映国家社科基金在推动该学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江昀  韩国康 《青年记者》2017,(29):36-37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逐渐兴起并走向成熟,借鉴融合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等,探讨如何有效应对新出现的公共卫生情况和健康危机,在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预防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应用.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有近30年的发展.要系统研究我国健康传播的研究特点与趋势,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它是我国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研究领域,文献收全率高达99.9%,以此作为文献搜集的基础资源,可以获得关于健康传播研究完整且准确的概貌.  相似文献   

9.
2002-2012年健康传播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健康传播研究文献有逐年上升趋势,呈现出既分散又集中于健康教育类、新闻传播类及医药卫生类期刊上的特征,健康教育/疾控中心类与新闻传播类机构是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力量,健康传播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与健康意识、健康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流行性疾病防控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1989-2008年我国"图书馆统计"论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89—2008年探讨图书馆统计的论文进行统计,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时间分布、作者分布及主题分布,探讨20年来我国图书馆统计研究的得失。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统计,对我国1998-2007 年期间关于视频检索的文献,从论文数量、年代分布、作者及合著、作者机构、地域分布、期刊分布以及主题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为视频检索的研究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年—2005年我国有关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主要统计了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著者情况、发文机构、地区差异、主题分布等,并对以上数据做了分析。同时就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统计,对我国1998-2007年期间关于视频检索的文献.从论文数量、年代分布、作者及合著、作者机构、地域分布、期刊分布以及主题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为视频检索的研究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牛芳 《档案学研究》2005,19(2):31-34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来统计,对我国近10年档案学文献产出量的时间动态分布、相邻学科文献量对比、档案学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文献量年度变化情况及档案学期刊地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我国档案学各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文统计了2000—2010年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关于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研究文献,并从论文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和主题分布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文献调研和计量统计,分析了本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图书馆文献的传播过程,并提出了图书馆文献的传播模式,文章的重点在于发掘图书馆文献传播自身的特点,并对一些新情况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知网1999-2012年收录的图书馆知识组织文献,对被引文献的年代、类型、期刊分布、引文语种、研究主题、核心文献作者、作者单位等方面进行统计与计量分析,从而揭示出了我国图书馆知识组织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及现状。  相似文献   

18.
常松  王慧 《当代传播》2021,(2):48-50
本文对我国的健康传播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后发现,我国健康传播呈现新特点:具有移动化传播介质、新媒体传播平台及互动化反馈渠道.近年来,随着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增多,相关研究视角发生了转换,危机预警、受众本位、风险沟通成为主要议题.本文提出了健康传播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健康传播研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其中有关健康传播史方面的研究更是完全阙如。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传播方式、传播载体、传播主体等的不同,对我国古代大量存在的健康传播行为加以划分和归类,分别从人际传播与文献传播、语言文字传播与非语言文字传播、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等几个不同的侧面对我国古代的健康传播历史展开论述,从而勾勒出一幅我国古代健康传播的历史画面。本文以不同于时下传播学界流行的关注当下、关注实证的现实主义研究取向,将研究目光投向大量的文献史料和前人的传播实践,开辟了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关注健康传播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我国图书馆建筑研究文献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娄蓉媛 《河北科技图苑》2001,14(5):18-19,66
调查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建筑研究文献,并从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分布、期刊分布和内容分布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状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