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我们的音乐课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2.
陈若华 《考试周刊》2011,(30):230-231
音乐教育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音乐教育是否具有有效性,能否吸引学生,是音乐教师一直以来思考和探寻的问题。目前,音乐课枯燥乏力,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音乐的情感潜力,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作者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创设意境、因材施教、自主探究、创造实践等方面入手,巧妙设计每堂音乐课,使教学课堂实现有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音乐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 ,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 ,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 ,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 ,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 ,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音乐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 首先 ,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通过歌曲演唱、乐器演奏、随歌随舞等活泼丰富的教学形式 ,让学…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充满人性美和生活美的美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智慧,能够塑造学生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音乐作为一种创造美、表现美的一种艺术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它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美的渗透和传递的情感体验,它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和个性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我们应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去实现音乐课的高效性,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来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7.
苗秀伟 《新疆教育》2013,(7):101-101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应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郁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师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应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郁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学会演唱几首歌曲,还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即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教唱苏少版《音乐》二上歌曲《大马告诉我》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音乐教育当中,让学校在音乐艺术教育当中学会感受我国音乐的魅力和美的体现,并且可以激发学生们自身创造美的意识和基本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对我们祖国艺术的热爱也是学生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岁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直受到很多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1]。音乐在学生音乐教育中都是以艺术教育服务为主要目标,并且需要充分发挥出培养学生民族艺术的情感。本文以下针对根据审美为主要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很多艺术家说过,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其实,音乐教育不只是培养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培养人。音乐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习歌唱和欣赏中,性格、思想、情操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很好的德育效果。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我觉得音乐课对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有力的,而且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就此,我谈一谈在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生感受音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是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采,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怎样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贯彻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那么,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学习感受音乐是发展学生自身音乐能力的基础之一,也应该是在我的音乐教学中的第一个目标定位,那就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13.
王静静 《考试周刊》2014,(86):178-178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可以表达内心的感情,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感情的。小学生处于成长初级阶段,对于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而音乐课就是最直接的手段。音乐教育不仅要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要在音乐课中发挥特殊功能,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音乐课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音乐课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以情感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是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通过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生命力;《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的情感;电影《狮子王…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音乐教育的重要。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音乐课上的一些小窍门可以为你的课增加不少色彩。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本着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理念,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魏巧灵 《考试周刊》2011,(40):216-216
随着艺术课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觉得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说明了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现代音乐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充分领悟音乐的无穷魅力,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快乐地动起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地、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18.
周敏 《成才之路》2010,(34):66-67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可是上好一节音乐课却是不易,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转变教学方式是关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这样学生才能喜欢音乐课,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旨在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幼儿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72):157-158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在音乐教育方面,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中学音乐课作为音乐的启蒙课,肩负着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学习和创造音乐的责任,微课是中学音乐课的重要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