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州大学"学术之旅"积累的丰富药理和毒理学研究经验,加上清华大学"非常好的"平台,让陈立功相信,无论是个人的学术事业,还是中国的药物创新,他都有理由去再立新功。"我坚信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药理和毒理研究团队,必将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理和毒理学实验室。"41岁的陈立功豪情满怀。毕竟对于科学家而言,40多岁正是经历与学识正处于蓄势待发、势不可挡的学术"青年"时期,更何况陈立功此时已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阵列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学术人才跨国迁移决策矩阵为基础阐明海外青年学术人才引进政策的效应,然后采用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学术能力因子对青年学术人才"海归"决策具有双重特征,其中在世界Top100任职的青年学术人才回国意愿比较强烈,但在海外进入终身职位序列或者获得终身职位的青年学术人才回国意愿不强,且年龄越大的学者回国意愿越弱;在中国大陆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术人才并不倾向于回国发展,一般学术人才年龄越大回国意愿越强。虽然高学术能力青年学术人才留在海外是其理论最优选择,但是海外青年学术人才引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与海外市场的收益差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全职回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Scopus数据库,通过分析各大平台承担单位2001-2010年在药理/毒理学领域发文的各项计量学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我国新药研发有关单位10年间在药理/毒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进展,并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期能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战略规划和各单位制订学科发展策略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作为其人才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项目类型,主要支持38岁以下(女性40岁以下)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在原有的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之间形成了有效衔接。自2012年设立以来,全国共有2 398人获得"优青"的资助。本文通过对"优青"历年数据的全面深入分析,探讨其对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北京大学"优青"样本的剖析和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探索北京大学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深入挖掘和培养优秀学术骨干方面的相关管理举措,为北京大学实现有组织的科研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相应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青年千人计划"的相关信息,对入选者分布特点、学术生产力以及高校引才数目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入选者绝大多数为华人,平均入选年龄为34岁,现任职单位大都为国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生命科学领域的入选者所占比例最高,引进单位主要为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数青年千人在引进之后保持了良好的学术生产力,高校层次对其人才引进数目有显著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海外青年人才的引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重要人才类项目。本文以近5年(2014-2019)地球科学领域39名获得"优青"资助的青年人才为样本,通过深度挖掘其高水平论文信息,明确了不同入选年龄段(Z1:31-33岁、Z2:34-36岁、Z3:37-39岁)青年人才的成长规律。入选学者基本都有SCI一区TOP期刊论文和Nature指数期刊高水平论文。Z1低龄入选群体基础创新能力最强,多在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从0-1的突破性创新成果;Z2和Z3中高龄入选的群体在各自领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成果认识,且研究更贴合国家重大需求。研究表明,"优青"的资助能够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且对Z1和Z2群体的助力作用更为显著。青年学者需摒弃"短平快"的工作,潜心开展高水平基础性和契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真正做出高水平代表成果;相关管理人员也应遵循不同研究方向青年人才成长规律,避免拔苗助长,破除短时间唯SCI数量的相关考核,给青年学者营造相对宽松、自由,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7.
<正>为促进中国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发展,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与科史哲奖基金会理事会(筹)联合设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奖",旨在奖励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领域的青年著作,促进青年学者的学术进步与职业发展。本届奖项的评奖范围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正式出版的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或相邻领域的学术专著;获奖人的年龄(以出版年为准)不超过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旨在推荐一批进入国内和国际动物科学前沿的青年学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动物学青年科技人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和评选工作举荐人才。是中国动物学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中国动物学会14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各省级动物学会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  相似文献   

9.
关华  付立杰 《学会》2016,(1):56-58
该文结合我国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的实施,从国际毒理学资格认证体系与互认趋势、中国毒理学资格认证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方面提出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元月1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大会隆重设立“青年科教创新奖”。该校保铮院士将获第六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奖金20万元港币全部捐献给学校。以此为基础,学校出资并吸纳校内外专项捐资设立了该奖项。奖励的对象为40岁以下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成果的青年教师,以加速青年学术队伍的建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青年科教创新奖”@张小蓉  @李春  相似文献   

11.
郭强 《科学与管理》2012,32(4):17-24
本文对在美国举办的"审视国际研究合作中的核心要素"国际研讨会中的国际合作环境、文化差异、道德规范、研究诚信、风险管理、知识产权、输出控制等会议主题分别进行综述,旨在对我国科研国际合作及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快天津市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聚集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津党发[1999]28号),在天津市实施"131人才工程"。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天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选拔100名40岁左右的尖子人才,经过重点培养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或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保持学科优势及相当水平的学术、技术权威。  相似文献   

13.
该文受预防医学和健康检查专业开设“毒理学基础”实验课程的启发,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技能培训创新技能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善“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通过积累实验培训经验,找到完善课程实验培训方法、提高实验培训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分析在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港澳青年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法和访谈等方法,研究认为,目前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人才资源方面主要面临人才要素流通不畅、人才同构现象严重、高端科技人才资源较为匮乏等问题;而港澳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社会就业问题,以及引起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创业顾虑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港澳青年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大湾区建设更多世界一流大学、激发院校创新活力,结合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扎实推进青年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地方政府加强协同与引导、建立青年科技创新平台、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不断完善人才社会保障政策等对策措施,以期促进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雪  雷杰 《科教文汇》2023,(21):127-130
课程思政实践是高校教育实践与时俱进的自我革新,思政教育与“毒理学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将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文总结以往“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药学专业背景,以“毒理学基础”的课程特点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通过增加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和讨论环节等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毒理学研究进展及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毒理学发展迅速,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研究领域分别介绍了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和人群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主要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毒理学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和国外电子元器件杂志社协办的"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于2008年9月22~27日在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18.
正为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展学术合作,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学校开展"西安科技大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活动。11月2日下午,首次西安科技大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交流,旨在进一步做好学校国家基金申报工作,提高青年学者基金撰写水平,推动基金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10,(5):F0002-F0002
梁涛,男,1970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环境地理学的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地理学专业研究。在稀土元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农业非点源污染、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和中科院3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  相似文献   

20.
娱乐不仅需要个体的创造精神,还要有时代的共鸣精神。2011年下半年,有一组词汇以特定的语法结构出现在网络上,让网民们疯狂娱乐了一把。它表明娱乐未死,而是与网络同在。这组词汇的完整表述就是:普通青年VS文艺青年VS二傻青年。青年进化说:普通、文艺和二傻在"普通青年VS文艺青年VS二傻青年"这组词汇中,VS用来表示比较关系。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