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速滑运动项目中,运动成绩与每次蹬冰所做功的数量和蹬冰频率的乘积密切相关。而每次蹬冰所做的外功又取决于蹬冰力的侧向分量。英根·施恩诺等(1985)曾指出,速滑运动员在不同距离上,主  相似文献   

2.
揭示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是速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国内外有关滑行速度和蹬冰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进而探讨了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 ,滑行速度与蹬冰力曲线形态有关 ,表现为低速滑行时垂直力曲线为单峰型而高速滑行时为双峰型 ;水平力的峰值点力值和平均力值与滑行速度相关 (P <0 .0 5 ,P <0 .0 1)。但是 ,这一提示也仅反映出了直道的特点 ,在弯道中是否适用还有待于今后探讨。  相似文献   

3.
滑轱辘是速滑运动员重要的陆地训练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速滑和滑轱辘两种动作弯道滑行时下肢各关节角度——时间曲线、力——时间曲线的形状、特征及运动速度、蹬伸特点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滑轱辘练习对速滑有着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速度滑冰实效性动力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跟踪测力系统,对我国速滑优秀女运动员的直、弯道滑行技术进行现场测试,归纳出单峰、双峰和无明显峰三大类型蹬冰力曲线;剖析了直、弯道滑行技术动作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建议我国应用以发展动态蹬冰力量为主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短跑道速度滑冰中,弯道路程占总路程的一半,因此,弯道技术对运动成绩影响很大。为研究弯道技术,采用影像测量方法对九冬会比赛中优秀运动员的弯道动作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从测试数据看,女子运动员在11.33 m/s以上,男子运动员在11.88 m/s以上;从曲线图看,男女运动员的同侧髋、膝角度一时间曲线形状相似,这表明同侧腿关节角度变化规律相同,支撑腿髋、膝动作协调,摆动腿髋、膝动作协调,蹬冰腿髋、膝角同时发力。对比以前测试的一些短道弯道速滑动作图表,可知,只有优秀运动员才具有同侧关节角度一时间曲线形状高度相似的特点,此现象揭示了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动作结构特点。此外,单支撑阶段速度上升,而双支撑阶段速度下降,可能表明单支撑蹬冰比双支撑蹬冰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 1996、1998年度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女运动员短、中、长距离运动成绩对比与研究 ,分析出冰刀革新后对速滑运动成绩提高的幅度和超出以往成绩提高的规律 ,主要表现在途中滑单圈速度上 ,这是冰刀改进后促进新技术作用所在 ,关键在于克莱普新式冰刀的刀跟与冰鞋能随着蹬冰角度自动脱离和还原 ,有利于延长蹬冰距离 ,避免后程用刀尖蹬冰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维摄像DLT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直道滑行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各动作阶段时间比例不合理,自由滑行时间和单支撑时间偏长,降低了蹬冰频率,影响蹬冰效果;运动员大腿带动小腿蹬冰动作不明显,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应加大髋关节的蹬伸幅度,这样有利于发挥肌肉力量,提高蹬冰效果;在整个蹬冰过程中单支撑蹬冰阶段膝关节伸展幅度过小,造成消极蹬冰,影响肌力发挥。  相似文献   

8.
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后程能力,对我国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成绩的突破至关重要。通过多维生物学监控手段对王北星、王霏、于凤桐等重点运动员年度、阶段训练负荷进行分析,建立专项有氧训练效果评估体系;运用生物力学方法手段优化滑行技术,有效提高利用体重蹬冰的能力,提高专项力量耐力水平,从增加滑行中的输出功率和减少能耗两个角度提高后程能力。速度滑冰的后程能力主要涉及技战术能力和专项体能,寻找出解决我国速滑运动员的后程降速过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手段方法,加速提升参赛选手的实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关于速滑技术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民盛  张云 《冰雪运动》2003,(1):12-14,35
影响滑行速度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运动员蹬冰时的加速程度与克服空气阻力及冰面摩擦力而引起的减速程度。围绕这些因素,从速滑技术研究的方法学进展角度加以综述,目的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同时对评价速滑技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析滑行中速滑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行技术和运动员参与蹬冰动作的肌肉收缩功率的大小是获取速滑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功率要从加强其参与蹬冰做功的肌群的最大瞬时肌力和最大瞬时速度两方面着手训练.  相似文献   

11.
速度滑冰运动产生速度的动力来自于蹬冰,蹬冰技术是速度滑冰的核心技术.什么样的蹬冰技术才能使蹬冰产生最大效率,经过速滑界很多人的实践、研究和总结,提出最佳蹬冰技术应该是充分利用体重进行蹬冰,蹬冰方向向侧,利用倾倒加大蹬冰力量,蹬冰发力时机要早等等.怎样才能掌握速滑最佳蹬冰技术,掌握早蹬冰技术和其关键技术环节,是速滑项目重要的致胜因素.探讨了早蹬冰的涵义、意义,早蹬冰的关键技术、时机和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速度滑冰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项目。对成绩提高诸因素进行准确分析、评定相当重要。本课题用灰色系统理论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速滑成绩同各项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揭示各项素质在各项成绩中应占地位和权重,为科学安排、控制训练全过程提供可靠而准确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表明:一、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是100米跨步跳、1500米和全身的协调用力练习,这些素质的性质都要求具有“速度耐力”特征,而短距离速滑关键是速度耐力。如长距离的跨跳练习,既可以改变蹬冰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使用新式冰刀提高运动成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索新冰刀(clapskate)提高运动成绩的机制,采用影像测量的方法,以国家队男女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比赛条件下进行测试。数据表明采用新冰刀每个单步时间减少、双支撑蹬冰阶段时间延长。使用新冰刀与普通冰刀相比,单支撑所占时间比例缩短,双支撑所占时间比例延长,增强了双支撑蹬冰的作用,这很可能就是使用新冰刀提高运动成绩的原因之一。现场观察发现,新冰刀蹬冰时造成冰面破损较小,从能量角度分析,减小能量的消耗以减小滑行的阻力也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爆发力量练习力量素质是速滑运动员不可缺少的因素,尤其对短距离选手更为重要.可将爆发力量解释为,以最大力量在最短时间内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力量和速度的产物,换句话说,运动员每次蹬冰给予冰面的压强,决定了爆发力的大小.蹬冰爆发力越大,滑行距离越长,速度也越快.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优秀和一般男子速滑运动员直道滑行的蹬冰角度、蹬冰角速度、蹬冰时间及蹬冰腿膝关节蹬冰用力的有效范围等关键性技术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做出结论。优秀运动员的蹬冰时机恰到好处。因而蹬冰腿能做快速爆发式伸展和造成有效的侧蹬冰,其特点是,滑行时间长,蹬冰时间短,蹬冰速度快,方向侧,蹬冰角度大(见图2蹬冰角度的测法)。又提出了蹬冰腿膝关节角度蹬伸的有效范围在119°—149°之间,因此必须在此范围内达到蹬冰最大用力高峰。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速滑腿部动作,着重分析滑行中足部和冰刀部位细微动作。主要结论为:摆动腿着冰时间(从冰刀接触冰面到刀刃完全放平)为0.1s,着冰处靠近支撑足,从录像片未观察到着冰时足艰与冰刀座有分离现象;从足艰(蹬冰腿)开始抬起到足艰与冰刀分开最大距离(此时冰刀仍然是全刃着冰)的时问为0.05-0.067s。这正是克莱普冰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采用克莱普冰刀在这段时间能仍然在全刃蹬冰,延长了蹬冰时间,提高了滑行速度。此时的蹬冰主要是依靠足尖。这种情况也预示了蹬冰足蹬离冰面的最后一段时间伸展踝关节的重要性,提高伸展踝关节的速度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大蹬冰的力度而提高滑行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少年速度滑冰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我国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速度滑冰少年运动员基本技术评定进行调查.通过对2007~2011年全国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成绩的分析,以及新、旧技术评定规则的对比,发现新规则中的优点与不足.分析了少年速度滑冰基本技术评定对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增加技评的滑行次数、设置长距离滑行的技评比赛及技评标准等速度滑冰少年运动员基本技术评定的改进方法,以及夏季速滑基本技术评定的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987年中日速滑对抗赛男子1500米的中国运动员11人次为研究对象,在比赛条件下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了直道滑行一个完整复步的技术动作。采用ST—87型影片解析仪进行定量解析,从步长、步频的关系上对我国速滑选手的直道滑行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与苏联优秀速滑选手的相应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途中滑跑阶段,我国运动员的步长、步频及其构成与苏联运动员相比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技术角度来看有以下主要原因:1、单支撑蹬冰阶段蹬冰用力方式过于突然,蹬冰时机偏晚;2、自由滑进阶段浮腿收腿路线长,收摆方式不正确;3、下刀时冰刀外扭角偏大。这些都是影响我国选手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美国速度轮滑运动员取得的优异速滑成绩,得到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启示。对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的异同性、速度滑冰技术借鉴速度轮滑技术训练要点和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专项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技术动作是最接近的;速度轮滑是速度滑冰最具实效性的专项能力训练方法之一;在淘汰了老式冰刀后,对克莱普冰刀是否进行了完全的侧蹬起到了有效的训练作用等认识,对速度滑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和探讨弯道蹬冰技术。弯道滑行蹬冰技术制约着运动成绩的提高,认真分析研究蹬冰技术动作、改进弯道蹬冰技术,是提高我国速度滑冰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