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共产党小组和中共北京区委,通过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图书馆三种形式,团结教育长辛店、唐山、天津的工人群众,推动了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当时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最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2.
工人阶级结构变化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风向标。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也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反映。本文旨在探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结构和工人运动发展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现状,从中窥探未来工人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爱在领导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组建劳工团体、出版工人刊物、创办工人夜校,并借此对工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黄爱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对推动湖南乃至全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新时代工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1928年1月中旬,上海先施、永安、新新三大公司借故解雇工人,引发了国民革命后期著名的上海三大公司劳资纠纷案。该案集中体现了国民革命后期上海工、商、政界在利益冲突中的角透,工人、商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政府由不作为到被迫作为、最后充当调停“中间人”角色的迥异心态及行为,说明了南京政府初期上海工人维权意识的变化,以及由工人成立的团体在处理劳资纠纷、保障工人权益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战前成都工人与上海工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成都和上海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极大,表现在工业上尤其明显。由于工业发展程度的不同和整体社会环境的不同,致使两地工人虽然处于同样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工人运动中的表现却不同,这表明工人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仅有经济的动因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过,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产生工联主义意识,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北京共产党小组和中共北京区委为了团结教育唐山工人群众,先后利用京奉铁路唐山职工学校和创办唐山工人图书馆、林西矿工余补习社、唐山矿大同社、铁路工人补习夜校等形式,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唐山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唐山成为北方近代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宁媛媛 《文教资料》2008,(36):26-27
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劳资矛盾.盖氏在揭露工人阶级触目惊心的悲惨生活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工人运动和工人代表进行攻击和歪曲.这两部小说中充斥着当时英国社会的多种意识形态"声音".这些声音在小说里相互争辩着,最后在占主导的作者叙述声音的疏导下,走向妥协.  相似文献   

9.
安源路矿工人学校的女子职业班李志文安源路矿工人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办得具有成绩的一所工人学校。该校妇女职业部开办的女子职业班更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妇女职业教育的先例。一、办学沿革1924年春,全国工人运动还处于低潮,但安源工人运动由于以刘少奇同志为首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15日,宁波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要围绕"一个主题、两个提高、三个结合、四个一流"扎实推进全市"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实现新突破。围绕"一个主题"。即坚持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为主题,使"工人先锋号"逐步成为引领职工发扬优良传统,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面旗帜;成为激励职工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进取的  相似文献   

11.
开滦煤矿工人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罗章龙、王尽美、邓培等共产党员发动和领导的一次工人革命。文章记述了党开展此次运动的必然性、具体路径及成效。此次运动虽未能取得完全胜利,但它声势大、影响广,是研究党早期开展工人运动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千村调查”中的4719份农民工数据,实证检验了子女随迁入学对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随迁入学的农民工比未随迁农民工更倾向于流入随迁教育政策友好的省份,即迁移存在显著的“洼地效应”;大部分农民工难以达到随迁子女入学门槛要求的稳定就业,衡量成本收益后更偏好省内迁移,通过举家迁移、省内迁移,来降低生活成本、提高迁移稳定性,形成了迁移的“边界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稳健性检验亦证实了以上结论。要破除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藩篱,须要从随迁子女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双管齐下,打造“低交易成本、高公共服务”的教育洼地。  相似文献   

13.
安源路矿大罢工是近代中国工人革命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立三为安源路矿大罢工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场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李立三的革命动员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创立新组织,加强路矿工人的政治动员;开设福利机构,提高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开办工人夜校,加强路矿工人的思想政治动员。这些革命动员策略为党在之后开展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有三个要点:一是民族的意识感情,二是由这种意识感情生成,升华而来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三是在上述两点激励,推动下进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更简明地说,民族主义就是民族自我意识的现实实现,而民族我意识,就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感情和看法,民族自我意识的发生要以他者的出现为前提,没有甲民族,就没有乙民族,反之亦然。民族间主观性很强的区别和差异意识,形成了民族自我意识的两种基本形态,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自卑感。19世纪中叶,中国人开始逐渐产生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自我意识,民族自我意识既然是意识,那么它就是存在于民族成员的思维中的东西,而这种自我意识一定要有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为人所感知并发生社会作用,才能成为现实的民族主义。民族自我意识的现实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民族自我意识诉诸于文学艺术方式,就造成文学艺术作品,民族自我意识诉诸理性表达,就成为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自我意识的行为化表达,就是民族主义政治,社会运动以及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主义有三个要点:一是民族的意识感情,二是由这种意识感情生发,升华而来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三是在上述两点激励,推动下进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更简明地说,民族主义就是民族自我意识的现实表现。而民族自我意识,就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感情和看法。民族自我意识的发生要以他者的出来为前提,没有甲民族,就没有乙民族,反之亦然。民族间主观性很强的区别和差异意识,形成了民族自我意识的两种基本形态,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自卑感。19世纪中叶,中国人开始逐渐产生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自我意识。民族自我意识既然是意识,那么它就是存在于民族成员的思维中的东西,而这种自我意识一定要有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为人所感知并发生社会作用,才能成为现实的民族主义。民族自我意识的现实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民族自我意识诉诸于文学艺术方式,就造成文学艺术作品;民族自我意识诉诸理性表达,就成为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自我意识的行为化表达,就是民族主义政治,社会运动以及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16.
A policy consensus has emerged in Australia that there is a workforce literacy and numeracy crisis, similar to many other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ries. The study informing this paper examined this framing of crisis by interviewing and observing production workers in thre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Each company was implementing new lean production methods, known as ‘competitive systems and practices', based on a visual workplac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look at what is visible and invisible in production workers' literacy and numeracy practices at Hearing Solutions, one of the companies in the study. We begin by considering the overarching policy discourse around workers' literacy and numeracy before exploring the underpinning rationale of the new expression of lean manufacturing, in particular, its implementation through the Visual Workplace Management System. Detailing an example of the literacies used in producing hearing aid shells, we discuss the under-valuing by workers and managers of the skills being used; and the hidden process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reward and remuneration. Using an ethnographic and social practices approach, what emerges i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range of vocational knowledge and social skills being used that go unrecognised by policy makers, lobbyists and managers, and even by the worker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7.
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领导北方党组织争取豫境军人倒吴反奉,组织领导河南农民、工人运动,指导冯玉祥、阎锡山部国民军攻豫反奉,为北伐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和北方党组织在河南所发展的党员、建立的组织以及留下的影响,为党后来在河南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最重要的就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把革命理论与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相结合,与一批革命知识分子一起,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北方是李大钊的故乡,也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这片热土上,他领导和创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发展壮大了党的队伍,领导工农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volvement, beliefs, and knowledge of social worker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decisions regarding life-sustaining treatments.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68 social worke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65 F and 3 M; mean age = 42.4 ; SD = 10.0 . Fifty-two participants worked at hospitals and 16 at nursing homes. The area in which social workers reported being more involved were activities related to family members. The extent of social workers' involvement was related to their beliefs regarding their role and their knowledge about life-sustaining treatments. Findings of this study emphasize the need for developing educational programs aimed at expanding social workers' knowledg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autonomy and professional involvement in end-of-life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20.
By examining instances of dramatically rejected speech, critics can identify codes of the unsayable in a culture/situation, and by identifying what cannot be said publicly are better equipp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ype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years leading to German reunification, West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was based upon various strategies of remembrance that are identifi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wo speeches: Richard von Weizsäcker's celebrated 1985 parliamentary address commemorating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Europe and Philipp Jenninger's dramatically rejected parliamentary address in 1988 commemorating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Kristallnac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