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的成效如何,在于向学生提示美的程度有多深.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揭示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美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欣赏数学的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相似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  相似文献   

2.
朱敏 《知识窗》2013,(12):15-16
美无处不在,在数学中也存在美。虽然数学中的美是无形的,但它却是现实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与体现。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感受美、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美、在解决问题中创造美,使学生徜徉在数学美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3.
李从兵 《科教文汇》2013,(24):148-148,156
笔者认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领悟到数学美,对孩子进行数学审美教育,进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就为什么要孩子领悟数学美,如何加强数学审美教育,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美,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运用数学美而展开探讨,说明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李从兵 《科教文汇》2013,(8):148+156
笔者认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领悟到数学美,对孩子进行数学审美教育,进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就为什么要孩子领悟数学美,如何加强数学审美教育,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美,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运用数学美而展开探讨,说明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数学意识和观察世界的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能力,具有以数学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欣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中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美的事物总是易于接受的,而数学几乎与所有美的事物都有联系,数学美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美、体悟到数学美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咏芳 《今日科苑》2007,(6):119-119
在高职数学解题教学中,以数学美的角度为切入口,从简洁美、对称美、相似美、和谐美和奇异美这五个方面对数学美进行了例谈,旨在发掘出数学解题教学的美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之美     
沈建成 《科教文汇》2012,(9):108-108
数学学科在学生能力培养、品质发展、思想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要紧紧抓住数学的美,让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本文作者通过如何在教学中发现数学美,对提升数学教学实效进行了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美,了解到数学的精密之美、严谨之美、逻辑之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乐在其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0.
陈玲玲 《今日科苑》2010,(14):227-227,198
我们在重视数学智育功能的同时,更要正视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展现数学美,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数学美,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在中小学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易于接受,结合高职数学教材中的数学之美,论述了数学美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有抽象概括,严密逻辑的特点,但数学中也蕴藏着美,从数学概念到解题过程都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如果教师在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欣赏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那么就比较容易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3.
刘艾玲 《科教文汇》2010,(30):109-109
中职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和数学特有的美,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精神面貌,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美学功能,这种功能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一方面,美给人们以精神享受,在数学教学中感受美能激发起学习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对美的追求,又会给数学的发现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罗泽忠 《内江科技》2010,31(8):203-203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之羡体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关,使学生能够欣赏敷学的美学价值,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数学简洁之美、思维之美、数形结合之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6.
袁林生 《科教文汇》2009,(30):159-159
高中数学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展示数学美,要引导学生体验欣赏数学美,要利用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美。  相似文献   

17.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欣赏数学美,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抽象"、"枯燥"、"神秘"、"繁复"、"乏味",难以接受,然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美的因素,数学美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感受数学美的意识,唤醒学生欣赏数学美的细胞。  相似文献   

18.
数学创造教育就是通过数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而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在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  相似文献   

19.
数学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美是科学美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数学美发展的过程,阐述了数学美的意义和特征,并论述了数学美感对科学创造的功能及数学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门文化门类媲美”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和形式,一组数学符号、一条数学定理、一个数学公式……无不发散着数学思想所独有的美感因此,作为初中数学的执教者,我们应该深入解读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并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将这种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步入数学美的殿堂,得到数学之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