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及各自主命题省市试卷的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多样。研究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思路、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从古诗鉴赏命题的角度、方式等来探索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力求使考生掌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魏羲之 《广东教育》2007,(12):49-52
自从高考诗歌的考查由客观设题变为主观题设题后,炼字就成为高考古诗鉴赏中命题的一个常见题型,几乎每年都会在试题中出现。本文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炼字的典型题目,概括出解答高考古诗炼字的十个切入点,与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3.
2009年高考已经结束。每年高考结束,我们都可以在命题中发现高考命题的规律与复习的思路。今年的古诗鉴赏试题,有着怎样的大方向?对考生提出怎样的具体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们未来的复习备考之路又该做怎样的设计呢?让我们走上一条古诗鉴赏复习备考的探秘之路吧。  相似文献   

4.
常听老师们、考生们谈及古代诗歌(以下简称古诗)鉴赏总复习训练效率低下——作了那么多练习,见不到满意的效果。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十分有必要对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特点作一番分析研究,弄清楚古诗鉴赏试题的特点,就有可能找到提高古诗鉴赏总复习训练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古诗鉴赏题是语文高考试卷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它命题视野广阔,取材广泛,创新度高,常考常新;试题特点是开放性大,答案不求唯一,主观性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关注到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我”的看法。近几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在命题时直接或间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研究这一板块的命题思路,对我们了解古涛鉴赏题的命题趋势以及我们今后应采取的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3年全国语高考试题中,古诗鉴赏题再次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高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始于1994年,其后每年必考,从没间断,到今年正好延续了整整十年。  相似文献   

7.
历年的诗歌鉴赏题都是一道好题.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又考察了考生美学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当然熟悉高考命题者设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提供帮助。下面笔者就结合2008年高考试题来谈谈命题者的主要出题角度。  相似文献   

8.
诗的语言精炼、含蓄而跳跃性强,是理解的难点,这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角度。下面笔者结合近三年高考试题,对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予以分析,并指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常听老师们、考生们谈及古诗鉴赏总复习训练效率低下--做了那么多练习,见不到满意的效果.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十分有必要对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特点做一番分析研究,弄清楚古诗鉴赏试题的特点,就有可能找到提高古诗鉴赏总复习训练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胡锡耿 《学语文》2003,(6):22-22
高考古诗鉴赏题 ,已由客观性命题改为主观性命题。这种命题方式无疑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见仁见智的创新天地。但相伴随的是这种试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 ,势必增加了遣词造句的难度。特别是对要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的试题 ,考生往往犯难 ,或是片言只语 ,以偏概全 ,或是繁冗拖沓 ,词不达意。下面我们以三首古诗的鉴赏为例子 ,谈谈此类试题如何组织文句。一、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下列题目。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综合全诗 ,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  相似文献   

11.
文学鉴赏试题,高考考查始于1985年。当时考查的是对《雷雨》、《守财奴》课本人物形象的赏析。1993年,古诗词鉴赏试题在高考试卷中开始固定下来。就阅卷情况来看。古诗词鉴赏试题普遍得分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思考方向模糊,不清楚从哪儿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高考古诗词试题应从哪些方向思考和角度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呢?我以为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高考全国共有15套语文试题,其中就有15道诗歌鉴赏题。综观这些诗歌鉴赏题,不难看出,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被许多命题者看好。解答这类试题,要求我们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并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而从哲理情趣的角度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失为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方法。现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崔国明 《学语文》2006,(5):28-29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可谓异彩纷呈,尤其是自主命题之后,更是丰富多彩。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对关键字词的赏析,也有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还有对经典意象的理解和丰富情感的体会,几乎无所不包。诗歌鉴赏,理解和领悟能力是根本,但熟悉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和思路,掌握适当的解答技巧,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不妨结合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的试题,来看看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中的“点”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学缘起] 高考<考试说明>对鉴赏古诗的考查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对应的题型是分析古诗手法试题.在分析意象试题、分析意境试题、品析炼字试题、分析手法试题和分析情感试题五种高考古诗鉴赏主打题型中,它位居第二,仅次于分析情感试题,在近五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很高.高考阅卷反馈的结果显示,此类试题得分率一直走低,考生常因判别手法不准或分析要点缺失而丢分,所以应总结此类试题在知识、题型和答题上的规律,进而寻求解题的方法,以求全面提高考生应考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平时的训练和高考信息反馈,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等原因,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偏低。为此,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分析研究高考试题,认为古诗鉴赏的前提是读懂、理解原诗歌,而理解诗歌又可以从标题、注解和意象入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可谓是异彩纷呈,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化的风采,又考察了考生美学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熟悉高考命题设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则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7.
射箭要瞄准靶心,解题要熟悉题型。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当然弄清题目是怎么出的?命题者喜欢从哪个角度考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也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花。磨刀不误砍柴功。下面笔者就结合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谈谈命题者的主要出题角度。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是高考试题的必考内容。本文主要分析 2021 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与考查角度,以此为导向科学有序地进行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让高考诗歌课堂回归本色。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平时的训练和高考信息反馈,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等原因,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偏低。为此,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分析研究高考试题,认为古诗鉴赏的前提是读懂、理解原诗歌,而理解诗歌又可以从标题、注解和意象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梅花香自苦寒来",2004年高考北京卷的古诗阅读鉴赏试题,堪称整份试卷中的一个亮点.其用心之苦、专业程度之高,对中学诗歌教学提出了更加切实的任务.以下所析命题四意,颇可玩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