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壁鸠鲁哲学直接显示为生命教育和治疗哲学,其核心观点是快乐主义和观念论。前者直接提供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方向,后者为生命提供哲学治疗以实现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后来出现的所谓心理治疗主要关注人的心理调适之技巧,伊壁鸠鲁提供的哲学治疗关注的是人的内心强大之根本。  相似文献   

2.
提起伊壁鸠鲁的哲学,学界多持消极态度,然而其伦理学说确实又包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学术资源。伊壁鸠鲁的伦理学摆脱了传统的穷究理论式风格,以一种治疗的、实修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是对人本身及其灵魂生存状态的一次全新关注。鉴于此,文章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说。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哲学史上,快乐学说的提出让伊壁鸠鲁背上了享乐主义的恶名。然而深入挖掘伊壁鸠鲁的世界,其快乐学说全面昭示出,真正的快乐不是享乐,而是直面人之生存的两难困境,在肉体与精神、动态和静态之间摆脱人之存在悲剧性的至善。  相似文献   

4.
虽然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是本体性的治疗哲学或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但是他也有很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伊壁鸠鲁的政治思想是围绕“社会契约说”展开的。文章主要从“社会契约说”的理论基础、思想内容及历史意义三个方面,对伊壁鸠鲁“社会契约说”政治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肯定伊壁鸠鲁对其哲学核心思想"快乐主义"的独创性,而本人则认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思想根源于佛教的早期教义"四谛说".本文主要论述这一观点的理由,阐释佛教早期教义与伊壁鸠鲁道德哲学的渊源关系,在研究伊壁鸠鲁哲学思想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6.
英国法具有不同于大陆法的人性论特征,此等特征来源于伊壁鸠鲁哲学,此种哲学主张快乐主义并以财富作为达成快乐的手段。边沁继受伊壁鸠鲁哲学将之改造为功利主义,这种主义成为英美法的哲学基础,它以区分法律和道德为特征,故没有诚信原则、不要求陌生人见义勇为、允许高利贷。  相似文献   

7.
伊壁鸠鲁以其丰富独特的伦理学思想名噪一时,成为古希腊“快乐主义”最著名的代表。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今天能以积极的、批判的态度对待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它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哲学发展中,伊壁鸠鲁哲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马克思早期记述了大量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评论,涉及到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精神实质。他的博士论文更是突出了伊壁鸠鲁哲学不同于德谟克利特的特别之处。毋庸置疑,马克思的这些研究为他以后的哲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基本构架。因此,结合马克思早期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文本,我们试着从哲学的生活意蕴、人的本性及自由的论证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领会。从"哲学史"的层面,把握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传承与超越,从而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伊壁鸠鲁首次建立了一个以感觉经验为基础,以追求个人的身体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为目的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体系。边沁继承和发展了从古代伊壁鸠鲁到近代爱尔维修及霍尔巴赫的快乐主义思想,创立了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功利原则的快乐主义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伊壁鸠鲁和边沁的快乐主义所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追求目标和本质特征分析,以便于更好地认识快乐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伊壁鸠鲁首次建立了一个以感觉经验为基础,以追求个人的身体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为目的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体系。边沁继承和发展了从古代伊壁鸠鲁到近代爱尔维修及霍尔巴赫的快乐主义思想,创立了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功利原则的快乐主义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伊壁鸠鲁和边沁的快乐主义所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追求目标和本质特征分析,以便于更好地认识快乐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萌发着人的意义世界中的自由解放精神和从内心的精神自由到社会的现实自由的实践追求,萌发着自由哲学的世界儿和世界的自由哲学化,即全人类的自由解放的崇高价值取向。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宣言,是马克思学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西方古典哲人热衷探讨的重要哲学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造就对此世生活的不同态度。从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到塞涅卡,生死问题都是绕不过去的思想问题。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以原子论为思想的原点探讨人的生死问题,针对当时宗教灵魂不灭的观点,提出了死亡的必然性,从而摆脱了宗教对个人内在生活的束缚,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生死问题的最重要的"快乐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希腊化时期是个价值虚无主义的时代,这个时期哲学家的思想虽然缺乏创造性和深邃性,但他们却肩负起了为价值虚无的困境开启道路的使命。伊壁鸠鲁幸福主义的伦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探究人生及其终极目的;斯多葛学派的中心思想是以宿命论的伦理学反对伊壁鸠鲁学派的无神论和快乐论;怀疑论则对希腊哲学的对象、问题、方法进行全面质疑。普罗提诺本体论而非神学的世界结构把本体归结为一个最高的神。启示了基督教教父把“本体”译作神的“位格”(person),并引出上帝“三位一体”的概念,哲学的伦理观念由此转向宗教。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很早便引起马克思的注意,尤其是伊壁鸠鲁的哲学。1839年初,马克思开始研究古代哲学时,便详细摘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以及一些学者对它的论述,马克思自己还对这些论述作了评注,嘲笑那些认为人的思想不能认识事物本质的“无知的职业祭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59页)在  相似文献   

15.
希腊哲学由“外”到“内”的转向,造就了伊壁鸠鲁哲学—那种“肉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烦扰”,超脱世俗、与世无争、退守内心、充满花园般温馨惬意的“沉静的快乐”,他开启了一条哲学的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理想人格理论是中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家通过设置理想的人格模型来解决现世生存的种种危机。在伊壁鸠鲁看来,自由、理性、审慎适度的"贤人"不仅继承了古希腊快乐是善的伦理传统,同时也开启了寻找生命本真、回复灵魂宁静自足的治疗之道。  相似文献   

17.
在战乱的古希腊,伊壁鸠鲁向往互为安全、互为利益的正义社会,从而追求自己精神安宁、幸福,物欲节制、简朴的快乐生活。这也是伊壁鸠鲁谨慎取舍的最终正义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8.
伊壁鸠鲁生活在马其顿帝国统治时期,国家社会极其不稳定,不仅不能促进个人的幸福。反而带来生活的痛苦。这样的社会现实是他强调心灵快乐高于肉体快乐、只注重个人快乐而不关心社会福祉的人生哲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伊壁鸠鲁的生活条件以及身体状况是另外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普鲁塔克在《论学诗》中两次提到伊壁鸠鲁。这两次对伊壁鸠鲁的提及分别位于文章首尾集中讨论诗与哲学关系的段落里。伊壁鸠鲁被第一次提到时,他是以普鲁塔克的对手形象出现的;而第二次时,他则成了普鲁塔克的盟友。考察普鲁塔克在《论学诗》中为我们展现的伊壁鸠鲁形象,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普鲁塔克诗教思想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诗与哲学之争"的古老话题。  相似文献   

20.
自由的实现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理论诉求.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首先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得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学说确立了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自由.马克思认为现实的自由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并且看到了哲学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哲学必须干预现实生活,要求实现"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从而实现自由,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