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临诸多挑战。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借助于国家区域发展的宏观决策,又要充分利用区域内部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内源性经济、民营经济,工业强县与城镇化相结合,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县级各种经济关系和各部门经济活动的总和。泸水县发展县域经济要依托两大优势,构建“三带经济”,加快“五个对接”,实施“七项产业”,从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发展资源型精深加工工业,走具有华坪特色的资源加工增值型路子,延伸第一、第三产业的市场链,是华坪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庞炜  王华彪 《科技风》2015,(7):252-253
县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县域经济更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除了把握县域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围绕改革发展需要,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区有利的和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从而破解县域经济要素的瓶颈,推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以张家口蔚县为例,在进行深入调研并获取可行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的必要性,定义了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模式,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新的支撑点。本文通过对泾川县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管理》2017,(1):49-53
中国海岸线狭长,海域资源丰富。探寻中国海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新模式对增强泛海域经济实力、巩固海防进而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先进海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海洋管理实际,以山东长岛县为例,提出了以创新驱动为内核,海上风电、生态渔业、低碳旅游、港口贸易、特色文化等共同推动的"五极增长模式",并辅以法律、资金等六方面的保障性措施,以期进一步壮大蓝色经济,全方位助力中国海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中原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琴 《中国科技信息》2005,(20):256-257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壮大河南县域经济,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优势,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工业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走“工业强县”和农区工业化之路,突出抓好园区经济、配套经济、生态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通过整体战略实施,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8.
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程叶青 《资源科学》2004,26(6):131-136
矿产资源开发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制约着区域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于矿产资源富集、经济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黄陵县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区域,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的转变。指出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县域经济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依托,农村城镇化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两者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杠杆。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分析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非均衡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实现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和区域市场运作理论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定位理论,结构优化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定向理论,市场运作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实施理论。文章进而分析了县域市场运作中的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兰州新区被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战略使命,然而这种旧有的政策“创新”还能够发挥政策效应,实现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弯道超车”吗?为了廓清此问题,本文通过合成控制法,收集了2005-2019年15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以2012年兰州新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设立兰州新区的经济增长政策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兰州新区的设立确实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说明设置国家级新区的老政策“创新”依然可以作为欠发达地区“弯道超车”的工具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但兰州新区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表明政策创新需要与之匹配的政策基础设施,未来需要建设、完善它们。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金短缺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我国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资金增值率等诸多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乔森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4):128-130
清河县由改革开放前河北省18个最贫困的县之一而跃为如今河北省30经济强县之一的经济崛起,主要归功于其区域内发达的民营经济和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开明而有效的管理。清河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就是走了一条地方政府超常规发展民营经济的道路。它的成功,为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杨笛  姚青 《科教文汇》2011,(14):165-167
校本课程属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尝试构建的"三级课程"管理框架,校本教材开发将对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与陕西省陇县、旬邑县签订的《校县共建教育发展工程协议》为背景,分析了两县音乐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校本教材开发对两县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西部贫困中学改善音乐教育现状需要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地方高校科技跨越式发展不仅要继续增加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更要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引进、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在学科交叉领域、优势方向,形成特色,创新知识,创新成果,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经济跨越式发展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根本战略选择。本文在详细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然性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的观点,并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金凤  闵庆文  郑林 《资源科学》2007,29(1):112-117
贫困地区与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这一地区面临的突出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常规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了限制,但贫困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则为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贫困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出发,指出贫困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最后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与生态旅游的特点,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珍惜资源与环境;协调利益,群众参与;注意保护旅游点的生态环境;努力克服淡旺季的影响;实施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利用程度的差异,欠发达地区在信息资源的获得和利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解决数字鸿沟的重要性,分析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技术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转移作为支撑.本文在分析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工程项目带动技术转移、进行社会技术引进等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面向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让有限的科技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破解创新发展瓶颈,是西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挖掘潜在增长极,培育新兴增长极将是实现西部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通过复相关系数法与引力模型对西部地区各城市创新集聚与扩散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测算,提出了现阶段中国西部增长极的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整体布局及重大经济战略,筛选出成熟型、成长型、发育型、潜在型四类创新增长极,针对不同增长极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各层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