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08年9月10日开始运转,这是人为的最高能量粒子对撞LHC全面启动后,创造出与宇宙大爆炸万亿分之一秒时类似的状态,最有可能发现的是希格斯玻色子(这个基本粒子是万物的质量来源),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发现暗物质,发现超对称粒子,此外,还有非常小的概率证实额外维度和平行宇宙。  相似文献   

2.
正在2018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超环面仪器(ATLAS)实验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ATLAS合作组发现了希格斯粒子的最主要衰变过程"正反底夸克对衰变(H→bb~-衰变)",这是世界上首次观测到的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底夸克对的过程,也是2012年发现希格斯粒子以来,LHC实验最重要的物理成果之一。中国ATLAS组对此次衰变道的发现做出了关键贡献。其中被ATLAS合  相似文献   

3.
夸克的发现     
夸克(Quark)是比质子、中子更微小的物质组成基本粒子。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兹维格提出物质组成的新理论,主张当时科学家所认知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中子、质子等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所构成的,并提出三种夸克,分别命名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例如,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与一个下夸克及胶子组成。夸克并不会自然、独立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有当粒子(电子或质子)以极高的速度(接近光速)发生碰撞时,才有可能产生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而且由于碰撞产生的夸克能量相当…  相似文献   

4.
代黛 《科学启蒙》2013,(8):9-11
上世纪70年代,世界物理界公认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结为由3种基本元素组成,并能用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来解释所有的物理现象。那么,世界上还存在其他粒子吗?这种"常识"会被打破吗?有悖"常识"的疑问答案是肯定的,而这一切竟然源于一个有悖"常理"的人发出的一个有悖"常识"的疑问。  相似文献   

5.
基本粒子物理是近代物理科学的一个前沿分支,它的内容范围在日益丰富和扩大,它的理论体系在日趋成熟和深化。基本粒子物理的理论基础是包括规范场理论在内的现代量子场论。本课程不是基本粒子理论,而只是基本粒子物理简介。所以,我们只限于介绍基本粒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日前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08年9月10日开始运转,这是人为的最高能量粒子对撞.  相似文献   

7.
碰撞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处处可见,如打夯、锻压、击球等;在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研究热现象时,也会遇到碰撞现象;人类关于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很多知识也是由观测及分析它们之间的碰撞现象中得到的.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典型问题,碰撞由于时间短,相互作用的两个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人类就猜想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物质组成的。古希腊人认为是水、土、空气和火四元素,古代中国人则提出金木水火土的学说。如今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尽管大千宇宙纷繁复杂,但只有6种基本粒子,即电子、上夸克、下夸克、胶子、光子和希格斯粒子。如果再详细点,加上11种在此基础上细分的其他粒子,便足以描述物理学家研究的所有玄妙现象了。这便是根据有关大自然最深奥的物质构成理论———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虽然它被称为“模型”,但实际上却是一套完善的理论,涵盖了所有基本粒子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除了万有引…  相似文献   

9.
从对粒子物理学发展概况的简要叙述,回顾了从元素、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六十年以来基本粒子的发现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揭示出物质物理微观结构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强子对撞     
大型强子对撞器(LHC)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粒子加速器与对撞机,作为国际高能物理学研究之用.LHC是一个国际合作的计划,由34个闻家超过两千位物理学家所属的大学与实验室,所共同出资合作兴建的.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应急网络的大背景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应急物流的调度进行了研究。自然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改进的算法,相比基本粒子群算法,它用当前较好的粒子代替较差的粒子,通过函数测试,表明自然选择的粒子群算法的精确度和效率都很高。利用自然选择的粒子群算法,在满足应急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物流设施,快速组织多种交通工具,制定应急物流最优的调度决策,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实现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从对粒子物理学发展概况的简要叙述,回顾了从元素、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六十年以来基本粒子的发现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揭示出物质物理微观结构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除了类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粒子,最小Higgs模型(LH)还预言了带电的标量粒子Ф±的存在.研究了该带电的标量粒子与单个顶夸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联合产生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大部分参数空间内产生截面在0.1 fb量级,很难通过该过程探测带电标量粒子的信号,但为区分其他新物理模型中的带电标量粒子,如最小超对称(MSSM)模型中的带电Higgs玻色子提供一个途径.将来的LHC实验可以通过该过程进一步检验或排除LH模型.  相似文献   

14.
物质微观结构的矛盾现代物理学的新发展,具体揭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也是充满矛盾的,这些矛盾有实物粒子与场粒子间的矛盾;原子核和电子间的矛盾;粒子和反粒子间的矛盾等等。现解释如下: 实物粒子和场粒子。实物粒子是和通常所说的实物这个概念相联系的。比如在基本粒子中,质子、中子、电子等,就属于实物粒子。另一方面,实物又是和场这个概念相对应的。现代物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如电磁现象中的电磁场;原子核内的介子场,  相似文献   

15.
基本粒子、天体演化和生命起源是当代自然科学研究的三大课题.物理学的前沿正向两极延伸,大到宏观的宇宙,小到微观的粒子.而这一大一小之间又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现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一个.一、中微子的质量问题中微子进入我们的认识世界已经半个多世纪,但对其认识却是很有限的.质量是粒子的基本特性之一,中微子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欧洲核研究中心(CERN)建造的大强子对撞机(LHC)是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的设计是,使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粒子束流对撞,每个束流包含能量各为3.5 TeV的质子(1 TeV即10~(12)电子伏特)或能量各为574 TeV的铅核(其中每个核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基于这种进化计算技术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策略。研究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稳定性好,易于实现并行计算的优化算法,在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实物(间断的、有形的、可计量的)和场(连续的、无形的、不可计量的)是物质的两种基本形态。现代自然科学证明:世界上已知的三百多种基本粒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组成物质的实体形态。所谓实物(体)是由具有静止质量的物质粒所组成的的物体,如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物体——行星——星系——星系团等物质结构层次。据科学家计算,宇宙总共有1.2×10~7,核子和10~7,电子,即有2.2×10~7,实物粒子。另一类形成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场,表征物质的运动基态(状态)。所谓场,是实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相  相似文献   

19.
成智 《四川教育》2012,(11):2-F0002
2012年7月,物理学家宣布在欧洲原子核能中学(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粒子。当CERN主席豪威尔博士宣布这一消息时,全球科学家沸腾了。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能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实验装置--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古希腊哲学家对“原子”的设想到基本粒子的发现,就是人类对物质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人们所发现的基本粒子已有三百多种。这么多的粒子是不是都是基本的呢?它们有没有内部结构呢?近二十年来的大量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都认为“基本粒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观点认为,物质最基本的组元是Quark——夸克(我国称为层子)和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