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数理化》2010,(7):33-33
语文课上,老师让一名同学解释“初出茅庐”的意思.那名同学抓耳挠腮磨蹭了半天,最后小声地问老师:“是不是刚刚从厕所里出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痒不痒?     
有个同学接到他哥哥的信,问他头上生的疮痒不痒.他哥哥不会写痒字,就用圈圈代替,于是这句话成了“你头上的疮O不0?”这位同学不知圈的意思,就去问一位正在读语文的同学.那位同学说:“这圈圈是句号,问你头上的疮句不句?”这位同学不理解“句不句”的意思,去问一位正在学数学的同学.那位同学说:“这圈圈是零,问你头上的疮零不零?”这位同学仍不明白,就去问一位正在学英语的同学.那位同学说:“圈圈读‘哦’,问你头上的疮哦不哦?”这位同学一听,对圈圈的意思更不理解,又去问一位正在学化学的同学.那位同学说:“圈圈是…  相似文献   

3.
怎么老是你     
英语老师问一个学生:“‘Howareyou?’是什么意思?”学生想how是怎么,you是你,于是回答:“怎么是你?”老师生气又问另一个同学:“‘Howoldareyou?’是什么意思?”这个同学想了想说:“怎么老是你?”怎么老是你@李婕  相似文献   

4.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屋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同学们,上面这两副对联,你们明白它们的意思吗?可能有些同学一读就能肯定地说“明白了”,也可能有些同学越读越糊涂,搞不清对联到底是何含义。其实这些“糊涂”的同学才是最聪明的,因为这两副对联都是“歧义句”。所谓歧义句就是会产生两种不同意思的句子,换句  相似文献   

5.
幽你一默     
株连语文课上,老师让某同学解释株连的意思。此同学缄默不语,老师说:“同桌回答!”又是一阵沉默,老师有点火了:“后面的再不会都站着!”不一会儿,个个都变成了“电线杆”,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同学怯生生地说:“这不就是株连吗?”  相似文献   

6.
笑破肚皮     
语文课上,老师让某同学解释株连的意思。此同学就是不开口,老师说“同桌回答!”又是一阵沉默,老师有点火了:“后面的再不会都站着。”不一会儿,个个都变成了“电线杆”,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同学怯生生地说:“这不就是株连吗?”  相似文献   

7.
一次,Tom和小张闲聊,忽然Tom一本正经地问小张:“What'stheappleofyoureyes?”小张感觉摸不着头脑——难道是问“我眼里的苹果”?什么意思啊?启示:很多同学都熟悉apple的一个中文意思——“苹果”,但是却不知道它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眼睛里的瞳孔”,既然是重要的灵魂之窗,当然应该被好好  相似文献   

8.
笑话一箩筐     
怎么老是你英语老师问一个学生:“‘How are you?’是什么意思?”学生想how是怎么,you是你,于是回答“怎么是你?”老师生气又问另一个同学:“‘How oldare you?’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体育大世界     
在电视“体育之窗”节目由,有不少同学看见赛场内有不少观众举着“Go U.S.A.”的标语牌而且大声呼喊,有的同学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这是反美示威“美国滚回去”的意思,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0.
海和洋     
很多同学都认为“海洋”这个词中的“海”和“洋”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它们有很大差别。通常人们把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中小学生中,“有得”一词的用法越来越广泛,几乎与“没有”的用法等同无异。他们对这两词的区别不甚了解。例如,有的同学问:“你吃饭了吗?”答曰:“有得吃”。回答者的意思究竟是没有饭吃呢还是没有吃饭呢?回答者说是后面一种意思,但听的人却可理解为前一种意思。又如,问  相似文献   

12.
初中有些同学对“be”的用法不够熟悉,他们只知道be是“是”的意思。其实be有很多含义,除了“是”之外,它还能表示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和状态,其中文意思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还根本没有必要翻译出来;另外,be在进行时态和被动语态中是必不可缺的助动词,但没有任何含义。所以这些同学就常会出现如下几种病句:  相似文献   

13.
校园幽默     
燕子 《小学生》2004,(11):15-15
说对了教师指着黑板上写着的“扑朔迷离”说:“韩为同学,你说说这句成语的意思。”韩为站起来,推了推架  相似文献   

14.
在教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场雪》一课时,学生在自学生词“簌簌”时发生了争论。课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有的同学说簌簌的意思是雪花纷纷落下的样子;有的说是象声词,课文里形容风吹雪花落下来的声音。两种意见争得很激烈。再查字典,字典中也只有这两条意思。到底应选哪种意思呢?有的同学干脆来个折中,认为两种解释都讲得通。学生争论不下,眼巴巴地看着老师来下结论了。但我没有给他们下判断。只是说:“理解词语的意思应放在具体句子中。你们再仔细读读这句话,里面有几个词语告诉了我们应选哪条意思。”经老师提醒,一些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单手起来回答:“簌簌的意思应该是象声词,形容雪花被风吹得纷纷落下的声音,因为这句话说是‘只听得’雪花簌簌地往下落,不是看到的,而雪花纷纷落下的样子只能是看到的。”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句话都是写听到的声音,下面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也是写夜晚听到的声音”“这句话是写夜里的,根本看不清。”通过争论,同学们学会了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反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有同学避之唯恐不及。因为记单词在许多同学的“学习生涯”里已经成为了一场挥之不去的梦魇。那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字母,一个个蹩脚的发音.一个个稀奇古怪的意思,总让人伤透脑筋。有时候拼命记下了拼写。却忘了单词的意思,有时候知道单词的意思。却又拼写不出来,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其实,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笑     
课堂问答老师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说:“来,15号同学,你上来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的做法。”只见15号同学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问:“老师,你的意思是让我像您一样讲么?”老师回答:“对。”15号同学马上接过话头说:“来,16号同学,请你上来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是“的”“地”“得”三兄弟,在句子中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不少同学常常发生混淆。其实正确使用我们是有方法的,下面请听我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8.
恐惧清洗剂     
<正>新学期刚开始,非常小学就成立了一个“伴伴帮”咨询委员会,专为心存烦恼的同学提供交流和帮助的机会。所谓“伴伴帮”,其实就是伙伴帮伙伴——也就是同学帮同学的意思。由于尤异从一个备受歧视的“弱智生”成为今天备受尊重的“怪才”,经历很有代表性,因此被特聘为咨询委员。尤异当  相似文献   

19.
校园拾趣     
“植被”新说 一日,我在课堂上出了一道同音字zhí的填空题,需要学生填上(直)立、(值)日、(植)被这几个同音字,结果学生会填“植”的,寥寥无几.看到还有几个学生会填上“植”,我感到一丝高兴,觉得这几位同学还是不错的. 第二天,我在课堂上表扬了这几位同学.接着,我就问他们“植被”的意思,结果却出人意料,他们全都是蒙的.我随即幽了一默:“你们太——有——才——了!”小家伙们哄堂大笑.我还是不甘心:“有谁知道‘植被’的意思吗?”柯亚男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植被’就是——被子是棉花做的,而棉花是植物,这就是‘植被’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