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冒石宏 《小学生》2009,(4):12-13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当毛阿敏的《天之大》飘飘悠悠地在耳边响起时,一种久违的感动从心底悄悄地蔓延开去。是啊,妈妈的爱完美无瑕,在她的身上总会有些感动让我们流泪。这不,昨天的作文——《感动·妈妈》,同学们个个写得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2.
冒石宏 《小学生》2009,(7):12-13
有照为证 七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已是大雨倾盆。触摸着屋檐下连成线落下的雨珠,连续十多天由高温积压下来的烦闷一扫而光。翻开同学们的《夏日的记忆》,我在文字中寻找着、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冒石宏 《小学生》2010,(8):38-39
有照为证 “严肃”“严格”“严明”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严”宇组成的,彼此的意思很相近。有许多同学都由于难以正确区分,而将它们混淆使用,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信,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4.
冒石宏 《小学生》2009,(1):12-13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栅栏,静悄悄地洒在地上,像一地醉人的碎金。坐在办公桌前,打开学生们刚写的《憧憬春天》,我在孩子们活泼跳跃的文字间寻找着、感受着即将而至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再”“重”“复”都可作副词,都有“重复、再次”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又有细微差别,各有一些固定搭配,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6.
冒石宏 《小学生》2009,(12):10-11
有照为证 时间随着爬在墙上的暖阳一寸一寸地走过,快下班了,我整理好桌上的一切,坐等着下课铃的响起。无聊之际.我随手翻起邻桌的几本作文本,竟看到了这几个片断——(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7.
物理图象能直观、形象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表示相关的物理内容,描述清晰的物理过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纵观05年高考试题(见表1)有关图象题目比重增加,要求相应解决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预见此类题目必为今后高考热点,所以学会处理图象问题尤为重要,笔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课铃声,我像往日一样步入教室。咦,教室里怎么乱哄哄的?看着我由晴转阴的脸,学生渐渐安静下来?我迈上讲台,正准备喊“上课”,“哥哥,我们出去玩!”一个稚嫩的声音冒了出来,学生们也随即哄堂大笑起来.这是谁啊?我寻声望去,只见刘峰同学的座位上竟然坐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他身上、脸上沾满了污迹,双手紧紧拽着半蹲在他旁边的哥哥,  相似文献   

9.
“牟取”与“谋取”,虽然在读音上相同,但在意义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用“铤而走险”而不用“挺而走险”《现汉》:“[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大词典》分条释义,“挺而走险”条注明“挺,本作‘铤’”。《辞海》“铤而走险”条,注明“铤,亦作挺”。词频统计:铤而走险180,挺而走险0。《说文》:“铤,铜铁朴也。”《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杜预注:“铤,急走貌。”洪亮吉《左传诂》:“按此字当从手廷;高诱《吕览》注:‘犹动也。’盖云动而走险耳。”“铤而走险”通用性强,宜作为规范形式。用“透彻”而不用“透澈”《现汉》:“[透彻](了解情况,分析事理…  相似文献   

11.
常言:“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为了套狼,宁可牺牲孩子,这合理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语文建设》发表过一篇《因声起意与流俗词源》的文章,作者指出:这里的“孩子”可能是“鞋子”的讹读。因为,在一些方言区中,“鞋子”就读成“hái zi”这条俗语应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冒石宏 《小学生》2009,(8):20-21
1.这一项需要大人的帮忙:用钳子剪下一长串铁丝圈,大约6圈,每圈直径约20cm(厘米)。2.在铁丝的一端6cm处,用钳子弯出一个直角。3.把弯曲过的6cm铁丝绕在水彩笔杆上做一个环并用钳子把端头拧紧固定。  相似文献   

13.
冒石宏 《小学生》2009,(11):12-13
十一月的校园是热闹的,读书节刚刚驶离,舞台剧又来了。在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表演之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教室,在乐滋滋回味的同时,纷纷拿起笔把这次的观后感记录下来。晚上,在两个多小时里,我随着孩子们欢快、跳跃的文字,再次回忆了这段快乐的日子。不过,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4.
“巳”“已”“己”是三个常用字,同学们在运用中常犯错,主要原因是对这几个字的音、形、义混淆不清,教学中不妨这样来区别: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和学产生和谐共振,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境界。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站在“前台”尽情地自主学习与自我展示。教学过程呈现非线性发展态势,课堂的即时生成多起来;教师也按照课标的“评价建议”,煞费苦心地捕捉时机,对学生的表现尽量给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可从课后作业和阶段性检测的反馈结果看,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此困惑不解。究其原因,是课堂上学生学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余,而教师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足,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缺失。教师忽略了一些基本事实: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知识储备不足,思维水平低下、意志品质不高,此时更需要教师强有力的组织和引领;再者,越是即时生成、活跃灵动的课堂,越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16.
“戊”字音wù(务),四声,是天干的第5位,古汉语有“戊夜”一词,即指天亮前的五更时分。天干的10个字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音guǐ,鬼)。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将其用来表顺序数。另外,商王为祭奠其亡母戊氏而铸造青铜器叫“司母戊”。“戌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历史学会合作召开了“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本期“六朝研究”栏目,除了一篇书评外,三篇文章都选自会议提交的论文。为什么召开这样的研讨会?倒不是为了配合国庆六十周年,而是出于以下两个目的:其一,对这段历史的反思。自古到今,难得见到纯粹的历史学。历史学对历史的论述与对历史的理解,总是受到论述者思维观念与理解者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有人认为,一切的历史学都是思想史,或者都是现代史。  相似文献   

18.
“的”、“地”、“得”本来是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自从看了电视剧《水浒传》后,他们就争吵起来了。“的”说:“梁山108位好汉都排了座次,咱们也排排,我的使用次数最多,比如说吧,鲜红的衣服,高大的楼房,美丽的花园,漂亮的小姑娘,可爱的祖国,伟大的母亲,红的太阳,绿的山,白的云……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说也说不完,我是老大。”“地”紧接着说:“我的使用次数也不少,像高兴地说,蹦蹦跳跳地跑,大声地喊,轻轻地吹,温柔地抚摸,快乐地歌唱,等等,我老大。”“得”毫不让步,争着说:“人们说话很少有离得开我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下课铃响了,我带着满意的微笑向教室外走去。突然,一个怯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高老师。”我扭过头,原来是被我昵称为“精豆子”的汪旭。“有事吗?”我一边问一边收住脚步往回走,可他看着我竟没回答,只是脸有些发红。我刚想再问,他忙摆手说:“没事了,老师。”声音仍是怯怯的。分明是在撒谎,看脸上那笑多不自然。这时,和他同座的晶开口了,“老师,汪旭是想跟您要他的那支红油笔。”  相似文献   

20.
我从教多年,感觉不错,有些不满意的是作业。学生做作业总是乱写乱画,作业不整洁,书写凌乱,过程不规范,偷工减料,写分子式,缺氢少碳。每次批改作业都批注“书写规范”,虽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