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伏尔泰(1694—1778)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伏尔泰一生中曾两番入狱,几度放逐,因此对现存的法国封建专制深恶痛绝。然而,他对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思想大加称颂,表达出由衷和强烈的热爱之情,并从中受到很大的影响。伏尔泰始终是以赞扬的态度来评述中国的。他把欧洲人“发现”中国人的文明比作达·伽马和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不论在他的哲学和历史著作,或在文学作品里伏尔泰谈到中国时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编撰的《哲学辞典》中有不少关于中国的条目,介绍康熙、乾隆、中国的理学等等。在他所写的《路易十四时代》、《历史哲学》、《巴比伦公主》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2.
阿陈 《世界文化》2004,(1):29-31
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家》上映后,赢得好莱坞及全球评论界和观众的认可,先后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搁大奖、法国电影恺撒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以及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波兰斯基从影以来,拍过包括中国观众熟悉的《苔丝》、《苦月亮》等在内的大大小小的作品27部,在国际影坛享有“罪恶大师”的盛名。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其中有不少是恐怖片和悬念片的经典,这源于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并与他经历中形成的独特世界观、人生观有关。童年磨难波兰斯基1933年8月8日出生于一个侨居巴黎的…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03,(3):38-39
泷本弘之先生194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长期从事中国版画史的研究,现为《中国版画研究》杂志主编、评论家。其编著、翻译有《中国古代版画展》、《苏州版画》、《清朝北京都市大图典》、《中国历史名胜大图典》、《中国绘画的历史》等。2002年11月,中国文化部和日中会馆在日本共同举办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百年版画展”。该展在日本获得广泛好评,很多参观者写下许多感人留言,泷本弘之先生数次参观该展并写下这篇观后感。」  相似文献   

4.
正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是一位在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现代派诗人、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文学翻译家。他才华横溢,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含历史、跨文化、无结尾的现代主义长篇史诗《诗章》(The Cantos),而且还创作了上百首原创诗歌,写下了数十篇文艺批评论文。同时,他积极译介中国古典诗歌与儒家经典,并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庞德对中国的兴趣激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兴趣。可以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朱熹不但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集诸儒之大成者",而且在法律思想方面也颇多建树且影响深远,故向来亦为治法史者所重视。如在礼、法关系上,朱熹认为:"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朱子语类》卷六)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晦庵集》卷五九)。他指出:"盖三纲五常,天理民彝之大节,而治道之本根也。"(《晦庵集》卷十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晦庵集》卷四十  相似文献   

6.
陈登原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有《天一阁藏书考》《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土地制度》《中国田制丛考》《中国文化史》《中国田赋史》等学术论著,在学术界久负盛名.1950年,他应著名史学家、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的邀请,到西北大学任教,工作至1964年退休.当时的西北大学虽是教育部直属的十四所重点大...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论中国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拙 《华夏文化》2004,(2):25-27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是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法学派在欧洲的创始人之一。他曾任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教授。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以人们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为研究对象的“理解”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理想类型”的理论。他对于东西方文化和历史的比较研究,对经济、政治、军事、法律、宗教和艺术的综合研究,以及在组织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使他在社会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撰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和《经济与社会》等论著。韦伯关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刘歆,刘向第三子,西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刘歆立古文经学,打破了今文经学在西汉长达百余年的垄断,同时著《七略》,他是中国目录学鼻祖。此外,刘歆在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等领域都有所建树,他丰富和发展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五德相生"替代了"五德相胜",视秦朝为闰朝,由此开启了以"五德"言正闰的先河。然而,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儒臣,在参政方面却屡遭后世学者的批判甚至唾弃。"刘歆‘助莽篡汉’的嫌疑自两晋以来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人认  相似文献   

9.
重新认识宋明新儒学的宗教色彩方言对于宋明新儒学的性质,本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曾产生过一场讨论。任继愈先生1980年《论儒教的形成》(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一期)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儒家思想逐渐演变为儒教的过程。他指出孔子的学说经历了两次大的...  相似文献   

10.
北宋的苏东坡 ,是以诗、词、书、画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载入我国文化史册的。他的作品多富于哲理性 ,这从他的两首绝句《琴诗》和《题西林壁》就可窥见一斑 :《琴诗》是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题西林壁》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琴诗》是说弹琴要有琴 ,还要有具备弹奏技巧和音乐素养的弹奏者 ,缺一不可。其概括意义在于阐明一切创造 ,都是主客观交融而成的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云萦雾绕、岭重峰叠的景象。其概括意义在于指出研究问…  相似文献   

11.
刘青松 《寻根》2010,(5):95-101
<正>受戏曲《盗御马》和评书《施公案》的影响,窦尔敦一直是江湖草莽的形象,这与史实有颇大的出入,我们钩稽史实,力图恢复他的真实面目,对历史人物有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窦尔敦的名字有作窦尔敦、窦尔墩、窦二敦、窦二东几种,《清稗类钞》称为"窦开山"。实际上窦尔敦本名窦二东,"尔敦"是音转所致(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相似文献   

12.
林旦旦 《华夏文化》2005,(4):64-64,F0003
20世纪初年学堂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大部分从日本编译而来,多数又以文言文形式,不适合我国幼童教学之用,所以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以浅近的白话文编写历史课本。清末以出版白话文教科书闻名的是“彪蒙书室”。创办人是钱塘人施崇恩,字锡轩,是一位举人,总发行所设在上海四马路望平街。彪蒙书室历年出版的各种小学教科书不少于75种,其中历史类的有《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授法》、《绘图蒙学中国历史实在易》、《绘图蒙学外国历史实在易》、《绘图中国白话史》、《绘图外国白话史》、《绘图中外豪杰史读本》、《绘图中外神童史》、《中外历史分类问答》、《杭州乡土历史教科书》,在晚清历史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薇 《世界文化》2006,(11):41-42
一、《论语》与《圣经》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之核心——仁爱《论语》和《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的两个经典文本,它们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中国,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之说,这高度概括了《论语》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圣经》是基督教的圣书,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有“惟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占据中西文化中心位置的《论语》和《圣经》,他们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也有相似之处。《论语》是孔…  相似文献   

14.
《弘明集》《广弘明集》评介□薛志清《弘明集》、《广弘明集》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史的重要资料。《弘明集》的作者是南朝齐梁时人僧佑(445-518年)。僧佑系今江苏人,俗姓俞,14岁出家。他勤奋好学,“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迈先哲。”他先后拜法...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和部署下 ,我国一些高校的教师编著《中国历史》教材的工作 ,从 1995年 7月启动 ,至今 ( 2 0 0 0年 4月 )全书六卷已全部定稿 ,年内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齐。在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中 ,我国一些学人曾经尝试编著一部完整的、既吸取传统史学的优点又有新的创造的中国历史著作。相继出版了夏曾佑《中学历史教科书》、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钱穆《国史大纲》、范文澜《中国通史》、郭沫若《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白寿彝《中国通史》等。其中既有作者自著 ,也有集体性的成果。特别重要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6.
赵娜 《华夏文化》2007,(3):22-23
“忘记”、“遗忘”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时间的变迁,主体记忆的性质程度,遗忘已故去的事情实在不足为奇,而忘记的方式亦可以不必相同,有自然的忘却和故意的忘却等等,而这些在《庄子》之中却别有滋味。或许人们多把“忘”视为《庄子》哲学中的消极表现,其实,“忘”在《庄子》中是种方式,是种境界,与其对人生真理的思考是一致的。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庄子那个时代,以便更好地理解庄子“忘”的思想产生的原因。众所周知,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纷乱不已,原有的礼乐制度、政治体制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而…  相似文献   

17.
华为注册商标激活《山海经》鸿蒙神话。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帝王之死情节,灵宝黄帝铸鼎塬遗址墓葬、红山文化顶级墓葬、凌家滩遗址墓葬的殉葬玉器,实是贯穿中国历史的玉石神话拜物教信仰。本文通过良渚文化遗址墓葬出土玉器上的神徽以及三星堆遗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以及《山海经》鸿蒙论证中国创世鸟神话的原型,进而探讨了用四重证据法进入神话中国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了神话学能否进入的历史研究、再造历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戴庞海 《寻根》2004,(5):106-109
戴姓起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在豫东的商丘市和民权、兰考一带。历史上,戴姓人才辈出,先后有《大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德、《小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圣,唐代名相戴胄、戴至德父子,清代学者戴震,以及南朝画家戴逵、明代画家戴进等名人。在当今中国的100个大姓中居第5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9%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与中国历史文化(二)□张思恩四、《三国演义》多角度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勤政爱民”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古代,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都很注意争取民心。刘备被描写成典型化的封建仁君,躬行仁义,诚恳待人。徐庶投奔他,认为...  相似文献   

20.
正"钦定",意思是由皇帝裁定。民族、朝廷、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权力对任何意义重大的事务做出钦定的行为和标示。中国的千年佛经翻译运动中,姚秦时期,姚主高度重视佛经翻译,亲自主持译场,规模也相当正规,请来鸠摩罗什之后,姚主以旧译诸经文多乖失经旨,请鸠摩罗什重译《大品般若》,作为其中一品的《金刚经》无疑就披上了"钦定"的外衣。南朝梁武帝也是好佛之人,据史料记载,梁武帝曾"躬临法座,笔受其文"。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日,玄奘取经归国,向唐太宗陈请进行佛经翻译。唐太宗答应他的请求,并令梁国公房玄龄负责监护翻译工作,所需物资全由国家府库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