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下列两位教师有不同的教法: 教法一: (请学生课前查字典,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阅读课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而应抓住教育时机,“问”到关键处,“提”在点子上,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课,这位教师在设计提问、处理问题方面的技巧给了我不少启示。请看这位教师教学《小虫和大船》(教科版小语三册)的片段: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并思考这里的“竟”字是什么意思。生:想不到的意思?生:“竟”在这里表示出乎意料。师:对。为什么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艘大船?请同学们带着这个…  相似文献   

3.
杨青 《湖南教育》2000,(15):47-47
问题之一 :把“教法”当“学法”。“教法”是教师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它涉及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采用等诸多因素。一般来说 ,“教法”的选择与运用离不开课堂这一特定的教学情境 ,受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学法”是学生独立学习时所采用的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方式方法。“学法”的领悟和运用不受课堂教学情境的局限 ,学生掌握学法不单是为了学习课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用以指导他们的终身学习。教师的“教法”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法” ,但“教法”决不等于“学法”。尽管教师在设计“教法”时 ,…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常言“教无定法”。任何一篇课文 ,任何一节课 ,存在着各不相同的种种教法。但无论何种教法 ,都应以修订版“大纲”为先导 ,以教学的对象、内容和目标为转移 ,突出“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启动语文教学的“最优策略”。一、选择“因人而异”教学策略———避免“千人一面”倾向“因人而异”教学策略 ,是指教学中要区别不同的对象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避免教学中“千人一面”的倾向。首先 ,要立足学生实际 ,从学生“好学”与“学好”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如教学《草船借箭》 ,可以设计三种不同策略的教法。第一种教法 :先引…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重视的是对教法的探讨,考虑的是教师教的行为,而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把本应是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的事变成了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单调地教。老师想尽各种办法设计课堂教学,而学生只是麻木地被动地听着,偶尔在教师的催问下学生齐声喊出“是”或“不是”,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及能力的培养。这种全由教师主宰而无视学生表现的课堂,是不可能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的要求的。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从“因教而学”转变成“为学设教”,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及行为…  相似文献   

6.
践行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揭示出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教师在巩固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更要注重钻研新一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法、学法。  相似文献   

7.
正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也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从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来看,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怕物理学习。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深入,教法不当,如以速战速决的教学过程替代知识的探究过程;以简明轻快的实验换取习题教学时间;以知识的拓展取代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功利性掩盖了教育的本质,过分强调读书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从而掩盖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本质。最终导致教师教得心力憔悴,学生学得身心疲惫。  相似文献   

8.
路婷 《小学校长》2006,(6):41-42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目标,思考问题,掌握方法,敞开思路,交流内容,总结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教”学,“教”学,学生的知识是教师“教”会的,事实上,教师的讲授,只能是提供知识,开拓思路,指点方法,而不可代替了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不能只限于将现成的知识直接传给学生,而应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为达此目的,课堂教学就必须一反过去的以教师“授”为主,改为以学生“学”为主。我们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也要从教师“教法”的研讨,转向学生“学法”的研讨,研究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会自己求知。  相似文献   

10.
“合作交流”教学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提出 教学方法改革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历史的潮流。协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而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思想保守,教法单一,“满堂灌”,加班加点,把学生当成接收问题的机器,出现了课堂效率不高和学生负担过重的违反教学规律的现象。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的认知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学生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探索者。学生对整个教学信息的吸收,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通过一个自身的信息加工过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只有时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因此,我们除了研究“教法”之外,还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师:你们觉得能用“饱经风霜”来形容我吗?  相似文献   

13.
“多元互动”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现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体化的设计,其主要教学程序为“呈现展示——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环节。各环节中渗透着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的统一;以形式多样、学生和教师“多元互动”为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一、“学案”的理念及相关问题“学案”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的编制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了学习,也就学会了生存。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学”。教学设计从以教为主转变为如何促使学为主。由此,“学案”便孕育而生。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教”“学”才能提…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教法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没有解决课堂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新知识讲解,重传不重导,重结论轻过程探索,不能使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既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又学会探索和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巩固知识训练以多取胜,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和开发,教学效率较低;在教学环节优化上,更多的是对单一环节的改进,而较少考虑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以导练为主的单元层次滚动”教法就是为克服上述弊端而进行的粗浅尝试。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教学?过去往往理解成“教师教-学生学”,现代教学论认为应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固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归根结蒂要靠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学”才能起作用。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的将是一句空话,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大量的要靠离校后的体现,因此,掌握学习本领至关重要,教师“教”学生“学会了”学习(即掌握了学习本领)。并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那么,教学目标才以实现,教学的价值才得以真正的体现,本文从教师要教“学”的理由(转变观念)、如何教“学”(改革教法)、完成教学轨道转移的标志(达到效果)三个方面探讨教学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理念的实施往往靠课堂教学来体现,而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帮助、合作,应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引导其学习,促使其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应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种成功的“小组学习”式教学,它不仅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只注重教法改革的课堂教学.见后附课堂教学信息交流图。图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19.
S版语文新教材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目标,着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新,教师的教法也要新,而教法的更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那么如何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能力训练呢?如何培养学生既能读文又能知疑,还会说理呢? 古人曰:“学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教育家费科夫也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学会“知疑”才会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去思索,然后经过努力求得解决,这样  相似文献   

20.
“同伴辅导法”也称“伙伴教学法”,在国内小学教法改革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单式和复式教学。由于它充分运用了学生群体合作教学的效能,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和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而且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单向封闭模式,增强了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十分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梾。“伙伴教学法”是60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界悄悄试行着的一种教学方法。倡导者为艾里。其基本意思是开展学生之间有组织、有指导的互学互助活动,作为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活动和辅助手段。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以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叫“跨龄伙伴教学”;另一种是同一年级内优生对差生的指导,叫“同龄伙伴教学”。而通常采用的形式则是在同班相邻座次的同学之间,实施上、中、下三等四人混合编组,开展互助互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