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可攀 《科技风》2023,(18):151-153
根据近年来新疆气候公报可知,新疆的平均气温正在逐年升高,尤其是夏季的持续性高温对新疆的人口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损害。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区,在GEE平台上利用MODIS产品和高程数据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回归预测,得出2022年夏季新疆近地表气温。将格网尺度的近地表气温栅格数据和人口数量栅格数据相结合,分析新疆2022年高温人口暴露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利用随机森林算法预测近地表气温,预测的结果精度较高,RMSE和R2分别达到了2.16℃和0.86;(2)高温人口暴露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即人口密度高的区域,高温人口暴露程度也相对较高;(3)新疆高温人口暴露的中高暴露区大都集中在城市群,如乌鲁木齐市、喀什市、和田市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区存在人口集中分布在高温区的现象,高温对人的实际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当前人口状况的分析,结合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政策,分别建立了几种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借助计算机,采用以往真实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能够反映我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的有规律的曲线,并对其进行了预测的检验和模型之间的比较,证明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模型对我国结合国情和政策的人口发展预测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借助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些变量的调整达到控制和预测我国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三十年来河南省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基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利用Maflab软件根据1990—2008年河南省历年人口数据对河南省未来人口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模拟结果有一定差异,Logistic模型均方误差(MSE)、平均残差都小于Gompertz模型,模拟效果最好,并据此预测河南极限人口为1.0735亿。对河南省人口增长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未来人口进行模拟预测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1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1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公报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对中国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家庭户均人口数、总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人口数和城乡人口构成等,进行了简要公告。随后,2001年4月2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第2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将快速汇总的人口地区分布数据进行了公布。2001年6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又结集出版了这些数据。随后出版的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也公布了某些2000年“五普”快速汇总的数据。利用这些已知的数据资料,再结合学术界对中国人口状况的认识,对中国当前的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的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人口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0年中国人口数据,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人口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数据相对误差不到0.01%,比传统预测方法精确很多,根据该模型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峰值14.5亿左右。  相似文献   

6.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87、1997、2007年中国城市数据和相应的人口数据的分析,得出中国城市人口与城市数量之间关系趋于幂律分布的结论,并利用B-A模型的增长性和优先链接性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我国人口发展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决策大数据实验室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等数据,采用人口队列要素预测、人口概率预测、人口教育多状态预测方法,对人口变动趋势进行多情景预测。测算结果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年度出生人口会有所波动,预计“十五五”进入稳定人口负增长阶段。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变迁过程中的重大趋势性变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丽  杨保杰  吴次芳 《科技通报》2009,25(5):689-694
在对浙江省人口演变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的R/S分析方法,基于其人口总数、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对人口发展演变的时间分形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人口的变动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自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还依据人口变动时间上的自相似性特点.尝试性地对浙江省未来的人口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问题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此,采用了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EViews软件,运用Box-Jenkins建模方法对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与国家公布的数据是基本一致的。这些结论显示了Box—Jenkins建模法既能精确预测又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选用全国2011年31个省和直辖市的人口数据和经济数据,分别从一维、二维及多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维聚类分析反映各省不同指标的自然分布规律;二维聚类分析反映人口与相关指标的显著的相互关系与特征,多维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综合性强,与公众认识的综合分类是一致的.由此认为,聚类分析得到的分类结果,可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制定人口及各项地方性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应用百度地图热力图进行数据采集,进而分析不同时间周期中的城市人口分布特征。合肥市的案例显示: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期间的人口分布特征不同,人口分布特征与工作状态和公共设施配套情况密切相关。百度地图热力图大数据的适时、动态特点能弥补传统数据的不足,并能为相关城市问题研究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工具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何川  蒋晓艳 《西藏科技》2013,(10):74-76
新农村经济建设促进了农村电网的不断发展。针对西藏人口分布广泛的特点,为科学预测《西藏农村电网用电量,本文分析了农村电网供电现状,采用考虑农村社会总产值因素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农村电网2004-2010年用电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对2015年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对西藏农村电网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灿 《内江科技》2011,32(5):7-7
人口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口问题的研究会对城市的发展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Logistic函数法及已知的人口数据,对成都市人口数量的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口年龄结构三个方面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进行新的人口预测的必要性制订全国或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依据之一是人口的增长速度、期内达到的总人口和人口结构的预测数据.过去曾经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将全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要求已无法实现,改为“12亿左右”的提法也不解决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控制在13亿左右也相当困难。由于人口的生命周期很长,人口发展具有惯性,一些学者已对2000~2050年的人口目标进行预测,有多种方案,意见并不一致。各省、区在1982年人口普查基础上进行的人口预测,都以全国总人口不突破12亿为目标,近几年来的实际人口数都已超出分阶段控制目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技术带来了数据共享新时代,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问题研究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研究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以往对城市人口分布主要采用人口普查手段,而目前,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感知城市人口分布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以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阐述手机信令数据的质量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人口动态感知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探究数据安全领域技术发展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目的,以数据加密技术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了专利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发展趋势、地域分布、IPC构成、高价值专利技术主题和申请人分布等角度研究全球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状况,通过可视化方法展示该领域的创新情况和研发态势.结果表明:数据加密技术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  相似文献   

17.
李彬 《科技风》2012,(9):8-9
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的逻辑斯蒂模型。以美国人口数据为依据,利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和实际人口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模型比传统逻辑斯蒂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值,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支持下,文章选取株洲市24个乡镇为研究区。将居住建筑分为多层及以上房屋、低矮房屋和废弃房屋,采用最小二乘原理求出各乡镇各类型居住建筑的人口密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形分布指数定量分析高程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公共设施与人口分布的空间依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人口分布的优势海拔高度为100m以下。(2)人口分布与政府、医疗机构、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公共设施的分布均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公共设施对人口的影响半径大约是1500 m。(3)人口分布与幼儿园存在最强的空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沙市中心城区空间点数据、遥感影像面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主要运用Ripley’k函数、协同区位商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等定量方法,从集聚性、邻近性和可达性3个方面研究长沙市健康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城市健康资源与人口分布整体上均表现出集聚特征,但多尺度下集聚规模和强度差异明显,间接反映出二者在空间布局协调性上有待提高。②城市健康资源与人口分布之间的邻近性较差,相互之间呈现出非邻近特征,表明二者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远离对方,联系紧密程度较低,但不同类型健康资源与人口之间邻近程度也各不相同。③城市健康资源可达性在空间布局上属于中心-外围结构,然而城市健康资源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分布在县区和街道尺度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匹配状况,说明城市健康资源在供给和需求空间配置上存在错位问题。最后针对城市健康资源与人口分布之间存在的问题,从"协调布局、邻近规划、精准配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国家或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口变化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文章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截至2020年的人口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ARIMA模型对2021年—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基础,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趋势提出了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重视少子化问题、提高生育水平、减少人口流失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