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信息技术》2013,(1):70-70
2012年12月6日,由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协办,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支持的“泛珠三角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2012”暨教育信息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广州大厦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超华,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太出席会议并致辞,论坛由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主任彭红光主持。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5月30日,"粤教云"示范应用推进会在珠海市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邱轼、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太、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省教育厅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谢国强、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昶等出席会议。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电教馆(站)长,"粤教云"示范应用第一批试验区所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主管领导、电教站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技术》2011,(4):60-60
3月31日,由广东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电化教育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主办,肇庆市教育局承办的广东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广东省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广东肇庆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东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全体理事;各市、县(区)电教站(馆)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长,获得广东省“十一五”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评选一、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的学校:有关高校专家和企业代表共400多人。  相似文献   

4.
为共享新技术,促进优质资源开放与共享,大力提升我省教育信息化的晶质与内涵,2011年11月26日至27日,以“技术开放优质”为主题的“广东省第五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长培训会甓云计算环境下教育创新论坛”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曾德华,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22-2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2012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ETIF2012)召开。来自境内各高等院校、电教部门、基础教育部门、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3,(1):79-79
<正>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2012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ETIF2012)"于2012年12月22-23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来自境内各高等院校、电教部门、基础教育部门、教育技术类杂志期刋、IT企业,以及境外美国、澳大利亚、香港、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了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1月6日到7日,教育技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主办,来自中央电教馆、中国  相似文献   

8.
2013年9月12-13日,东北师范大学理想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荣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柯清超教授等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专家组莅临我省对项目实施进行调研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赵婉霞专程采访了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徐福荫教授。和徐教授一齐探讨了信息时代学与教的问题。徐福荫从事教育技术工作28年,1996年至2006年任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主任、电教中心主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在教育技术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访谈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了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1月6日到7日,“教育技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主办,来自中央电教馆、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西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内蒙师范大学、宁夏师范大学、广东高教电教中心学术委员会及华南师范大学的40多位代表到会,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技术》2011,(4):F0002-F0002
2011年3月29日至30日,广东省电教工作会议暨“资源下乡”工作现场会在肇庆市召开。肇庆市人民政府黄玲副市长致欢迎辞,广东省教育厅朱超华副厅长、中央电化教育馆丁新副馆长作重要讲话。广东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全省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及顺德区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各市、县(区)电教站(馆)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25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2007,(4):F0003-F0003
杨晓宏 男,1965年出生,甘肃正宁人。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电教系。1991年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媒体理论及教育应用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育电视重点研究方向负责人,分管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于12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承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和《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的宗旨为交流协作、促进协作、激励创新。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会聚经验精英,开拓教育技术研究新视野。一、论坛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作了“思维复杂性理论与创新性突破”的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两个问题:“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由省教育厅主办,省电化教育馆承办的全省2010年度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于2月9日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重点是交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经验和做法,部署今年深化实施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文另发)。朱超华用十六字“立足全局、目标明确、亮点突出、富有成效”全面总结和肯定了我省“2009教育信息化应用年”在全省电化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所取得的较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教育强市的重要一年。今后电教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继续以“电教扶薄”为措施,以用促建、按需建设,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以府用为本、开发项目,着力建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为核心,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着力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南国农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版的一部著作(教材)——《电化教育学》(《信息化教育概论》)(三个版本)对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的引领作用。即:界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概念,明确了学科研究对象,规范了我国电教事业发展方向;明确了电化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揭示出电化教育本质;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并不断充实完善;及时总结、归纳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的教育应用;突出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教育应用的特点;注重电教研究与实验、管理;与时俱进,不断拓宽电教事业发展领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体现了我国电教人宽阔的学术视野与包容四方的治学态度;凝练专业研究领域,凸显学科特色,指引学科发展方向;对电教事业的执著探究与奉献精神,为电教后来人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7.
人物简介     
《嘉应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F0003
张爱红(1969-),女,广东蕉岭人,教育学教授、199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士学位、1991—2002年在梅州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任教,2012年至今一直在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担任高师教育理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地方电化教育作为电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自1978年重新起步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以广东省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30年为例,探讨了地方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轨迹、演变特征,以期为探索新一轮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的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和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教育信息化,关键是广大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何谓教育技术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先生将教育技术能力看作“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钟志荣 教授     
<正>钟志荣(1972-),男,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199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2004年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2008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访学。1996年至今一直在嘉应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担任了学校公共课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的讲授,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现代教育媒体》、《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获得课堂教学质量优秀5次、嘉应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