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而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和谐社会的形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重新审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确立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形成科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立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对我国继续教育和谐发展战略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立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对我国继续教育和谐发展战略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陈伟 《陕西教育》2007,(11):126-1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学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根本目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又要充分运用和谐思维的思维方式,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在学生教育方面,我们也应当妥善处理学生们的知识学习和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教学是我们教育要追求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大学生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用和谐社会的理念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致所谓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指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全面和谐。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一个人只有首先具有…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科学构想的本质诉求,是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而“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立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意义的表述古已有之,《左传》中记载:“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育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它突出地体现为教育各个要素的和谐共存和协调发展。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而“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赢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而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批判与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和谐社会的杰出思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划了未来和谐的美好社会。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第三,和谐社会本质是社会基本矛盾自身的调和;第四,和谐社会表现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严重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社会的和谐及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和动力,以公平为指导思想,建构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激励教育一样,都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讲求和谐意在以人为本,使师生能充分交流、默契配合,激发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发展的人是由和谐教育孕育出来的。作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对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确和谐社会对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对塑造和谐发展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阐述了和谐社会对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是一项关于人的事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和谐社会。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和谐教育也非常重要。因此,了解实现和谐教育的要素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和谐社会。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和谐教育也非常重要。因此,了解实现和谐教育的要素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发的一个重要目标标,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人,因此,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教育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实施和谐教育的理论依据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教育的本质是以营造教育的和谐为出发点,通过教育的和谐,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教育史上,雅典教育通常被称为“和谐教育“,这是一种具有早期“和谐精神“的教育理想,是一种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雅典和谐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和谐又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德育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当代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