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普光气田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特点。集气站投产后,地面集输系统相继出现堵塞问题,产生排液管线不畅、管线容器憋压、阀门无法正常开启等后果,不仅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给集输管线造成危害,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本文首先剖析了堵塞物的性状,认为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的堵塞主要分为硫沉积堵塞和水合物堵塞两种类型。然后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指出了集输系统中易堵塞部位,提出了利用管线保温加热、清淤解堵、改善排液制度等多种措施,用于解决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过程中,管道内输送的天然气介质其物理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管内温度,压力和天然气组分的变化会形成水合物。而水合物的形成会降低长输管道的输送效率,提高输送成本,堵塞阀门、设备,严重时更会阻塞管道,成为安全隐患,甚至发生管道爆炸,造成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文章通过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确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时管道压力变化曲线,确立水合物形成点,为及时处理水合物冰堵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3.
海底泥火山是一个连接深海石油和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的通道。研究泥火山的油气渗流特征和形成机理,对海底泥火山的油气成藏和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珠江口盆地为例,结合地震、岩心等资料,分析工区内发育的多种形态各异的海底泥火山,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通过分析泥火山的形成机制及其触发因素,利用实验模拟方法分析出泥火山的演化规律和演化模式。泥火山控制下常规油气藏与天然气水合物藏共生研究指明了今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气井开采及测试过程中,由于工作制度改变和地面温度低等原因,在井口气嘴和地面节流阀处容易形成水合物而造成堵塞,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工作。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高压、低温、自由水的存在;助长和加速水舍物形成的因素有:高的气流速度、压力波动、“籽晶”的存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酸性气体的存在。本文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水合物研究成果,重点介绍水合物形成机理和防止水合物的几种方法及动力学抑制荆等几种新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分布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多年冻土带,构造背景发育有良好的中生代、新生代海相地层及海相、陆相盆地,根据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从多方面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其矿藏有利的分布位置,是我国陆地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赋存区域之一。青藏高原完全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有利条件,结合木里地区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事实,进一步探讨了青藏高原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找矿前景。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经济上迅速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管线运输以其稳固的可靠性、输送高效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之一。但随管道运行时间的累积,管道堵塞已经成了非常常见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油气水多相混输管道中,极易形成水合物和油的凝结造成管道堵塞。因此,寻找一种对混输管道堵塞的检测及定位有效的、实用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情况,通过对比管道运输中经常使用到的几种堵塞检测及定位技术,最后考虑采用压力波法来确定判定混输管线堵塞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7.
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分解方法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小薇 《内江科技》2012,(10):143-144
井下节流工艺是将节流器置于油管的适当位置来实现井下节流调压。井下节流相比地面节流具有很多优势,并且井下节流充分利用地热加温,防止井筒内形成水合物堵塞,降低地面管线压力,控制气井产量。本文以苏20-11-8N井为例,分析了井下节流后温度压力分布与气井防止水合物生成情况。结果表明,井下节流可大幅降低水合物的生成温度,且有效解决气井积液的生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液氮气举、压缩天然气气举车气举、邻井高压气举及环空激动+自发泡排棒气举是大牛地气田使用较多的水淹水平井复产技术方法。本文分析研究了以上四种复产技术的原理及施工方法,结合现场试验,得出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复产效果及适用条件,形成水淹井复产优选方法,以指导后期水淹水平井排采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大力勘探和开发,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海洋工程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不仅会堵塞海底运输管道,而且有可能导致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灾害。水合物的分解会使海底地层产生超孔隙压力,导致海底地层结构强度破坏,引发气体泄漏、海底滑塌等工程事故,加大深水工程的灾害风险。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泡可能是BP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的直接原因,水合物的出现也致使BP公司利用"控油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井口的方案失效。鉴于此,在勘探开发我国南海常规深水油气资源时,需要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勘探,开展水合物风险控制研究并监控和建立水合物风险的预测技术和预警系统;从而稳步实现对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替代能源的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分布广、规模大、能量密度高,可成为常规油气资源极具潜力的替代能源.勘探、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建立天然气水合物产业,是我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118专项和127专项,全面开展海域和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取了各种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这些钻获的样品非常宝贵,必须建立先进、配套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和方法,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与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中长期规划(2010-2030)研究”项目,在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最新成果和重大战略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路径,结合我国实现情况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设计出未来二十年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路线图,提出战略明确目标,部署路线,并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研究了水合物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指导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气举排水采气井需要借助压缩机提高高压气源,而压缩机多采用往复式压缩机,增压后的天然气产生脉动流,对孔板流量计计量产生很大偏差,无法准确计算出高压气举后气井产气量,为气举效果分析无法提供准确数据.本文就脉动流时天然气计量的影响提出了整改和修正措施,以改变目前气举井计量误差较大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潜在的能源备受人们关注,主要表现在: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巨大;能量密度高。本文将根据室外调查情况,结合室内实验及模拟结果,以中国南海为例,建立天然气水合物藏概念模型,采用降压法开采机理进行模拟开发并对其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世界各处取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DSDP/ODP站位的地质构造特征等资料,讨论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在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东海冲绳海槽在地质构造上处在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上,属于活动大陆边缘的一个半深海弧后盆地,因此参照活动大陆边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模式,综合分析了东海冲绳海槽的大地构造,地质特征及温压条件,认为东海冲绳海槽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并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值得作进一步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含硫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冰堵的预测与防治是急需解决的难题,而目前在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仅有的方法也只是针对一般气井,而对于含硫气井的预测结果偏差就很大。本文通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有效且合理的预防措施。本研究成果对高含硫气田的水合物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快青海省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延林 《青海科技》2009,16(6):26-30
2009年12月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是继2007年5月在我国南海北部探获天然气水合物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本文对加快青海省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与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 ,评价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 ,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战略意义和有关重大科学问题 ,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建议及应采取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9.
梁武东  刘小静 《内江科技》2009,30(11):43-43
本文概述了天然气水合物新型抑制剂相对于传统酌热力学抑制剂的优点,介绍了新型抑制剂的类型、发展现状、抑制机理和常用抑制剂的合成及新型抑制剂的结合使用,并指出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表明 ,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加快水合物的形成和提高水合物的储气质量。在水合物形成体系实验中 ,添加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 .结果发现 ,合成天然气 (甲烷、乙烷和丙烷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92 .0 5 %、4.96%和 2 .99% )在无搅拌 (即静止 )的系统中可快速形成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水合物的储气能力。对水合物储气而言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 ,使水合物的储气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