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图书馆界在1991年出版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下称儿版),目的是方便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使用。但是十几年来,无论是自愿或不自愿采用的中小学图书馆,都觉得使用过程并不尽人意,使用结果并不理想。笔者粗略浏览了有关“儿  相似文献   

2.
“中国时代表”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该《分类法》先后在1991年的5月和1998年的8月出版了第一版和第二版。以下分别简称为“一版”和“二版”)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一个通用复分表。那么,经过“二版”  相似文献   

3.
世界地区表是各种分类标引工具中使用频次很高的一种通用辅助表。因此,它的编制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中的使用,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时隔7年重新修订后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下称《少图版》)第2版的世界地区表有哪些新的变化呢?是否达到人们寄予厚望的修订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多数中学图书馆图书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以下简称《中小学版》)分类。本校图书馆早就按《中小学版》分类,在分类中对G633和G634两大类目设置有一些想法,提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时代表”是《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该《分类法》先后在1991年的5月1998年的8月出版了第一版和第二版和于2004年3月出版的《中国少年儿童文献分类主题词表》(“第一表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亦称《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的第三版),下称“一版”、“二版”和“三版”]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一个通用复分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笔者在我国一些中小学讲授图书馆基础知识课时,同行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般简称“中图法”)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本文简称“儿版”)究竟哪个更适合中小学图书馆? 从1994年起,就有好几位图书馆同行在本刊发表文章对“儿  相似文献   

7.
为尽快做好《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以下简称《中图法(少图版)》)的修订工作,在文化部图书馆司、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及《中图法》编委会的直接关怀下,1997年10月6日于贵阳召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下称《少图版》)的类目复分组号加“0”,在《少图版》分类标引中不易把握、频出差错。故将《少图版》的类目复分组号加“0”问题,加以分析梳理,以便操作。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在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分类标引“112中国文学作品综合集”有关类目的文献时(下称《少图法》,因为《少图法》第1版和第2版在该类目的设置及使用方法上完全一致,故这里不再区分具体版次,而用《少图法》笼统代表之),由于对某些类目涵义理解上的差异而导致同类文献归类分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归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史类标引刍议石晓琴6中国图书赠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9)第三版较第二版而言,其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都有明显增强.它彻底清除了第二版中某些带有左倾路线痕迹的类目,改变了按政治观点区分类目的做法,从而将思想性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1971年2月初版到1999年刊行第四版,为规范、统一中国的图书分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自1971年后已大多逐步接受、使用《中图法》。1998年本馆在协助一些中、小学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时,也对《中图法》的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将这些想法总结、归纳如下,与该版的编委及用户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2.
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第3期刘少武老师〈《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传记文献分类概说〉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很受教益。但是,笔者觉得刘文有美中不足之处,特冒昧提出来,不知当否。 其一。笔者认为既然谈的  相似文献   

13.
传记文献是收藏和利用的重点、热点,也是分类实践中的难点。正因如此,有关传记文献的分类标引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修订后的《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第二版》(下简称《二版》)的K81传记类表在保持原有体系结构和标记符号的前提下,通过修订规范类名,增加注释等改进措施扩大了类目外延,充实明确了类目内涵,使得原先难以归类的文献,都能在《二版》找到相应位置。说明经过大幅度修订后的传记类目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在此,仅就个  相似文献   

14.
《中图法》第三版自1990年2月出版至今已整整10年,这期间,我国的科技技术、社会经济、信息文献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中图法》三版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时隔九年,《中图法》四版终于出版了,新版《中图法》将原《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与《资料法》合并编排,书名也相应地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图法》借鉴《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方式,在类表中利用加号“+”和注释来区分图书和资料的类分。合并后的《中图法》更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更加灵活地选择标引深度,也有利于用户根据更加详…  相似文献   

15.
类目注释文字是图书分类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分类人员正确地理解图书分类法,明确类目的含义,保证图书资料归类的准确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或三版)较之《中图法》二版,不但删除、修正了一些立类不当、类目重复和不够完善的类目,而且扩展、增加、补充了许多新类目,尤其是注释的增补、删改、包括标记符号的创新运用,使《中图法》增强了使用活力,也拓宽了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规定精神,编制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学校图书馆使用本》,突破了传统分类使用本的编制方法,把分类过程中的诸多程序事先设计完成,用具体的组号结果体现各种分类原则和规定细则。这个使用本在大连市中小学图书馆中的应用,不仅使图书分类工作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也给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但是,《中图法》有多种版本。它既有在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号码配备和类号含义都保持一致的《中图法》和系列版本《中图法》(简本),又有在分类标准、列类体系、分类次序及其类号含义上与母法有很多不一致的《中图法》(以下简称“少图版”)。出版一部《中图法》(少图版)本来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界所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我国图书馆界出版了适用于各类型儿童图书馆的专门性分类法——《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以下简称《少图法》)。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我们觉得《少图法》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一、《少图法》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例举 《少图法》坚持了《中图法》的编制思想和编制原则,但却突出了其专门类分童馆馆藏普及型文献的个性特点。《少图法》与《中图  相似文献   

19.
邓新龙 《考试周刊》2013,(29):173-174
随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正式出版,各图书馆都面临《中图法》(第4版)向《中图法》(第5版)过渡的问题。怎样完成新旧版本使用的顺利过渡而又尽可能不影响读者查找图书,成为各图书馆编目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对类号改变产生的5种情况的分析研究,制定工作细则,实现了两个版本之间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和馆员素质要求有一部适合其工作特点的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学校图书馆使用本》对中小学图书馆分类工作来说是一部比较适用的分类使用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