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尽管膝关节外伤会增加患膝关节关节炎的危险性,但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在其一生中坚持进行有规律地运动所带来的膝关节磨耗和磨损并不会加重关节损伤的程度。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许多健康专家建议人们经常进行有规律地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出现严重的疾病,如心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也是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在参与人体的运动过程中,传递负载,保存动量,还能为腿的活动提供力偶。因此它的广泛的活动范围和坚固的稳定性,决定其在生物学分析方面有其重要的意义。本化谨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膝关节的受力和运动,并为此建立一个力学模型,提出计算方法;此外,还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膝关节运动创伤的形成加以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 膝关节是人体全身最大的关节,其结构也最复杂。运动时膝关节为适应动作的需要,承受的外力复杂且多样。一但因受力使其运动幅度超出解剖学活动范围,即可造成关节损伤。因此了解和熟悉膝关节的结构特点及运动规律很有必要,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减少运动损伤。 一、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 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腓骨未参与膝关节的构成。由于重力作用,股骨和胫骨的内外侧髁特别宽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在膝关节的前方,有股四头肌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教师手扶膝关节,作半屈位的绕环运动,学生跟着练习。由于教师没有向学生说明活动这个关节所要注意的事项,结果,学生以为绕环幅度越大越能活动开膝关节,却不知,绕环幅度越大,对关节的损伤也越大。膝关节不是双轴关节,不能作旋转运动。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决定它只能作屈伸运动。由于膝关节有其自身的解剖特性,决定它在半屈位可以作轻微的旋转动作。它的关节囊较为松驰,关节两侧附有侧副韧带,伸膝时侧副韧带紧张。起加固稳定膝关节的作用;而半屈位时,侧副韧带松驰,只能允许胫骨作少许旋内、旋外运动,不能作大幅度的绕环运动。否则,胫骨的上关节窝和股骨的下关节面会不同程度地对半月板产生挤压,关节的韧带组织也会受到轻度挤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是人体中重要活动关节之一,是负重大、运劝量大的关节,主要进行屈伸运动。体育运动过程中,无论是以健身为目的的保健体育,还是以取胜为目的的竞技体育,都不能忽视与膝关节相关的问题:合理的锻炼不仅能减少膝关节运劝损伤的发生,还能延缓膝关节衰老,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6.
探求鞭腿技术击打不同类型目标时因动作运用不当可能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对1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进行空击、击打脚靶、沙包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鞭腿动作划分为3个时刻、2个时段,对其在各时刻的动作速度、作用腿膝关节角度、角速度、力矩等运用VICON Nexus和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作用腿膝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回旋角度和角速度以及关节力矩等各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空击技术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慢,击打时段膝关节角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加速并过度伸展状态;击打脚靶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伸展运动状态;击打沙包类型膝关节的各项力矩相对较大,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反方向运动状态。鞭腿的3种击打类型均存在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建议运动员在训练和实战时遵循鞭腿技术动作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膝关节由股、胫、髌、腓骨构成。膝关节的主要功能为屈伸 运动,在半屈或屈90°时有轻微的旋转运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内、外侧副韧带,前、后十字韧带以及内、外半月板等结构,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图1、膝关节的结构;图2右膝关节半月板)。膝关节的任何组成成分的损害,都会影响膝关节的整体功能。膝关节特别易损伤  相似文献   

8.
为预防鞭腿技术动作运用不规范对支撑腿膝关节造成的运动损伤,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与Polygon分析软件,对鞭腿击打3种不同类型目标研究表明:支撑腿膝关节的外展内收、回旋角度、回旋角速度及回旋力矩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击打沙包时,支撑腿膝关节外展内收、大幅度回旋运动导致角速度方向快速变化;支撑脚触及测力台的峰值地反力瞬间到作用腿击打目标物瞬间,支撑腿的膝关节角度快速内收、外旋运动,因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导致膝关节运动速度减慢、外旋角度减小、关节力矩加大,导致支撑腿膝关节部位上下扭转,成为支撑腿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武小路 《中华武术》2013,(12):57-58
在身体的运动功能中及身体承受压力方面膝关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了运动原理的相关机制,结合运动创伤发生的特点,以田径训练中出现的运动创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一、膝关节结构特征主要结构为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关节面,前后十字韧带、胫骨内侧韧带、腓骨外侧韧带、关节囊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囊较薄而松弛,附着于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加固。前方的叫髌韧带,是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从髌骨下端延伸至胫骨粗隆,在髌韧带的两侧,  相似文献   

10.
了解人体各个关节的运动幅度(即活动范围),不仅在治疗骨关节疾病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体育运动方面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在治疗骨关节疾病时,经常遇到伴有关节机能障碍的情况。医生掌握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运动幅度),对鉴别关节的机能障碍程度和对症施医,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教练员与运动员如  相似文献   

11.
<正>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耐受性和协调性较差,多因其肌肉、韧带力量较弱,关节稳定性差,不能负担较大的运动负荷;再加上动作技术不熟练没有参加系统的训练,如果运动中的身体姿势不正确,或者变换步伐不得当时,都容易引起关节的损伤,特别是膝关节。膝关节由软骨、韧带、含有润滑液的关节囊组成,关节软骨为关节表面的薄层透明软骨,表面光滑,可减小关节运动时的摩擦力。关节软骨含水约80%,固体胶原、蛋白聚糖及其他约  相似文献   

12.
李强 《体育世界》2007,(1):45-47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它在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在武术套路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膝关节损伤后,往往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缩短运动寿命。为此,本文通过对体院武术系武术套路运动员调查分析,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的原因、机理及其特征,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它位于大、小腿之间,在股四头肌内,参加构成膝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都必须膝关节参与活动。髌骨随着膝关节的运动可做上下滑和左右移动。髌骨虽小,但在体育运动中作用很多。一,起保护膝关节的作用。髌骨的后面贴着股骨下端的前面,它能保护股骨的关节软骨面,即在体育运动中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二、能限制膝关节的某些运动。在膝关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田径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大多发生于运动员的骨骼连结系统——关节,主要是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和手腕,据统计,这些损伤占爆发力运动中所发生的运动损伤总数的56.4%。 运动病理家的统计表明:最常见的是膝关节损伤,而肌肉软组织损伤是其次,慢性的关节和骨骼创伤在脊柱和髋部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较为常见的病症。膝关节滑膜炎一般发生在滑膜与软骨边缘的连接处。滑膜是膝关节囊的深层组织,属于关节的辅助结构,分泌滑液,润滑关节面,以利于关节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早在1897年Sutton曾提出人类膝关节半月板是腿部肌肉在关节内起点的残余,没有功能。六十年代以来,许多作者对半月板的生物化学、组织化学以及生物力学等作了许多实验性研究,发现它在运动中,有吸收震荡、帮助分散关节面滑液,促进润滑作用,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支撑和传递负荷的重要功能以及对膝关节屈伸动作的稳定作用。这与半月板结构特征的物质基础——半月板的生物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运动中适应性变化特征是分不开的。半月板的胶原蛋白、类型与分布Adams等(1981)及Eyre等(1983)分别对哺乳动物膝关节半月板作生物化学分析,其结果一致。即:半月板中胶原主要组成于Ⅰ型胶原(~98%)和Ⅲ型胶原(<10%),与关节软骨主要含Ⅱ型胶原不同,这种独特的胶原组合,似为纤维软骨的鉴别特征,而小胶原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柔韧素质及其重要价值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做为人体基本运动素质之一,柔韧素质的好坏,亦即关节运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肌肉韧带伸展幅度的大小,对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1.良好发展的柔韧素质是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基础。无论从事哪一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和竞赛,都必须按规则要求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没有相应的柔韧素质的保证,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特别是对于要求人体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运动项目就更是如此。腰、腿各关节柔韧性差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做不出高质量的“踹燕”,膝关节韧带及腿后群肌肉柔韧性不好的跳水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辽宁省排球队女运动员下肢急停纵跳落地时的力矩和最大关节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对有膝关节损伤的排球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方法:以14名辽宁省排球队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运动员分为两组,其中无伤组8人,损伤组6人,采用三维测力平台和红外光电运动捕捉系统,记录受试者在完成急停纵跳动作落地时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力矩以及最大关节角度数据。结果:在急停纵跳落地时,损伤膝关节的旋转、收展力矩大于无伤组,屈伸力矩小于无伤组,损伤组的髋关节的屈伸、收展、旋转力矩均大于无伤组;损伤组的踝关节旋转力矩小于无伤组,收展力矩和屈伸力矩大于无伤组。损伤组的踝关节在屈伸、收展和旋转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大于无伤组;损伤组的膝关节在屈伸和收展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大于无伤组,旋转时小于无伤组;损伤的髋关节屈伸和收展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大于无伤组,髋关节旋转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左侧小于无伤组,右侧大于无伤组。结论: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完成急停纵跳动作落地时,通过代偿性改变增大髋关节力矩、增加膝关节旋转和收展力矩,增大踝关节收展和屈伸力矩,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在屈伸和收展时活动角度,增加膝关节屈伸和收展时活动角度来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女子手球运动员前十字韧带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前十字韧带的损伤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起跳高度、运动方向及关节承担身体重量有关。建议在训练中尽可能地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承受重量,在比赛中应避免膝关节侧向移动范围过大和急速旋转膝关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两关节之间连续相对相位作为评价协调性特征的指标,并通过对比运动员和普通人在常速跑和最大速度跑时协调性特征的差异,明确下肢关节协调性特征在不同跑速之间的变化,并确定运动水平对协调性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32名男性大学生(运动员和普通人各16名)为受试者。使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分别采集受试者在3 m/s,5 m/s和最大速度跑时的运动学数据,计算每名受试者在跑步支撑期同侧关节相对相位和双侧关节相对相位,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不同运动水平和速度跑步时协调性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随着跑速增加,同侧关节和双侧关节的相对相位均发生改变,同侧膝踝关节相对相位减小,髋膝关节相对相位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双侧髋关节相对相位增加,膝关节相对相位增加,而踝关节相对相位减小。运动水平对下肢关节相对相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最大速度跑,对常速跑的影响不大。结论:随着跑速的增加,动作控制策略表现为远端关节相对相位减小,提示在维持步态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而近端环节则主要与动作速度增加有关。运动员在常速运动中的动作控制策略与普通人一致,但是在需要发挥最大能力的运动中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