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 《出版参考》2008,(10):8-10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多家出版发行集团都公开声称打算采用各种方式上市,还有许多出版集团在默默运作,暗中发力,为能早日上市做准备。另一方面各种对出版集团上市的议论风生水起。有人认为出版集团并不缺钱没必要上市;有人认为出版产业利润增长乏力,是微利企业,上市后无法回报股民;有人认为出版业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赚钱,有人认为出版集团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上市;有人认为并不一定做大做强才能赢利,小而强照样能赢利;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市场主体,改变当前出版集团政企不分的现状;还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是好吃难消化,出版集团融来的资金只能用于主业发展,而且财务必须透明,这对出版集团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到底哪种说法更有道理?出版集团该不该上市,出版集团上市需要做哪些准备,出版集团上市后该干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请教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性的金融海啸袭击下,各地出版集团上市的热情依然如火如荼,对此现象业内外却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整个股市一败涂地,还谈什么上市,上市也很难募集到资金;有人认为,我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要将手中的利润分给别人呢?全世界不是还有很优秀的出版企业没有上市吗?也有人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是我国出版集团上市的热潮期,先后有5家出版集团登陆股票市场实现上市.公开上市是出版集团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从出版企业上市利弊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出版集团的现状,并对出版集团的融资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苗 《出版广角》2013,(17):78-79
我国出版产业上市工作持续多年,业界对上市后的出版集团更多关注的是GDP与企业发展,而忽略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上市企业,其控股人出版集团与被投资方上市公司的微妙关系。为了能够保证上市出版集团的长远发展,出版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应从建立有效股权结构、协调上市公司与出版集团产业发展定位、共建价值标杆等方面着手规范二者关系,以确保出版集团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出版集团纷纷组建,改制上市方兴未艾,出版传媒业受到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从相关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传统书业日渐式微,仅靠品种的扩张在市场上勉力支撑;数字出版等新型出版方式仍在襁褓中孕育,未成气候。那么,出版集团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于何处?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出版企业上市,一则可以通过融资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并购中小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合资企业等行为提供金融支持,二则出版企业上市从某种意义上为出版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性,上市后的出版集团可以通过交换股权等方式和其他行业合作,既有助于规避政策、行业、地域等壁垒,又能以较低成本实现出版集团的迅速壮大和立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2008年,对于中国出版业和江西出版集团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七大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中央高度关注出版产业发展和出版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第一次明确内容产业可以上市,并给予优惠政策;第一次明确国有企业可以参股出版企业,各出版集团纷纷寻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第一次由中宣部牵头评选、国家财政重点扶持文化企业30强,其中包括出版企业10强。这些都是利好政策,也是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辽宁出版传媒成功上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将陆续上市,深圳发行集团进入上游出版领域,江西出版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兼并重组中央级出版社等消息不断传来,回首近  相似文献   

9.
经营     
山东四大传媒公司集中改制 目标齐指上市;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深化改革和战略重组;湖南出版集团获100亿元授信 上市并购成下阶段目标;我国已批准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企业30家;新浪与微软签中文对联生成器许可协议.  相似文献   

10.
推进出版集团整体上市是现阶段我国出版集团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近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2012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将深入进行,在推进报刊改革的同时,还将推动出版传媒企业的集团化建设和上市融资.[1]对于准备上市的出版单位,如何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模式成为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将现有我国出版集团上市模式进行归类梳理,以期为未上市出版集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出版集团上市热潮在最近几年内会不断升温,这是中国出版产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出版集团改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迅速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除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2019年出版上市企业发展的质量,文章选取了14家中央及地方国有出版集团控股的A股出版上市企业,分析其2019年资产、收益的规模和质量,以及主业质量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情况, 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影响出版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出版业在经历了市场化、集团化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出版集团开始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上市融资。上市是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推动出版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制度,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且有助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书业行知录》这本集子,主要收录了我2008年以来研究出版工作的文章。2008年以来,中国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除了少数出版单位,整个出版行业,都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二是全国各省市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出版单位全部实行管办分离,成立了若干家出版集团和报刊集团;三是部分出版集团将主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四是对民  相似文献   

15.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  相似文献   

16.
白冰是著名的选题策划人,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管理者。白冰对出版集团上市的看法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文心:出版集团上市是目前热门的话题,中国出版业必须走上市这条路吗?白冰:中国出版业发展必然要经过三个阶段,产品经营阶段、品牌运营阶段和资本运作阶段。资本运作应该说是一  相似文献   

17.
张倩 《出版参考》2009,(13):1-1
近年来个别出版集团为了做大做强,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以致有人认为产业规模虽然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却没有明显提高。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多元化经营的内涵是什么,出版集团该如何进行多元化经营?笔者拟对此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8.
《书业行知录》这本集子,主要收录了我2008年以来研究出版工作的文章. 2008年以来,中国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除了少数出版单位,整个出版行业,都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二是全国各省市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出版单位全部实行管办分离,成立了若干家出版集团和报刊集团;三是部分出版集团将主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四是对民营书业的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发生重大的变化;五是出版"走出去"得到高度重视,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业中已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六是出版产业升级转型,数字化出版在与传统纸介质出版的竞合中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上市的多数传媒集团业绩表现乏善可陈,有的还弊案缠身。我们认为,这种状况源于中国出版业的特殊性,出版集团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内生矛盾的困扰,包括宏观政策目标与微观企业目标之间的矛盾、内容管理与公司制运作之间的矛盾、上市公司的普遍要求与出版集团自身素质之间的矛盾等,正是这些矛盾影响了传媒企业的上市进程和业绩表现。只有正视这些矛盾,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克服,才能确保出版集团上市工作的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文心:出版集团上市是目前热门的话题,中国出版业必须走上市这条路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