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作为曾经为中国出版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国有出版企业,在这轮国有与民营及股份制企业的博弈中,已经在某些方面明显表现出自身的劣势.我们是视而不见还是努力改革发展,这是不窖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直认为,夏天是春天前世的眼神,深邃旷远的视线之外,总是漂浮着少时流年的细密光影,缱绻,浓烈,挥之不去。然而,那些明媚的记忆大多萌发在晴朗的夏夜,盛开在星星和月亮的周围。  相似文献   
4.
周百义 《出版参考》2010,(31):14-15
出版集团既要充分挖掘业已积累的传媒资源,又要遵循新兴媒体的市场运行规律,进而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数字传播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现状与沿革轨迹的数字化升级路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出版集团新媒体运营战略.  相似文献   
5.
知道《出版广角》,我还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任上。那时,《出版广角》经常在全国分片举行论坛。论坛邀请全国出版界的部分人士聚集一起,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纵论出版大势。这种论坛,我参加了两次,一次在南昌,一次在南京。  相似文献   
6.
我迟迟没有写下这些总结回顾的文字,皆因为怯于面对这套并不丰盈的“文存”.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我那恍在眼前却又分明逝去的日子,就在这一字一句的接力中,化为了昨日的晨露.我似乎不敢想象,我已经到了倚门而立,细数过往的年龄了.我也感到惶惶,挑来选去,能让自己满意的文字,就是这百余万字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创意的自由展现,法律是规则的逻辑表达,艺术法则将两者相融,以助力艺术更好发展.那么,何谓"艺术法"?"艺术法"(Art Law)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艺术巅峰时期,以艺术为客体的物权法、债法以及继承法等被纳入优士丁尼罗马法.随着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艺术投资热潮的兴起,艺术法逐渐成为规范特定艺术作品与特定艺术创作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相关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的"总和".由于艺术法涉及领域之广泛,所涉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问题难以通过某一专门单行法来解决,尤其在当前国际艺术市场日趋繁荣以及艺术品市场化、财产化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艺术法则逐渐成为各国调整以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为保护客体的特殊法律部门,是极具文化学术研究意义与现实探索价值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艺社独立建制 在新时期出版工作的历程中,1979年12月的长沙会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周百义 《出版参考》2017,(12):26-2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世纪80年代伊始,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岳麓书社为代表的出版社抢救性地系统整理了一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解决了因“文革”而造成的书荒,掀起了出版界的第一次传统文化图书出版热.第二次传统文化图书出版热是时隔数年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带动下而形成的.其中于丹《<论语>心得》先后销售数百万册,创下传统文化图书走进读者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鉴于阅读现状,社会上有一种呼声,强调读书要远离平庸,提倡阅读经典.其因有二 :一是图书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要注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则无论高层还是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快餐化阅读带来的弊端.对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接受腾讯网采访时曾指出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他呼吁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要从阅读经典开始,认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建设的大事.要通过对经典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与理解,国人从中了解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优秀成果,体味人类文化与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