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在哪里,梦就在哪里。——题记她有漆黑的眸,很漂亮,却常有一丝抹不去的忧伤。  相似文献   

2.
桥·弓·母亲     
在我心中,有三件事物具有相同的外形——桥、弓和母亲。 当我伫立在岸边,面对宽阔的河面,我忧愁,我惶恐。忽然我看见了希望,她横卧在河面上,默默无声地承载着上面的行人。没错,是桥。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重要的女诗人,她一生创作一千七百多首诗,却未能活着看到自己的成功,她的诗具有惊人的完整和独创性。她一生遭受多次打击却不屈从于命运摆布,她性格孤僻,深居简出,但观察敏锐、细腻和独特,“大自然”、“死亡”、“永恒”是她所喜爱的主题。本文主要分为下列三个部分:一、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平及其局限性;二、艾米莉诗歌的写作特点:三、对艾米莉几首诗歌的评析。  相似文献   

4.
努拉·尼·古诺是当代专用爱尔兰语(凯尔特语/盖尔语)创作并专注本土文化的爱尔兰诗人中声名卓著的一位。她在现代诗歌创作中重振爱尔兰语的成就,倍受褒扬。本文旨在简介诗人努拉·尼·古诺并分析她诗歌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房小栋 《考试周刊》2013,(24):11-11
《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诗篇中,她的形象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人生境况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形象特征。本文主要论述了她在恋爱、婚姻、弃妇这三个人生阶段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艾米丽·狄金森都被学界认为是一个归隐的学者.也有人批评她忽视了同时代的新闻,认为她写的诗都只是琐碎小事.事实上,如果细读她的诗歌,不难发现,世事和社会的变迁都未逃过她敏锐的视觉.例如,她以独特的视角写死亡.她写爱的成长、燃烧、消亡.她把大自然描写地惟妙惟肖,触及深刻的哲学.本文主要分析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以期从她的经验中获得对死亡、世界和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艾薇菊·丹提卡是当代加勒比海美籍黑人女作家,其处女作《息·望·忆》是一部展现了海地女性的血与泪的创伤小说.本文从马汀所遭受的个人创伤和集体创伤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幼年甘蔗林的噩梦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女儿的背叛再次将她推进痛苦的深渊;另一方面,杜瓦利艾政府的专制统治和父权文化压制着海地女人,而流亡在外的海地女性遭受着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8.
秋水·晨曦     
蔡雨桐 《红领巾》2010,(2):38-38
露珠滑过树叶,滴落在手心,清凉、精致。秋姑娘在做最后的努力,她不想悄悄地走,她要卷走最后一丝温暖,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虽然远离尘嚣,但是对于影响了美国社会和历史的南北战争并非是漠不关心的,她在书信和诗歌中多次流露出她对战争的关注。南北战争也给了她很多的诗歌灵感,影响了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0.
黑莲·轮回     
她无法拒绝季节的到来,如同无法拒绝他无声地潜入她的心思,飘渺的绿翰,浸醉了夏天的蓓蕾,开成了娇媚的颜色。  相似文献   

11.
《太原大学学报》2020,(3):65-72
二十世纪末,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慢慢走出历史舞台,以揭露社会现实为己任的戈迪默的创作也开始转向精神层面。她在精神层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通过宗教来审视现实。在中后期小说中,她在预设前提的条件下肯定了宗教仪式对于强化群体认同感的重要性的同时,强烈批判了宗教文化的排他性和虚幻性。然而,她的批判并非针对宗教本身,而是借批判宗教,批判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对他国文化的侵蚀。据此,她以伊斯兰教为例,倡导宗教文化多元化来对抗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2.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著名的美国诗人之一,她一生中共创作了500多首自然诗。她的自然诗具有独特的风格,充分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关心和喜爱以及她作为女性对两性关系的独立思考。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剖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以揭示她的自然诗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以及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怀念·爱     
鼻子一酸,我的泪就掉了下来,就那么忍不住地掉了下来……几秒钟前,我还是笑着的,笑着向朝我走来的同学打招呼,心里想着她怎么满脸愁容。她说,我奶奶走了。我愣住了,前一秒还在笑着的我愣住了,花了几秒钟我才明白“走了”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擅长以含蓄而迂回的简洁语言传达复杂深邃的思想,自然是她诗歌创作中不变的主题。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主题的诗歌可以分为两大类,展示了对大自然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受超验主义影响,她歌颂赞美大自然,颂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她揭示大自然的敌意,并表现她对自然神秘和强大能力的恐惧和敬畏,探索人与自然的疏离。这个悖论在她不同性质的诗,甚至在同一首诗都有所表现。分析狄金森自然诗中她对自然的态度,探索她的生活和诗歌本质的主题,可以更好的理解狄金森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感恩·回报     
1月8日 晴 她极少和我谈起那事关两条人命的过程.仅有的,也是我仅仅记得的,是她淡然的描述:先是痛苦得快要死过去.再是幸福地重新活过来……  相似文献   

17.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表达了她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一部适合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来评论的经典著作。艾米莉·勃朗特在生态女性主义正式产生之前就在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表现出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具有超前性,值得探讨。她的这种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她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经历,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家庭对她的影响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虽然出身名门却一生过着隐逸的生活,只是早年诗人在阿姆赫斯特学院度过两年的学习生涯,并且在回归故里之前曾来往于霍利克山女子学院,尽管她被当地人认为是很古怪的人,但她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一个喜欢身着白衣、回避访客,最终足不出户的奇女子,所以这样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就更加吸引人们对其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20.
《顽皮娃娃》2011,(28):9-10
把唔西·迪西剪下来,跟着箭头走,带着她到花园里转一转。帮她数一数一共有几朵小雏菊,并把数字描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