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给高校学报的校对工作带来了非常多的困难,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报的质量。这种工作模式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高校学报的质量。对学报编辑来讲,最重要的是寻找到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提高校对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的自然科学版是学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科学论文中图表、公式、符号繁杂,决定了自然科学版校对工作的复杂性,科学规范地做好自然科学版的校对工作,对提高高校学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校学报的校对业务而言,数字出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操作过程的无纸化所导致的不同于传统的校对错误;校对重点已从校异同转为校是非;高校学报大多存在编校合一等情况。高校学报一方面要坚持数字出版时代"内容为王"的理念,一方面要主动采取应对策略,建立严格的校对制度。学报编辑自身也应当重视校对技能、校对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校对工作在书刊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高校学报校对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提高高校学报校对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闻出版署"三审三校"要求,学报将建立校对人员队伍。从编辑转过来的校对人员要打破"编校合一"的思维,熟知校对要求,培养校对思维,抓住校对重点,与编辑一起促进学报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6.
校对工作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学报的质量和形象。校对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校对者的知识、经验、校对技巧密切相关。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从事学报编辑、校对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搞好校对工作,提高高校学报质量谈谈个人看法。一、学报的特点及校对要求1.科学性、实用性强。高校学报是最新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体,它所传播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观点,交流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将直接或间接参与科研、生产等经济建设主战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科学严肃性。医学类学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尤为重要,编校…  相似文献   

7.
对编辑加工和校对在高校学报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简要分析,对编辑加工和校对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编辑加工是校对工作的第一关,编辑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校对工作的效率;校对是编辑过程的延伸,校对工作做得细致,使整个编辑出版工作锦上添花。编辑加工与校对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报出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高校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互校能有效发挥校对人员素质和能力互补的整体优势,是提高学报编校质量、促进学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多数高校学报实行责任编辑负责制的情况下,只有编辑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浓厚的质量意识,真正从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出发,才能切实提高互校工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校对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学报因其组织结构的特殊性,校对工作也具有模式单一性、内容综合性和侧重点差异性等特点。做好高职院校学报的校对工作,要严格遵守各校次的基本要求,切实把好初校关,灵活运用校对方法,建立健全严密而有效的校对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学报的文化定位来看,学报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报校对工作是一定意义上的再编辑。需要责任心、细致、质疑、判断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文字处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较广博的学识;研究学报校对工作的规律,分析影响校对质量的各种因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提高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