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图教儿歌     
我教小班幼儿学习“小蜻蜒”这首儿歌时,贴出一张背景图,上面画有开阔的天空,一片绿草地,旁边有一个池塘。我边范读“蜻蜓飞得高,天气多么好,白云飘呀飘,太阳眯眯笑。”边在开阔的天空中贴上蜻蜒、白云、太阳。接着我读“蜻蜓飞得低,天气变化了,乌云遮太阳,大雨快来了。”同时在草地上贴蜻蜒,将乌云盖在太阳上,用手势  相似文献   

2.
春游     
三月的山坡 ,桃花开得一片红艳艳的。春风姑娘穿着五彩的衣裙 ,飘进树林 ,兴奋地喊 :“春游去喽———”“等一等 ,我去———”一片桃花瓣从桃树上飘下来 ,随着春风姑娘踏上了新奇的旅程。一只大青蛙刚从泥洞里钻出来 ,正坐在湖边 ,边伸腿脚边揉眼睛。桃花瓣喊 :“朋友 ,睡醒了吗?别忘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呀。”大青蛙咧嘴笑了 ,扑通一声跳进水里 ,一会儿游自由泳 ,一会儿游蛙泳 ,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浪花。“嘻嘻!”桃花瓣开心地笑了。两只燕子停在绿绿的柳树枝上 ,它们在说悄悄话 :“这是主人家吗?怎么院子里没有了高高的天线架?”桃花瓣…  相似文献   

3.
小山坡下,有一棵桃树。春天到了,桃树开花了,小兔、小猫、小狗、小鹿、小熊五个好朋友,一起来看桃花。“桃花好美啊,我们在桃树下安家吧?”小兔说。“好啊!”大家都欢呼起来了。小猫说:“我在桃树的东面造间小屋。”小狗说:“我在桃树的西面造间小屋。”小鹿说:“我在桃树的南面造间小屋。”  相似文献   

4.
某幼儿园小(二)班的窗口对着两棵桃树.只要一打开窗子.师生们就能看到满树桃花绽放的笑脸。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吴老师带着幼儿围在桃花树下,仰头看着满树的桃花。关老师高兴地说:“快看,树上都有什么?漂亮吗?”幼儿大声地说:“是花!”“漂亮!”幼儿的声音虽高,可是,昊老师却没有听到他们兴奋与赞叹的情感。难道那一树的美丽还不能引起他们的悸动吗?于是.吴老师又投入了“十二万分”的激情.赞叹道:“桃花真美呀!你们喜欢吗?”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然而吴老师听出来这只是幼儿平日里模式化的回答习惯,他们依然没有对桃花表现出关注和赞美,也没有提出任何与桃花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午餐这一环节上,针对幼儿吃饭速度、数量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分人定组”实验。 “分人”即班上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明确分工,两位老师分别负责一半幼儿的菜和汤,保育员负责全体幼儿的主食;“定组”即按吃饭速度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位老师负责两组。餐前准备时,吃饭较慢的幼儿可先洗手用餐。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验,有了可喜的成绩。吃饭慢的幼儿是过去养成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现在,老师有针对性地照顾他  相似文献   

6.
小花鸭     
目的:练习走鸭子步,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准备:场地上画两个同一圆心的大、小圆圈,两圈间的距离以幼儿能一次跳到为好。幼儿戴头饰扮小花鸭,手拉手围站在外圈上。玩法:音乐开始,幼儿边唱《小花鸭》歌,边按顺时针方向走“鸭子步”。当唱完“跳进池塘捉鱼虾”  相似文献   

7.
九九桃花开     
今天是九九节气的最后一天,小昭外婆家种的桃树也开花啦!宝宝,快数一数桃树上一共有几朵粉色的桃花、几朵白色的桃花,把你数到的桃花数量用对应数量的圈圈来表示,画在横线上吧!  相似文献   

8.
桃花哪去了     
1.春天,桃树结满了桃花。“多美的桃花呀!”小猪说。 2.过了些日子,小猪又去看桃花,可是,树上的桃花都不见了。 3.小猪忙去问小兔:“你摘桃树上的桃花了吗?”小兔摆摆手说:“我没摘呀。” 4.小猪又去问小猫,小猫摇摇头说:“我也没摘呀。”  相似文献   

9.
周晓庆 《早期教育》2000,(11):28-2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与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 2.学习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尝试创编诗歌,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活动准备 1.“夜晚”情景布置:窗玻璃上贴上“红太阳”,用窗帘遮住。 2.白天(图中有太阳、小鸟、小树、小朋友等)、黑  相似文献   

10.
我哪里错了     
一天,教师组织幼儿到室外合适的场所去贴自制的标记。一路过去,来到操场,木马、滑梯、跷跷板这些幼儿平时喜欢的玩具呈现在眼前。这时,中中控制不住自己,翻身骑到了木马上。教师看见了,说:“中中,下来。”中中无动于衷,教师继续组织幼儿贴标记。其他幼儿看到中中不理会教师的话,仍在骑木马,也开始分心了。后来,丁丁也骑上了木马。队伍慢慢松散,教师生气了,大声说:“中中!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请你回到活动室里去。”边说边把中中从木马上拉下来,并用眼神示意他回活动室去。中中在教师愤怒的言辞声中怯怯地走向活动室。中中一个人在活动室里。…  相似文献   

11.
我在小班的计算教学中,进行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尝试。我是这样复习4以内数数的: 一、重图数数出示一张图片,要幼儿说出图片上各种物体的数量。图片上画有两架飞机、一裸柳树(只画出半棵)、三棵桃树,桃树的两边各有一只熊猫,一大一小,小的蹲在一块石头上玩;池塘里有四只鸭子,一大三小;草地上有四朵花,一朵大,三朵小。我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启发他们尽量使自己的观察与同伴不一样,自己所数的数也与同伴不一样,鼓励幼儿敢于创新。如图上一棵柳树,三棵桃树,也可数成四棵树,一棵柳树只画出半棵,要仔细观察才能回答。又如两只熊猫,也可数成一只大  相似文献   

12.
桃花船     
一条小溪从山间流过,岸边有一棵桃树,桃花开得正盛。一群小蚂蚁在小溪边的青草地上玩,他们看见小猴子坐着小竹排,顺水漂流而下,羡慕极了。“要是我们也能坐上小船,到小溪里去玩一玩,该有多好啊。”一只小蚂蚁说。“可是,我们没有船呀!”另一只小蚂蚁说。就在这时,一片桃花瓣飘飘悠悠、飘飘悠悠地从桃树上落下来,刚好落在小蚂蚁们中间。“啊,这片粉红色的花瓣多像一只美丽的小船啊!”一只小蚂蚁高兴地喊道。“是啊,是啊,它多像一只美丽的小船啊。”所有的小蚂蚁都欢呼起来。可是,一片桃花瓣太小了,坐不  相似文献   

13.
小河边上一树树桃,风儿吹得桃树摇,瓣瓣桃花水上漂。游来几条小鱼儿,吐着一串串水泡泡,尾巴摇摇细细瞧。桃树爷爷轻轻说:“多么美丽的桃花船,可别把它撞翻了!”小鱼小鱼吐泡泡,推着小船往下漂,告诉小朋友—春天已来到。大雨衣一件大雨衣,妈妈和我一起披,·好像鸡妈妈的大翅膀,遮着底下的小小鸡。桃花船(外一首)@蒋应武~~  相似文献   

14.
教师手抱纸娃娃(图一),伴着录音歌曲边唱边表演:“纸娃娃,小妹妹。大眼睛,小嘴巴,你看她呀美不美……”。声音亲切自然,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教师接着把纸娃娃贴在绒布板上说道:“这个娃娃美不美呀?她美在什么地方呀?请小朋友们讲讲。”幼儿甲:“她有大眼睛,小嘴巴。”幼儿乙:“她有黑黑的头发。”幼儿丙:“她还穿着花花的衣服。”师:老师今天请大家也来画一个美丽的纸娃娃,  相似文献   

15.
春天,正当桃花满园、桃树生长旺盛的时候,有些桃树却长得很弱,树干上流出一滴滴“泪珠”,好像在哭一样。这些“泪珠”最初是无色透明的胶点,慢慢变成红褐色的粘稠胶质。这种现象就叫“流胶”。一棵桃树上多的可有几十个到上百个胶点。这样的桃树往往不开花,枝条干枯,会慢慢地死去。  相似文献   

16.
鸭宝宝跳水     
目的通过练习从10~15厘米高处往下跳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环境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一直径约1郾5米的圆。材料10~15厘米高的木块(将几本书用报纸包好即可),小鸭头饰。头饰的做法:用一宽约3厘米、长约50厘米的纸条,按幼儿头围的大小圈起粘好,再用稍厚些的纸画一只可爱的小鸭,将其剪下,贴在圈起的纸环上即可。方法地面上画的圆圈表示池塘,四周放上堆起的几个木块或书本,当做跳台,幼儿戴上头饰当鸭宝宝。妈妈说:“鸭宝宝,今天,妈妈要带你去学习跳水的本领。”让幼儿站在木块上,跳到“池塘”里,自由“划水”;游一会儿后,上岸来,再从另…  相似文献   

17.
白琳 《早期教育》2000,(10):18-18
春天到了,桃树上开满了花朵。小桃树想:“小蜜蜂、啄木鸟、蚯蚓都帮了我的忙,我的花才开得这么美,我要送些礼物给它们。”一阵微风吹来了,小桃树说:“你好,风娃娃,请你把这朵桃花送给小蜜蜂,谢谢它帮我传播花粉,让我的花开得这么美,好吗?”风娃娃说:“好,好。”  相似文献   

18.
<正>一、童话与环境的融合,显现幼儿审美与创造㈠班级环境中渗透童话,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幼儿在童话中常常会发现一些美的东西,会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幻想,进行创造表现。如大班幼儿欣赏童话《桃树下的小白兔》后,每次散步时要求老师带着去欣赏幼儿园里桃树,看风吹花落的样子,捡拾地上的桃花……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幼儿大胆尝试用报纸、小树枝、包花纸等制作了桃树;创编了新的故  相似文献   

19.
花儿朵朵开     
材料:花儿三朵(每花瓣由两种色的植绒纸拼成),贴绒圆点、1-10贴绒数字若干。用途:提供不同水平的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提示: 初级水平:让幼儿在花芯贴上一定数量的圆点,再在两色花瓣上贴出相应分解为两部分的圆点。进出×个圆点可分成×个和×个圆点。(见图1) 中级水平:让幼儿在花芯贴上一个数字,在花瓣上贴出相应分解的两组圆点,能流利地讲出该数的分解与组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要求: 认识数字6;学习6的形成,会按老师的要求数实物。二、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见附图),贴绒教具小蝌蚪6只、小青蛙6只,6的教学卡片一张。三、教学过程: 1.教师边出示背景图边说:“春天来了,小树穿上绿衣裳,美丽的花儿开放了,小池塘里的小蝌蚪正高高兴兴地在水中游来游去。”教师出示5只小蝌蚪后问:“小朋友数一数池塘的水中有几只小蝌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