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校长要心怀感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有的校长强调行政命令,有的强调管理技巧,还有的则强调自身的权威……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我认为,这些答案都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校长的心态问题。人们常说,“成功就是一种心态”。那么,成功的校长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心态?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激”。有一次,教导处给我九位青年教师三年期教学生活的回顾,要求我给他们打分。这是苏州十中的一个优良传统,青年教师人人列入“一、三、五、七”培养计划,一年期、三年期的教师都必须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当时我正为一些事烦恼,只是不经意地随手翻阅。但是,读…  相似文献   

2.
教师A:刘校长,请别见怪,我这人就爱多管闲事。我觉得学校应组织对新上任的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特别是每年从乡下学校新调入的班主任,他们大多都比较年轻,没有经验,对学校情况又不了解,面对县城学校班额大、学生情况复杂、家长要求高,他们真的有些手足无措。教师B:刘校长,我这人心直口快,藏不住事,爱管闲事。我觉得我们学校学生活动缺少有意识的引导,一到课间,学生大多都是乱跑乱跳,追逐吵闹,显得低俗无味,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教师C:刘校长,算我多管闲事。我觉得我们学校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身临其中总感觉缺少那种文化的气息。比如,学校广…  相似文献   

3.
那年,我被安排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实习。那所学校教师紧缺,其中初一(2)班班主任兼语文课的刘老师已生病住院多时,无人接替。我一去,似乎成了救星,令潘校长很兴奋。为解燃眉之急,潘校长立即做我工作,要我代替刘老师带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和语文课。开始我很有顾虑,怕带不好;可在校长的鼓励之下,我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扎根深山     
从教21年,当了20年校长。“官运”如此亨通,倒不是我有什么非凡的才能。我们那所远在桐柏山深处的小学校,早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校长必须由男同志担任。原因有二:一是校长经常下山开会参观学习,女同志来来去去不安全;二是校长还要把一应教学用品扛回学校,女同志没有男同志劲大。我任教的第二个年头,学校8名教师中,竟有7名是女同志,校长当然就非我莫属了。那年我19岁。回顾这些年来的校长生涯,我有三怕。一怕教师。别的学校是教师围绕校长转,我却是巴结教师过日子。山村小学极其清苦的条件是难拴住教师的心的。每期…  相似文献   

5.
周后辉 《教师》2010,(21):27-28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长们无不殚精虑竭,但由于升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这些“灵魂”们备感疲惫。这还不够,最让校长们难以承受的是那一份来自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可以这样说,一所学校教师们的交流很平常,但教师与校长之间交流甚少,致使校长们都很孤独。怎样让这个特殊的群体走出孤独,我想这不仅是对校长个体身心很有益的事,对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应是很有益的。那么怎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6.
张有明 《教师》2011,(13):116-117
真如一位学者所说的“建筑物建立起来以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横梁和钢筋,但是缺少了它们,建筑物将倒塌。”作为一名校长我充分地认识到,教育绝对应该追求真实与有效。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研究。它强调“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县教委在全县抽了8位中小学副校长到厦门市学习。我校刘副校长是其中之一。他学习两个月回来后,给我讲了令他感到意外的毫他们学习两个月,学校几乎没有招待他们一餐饭;区教育局的领导到刘校长取经的学校检查工作,校长为一顿午餐斤斤计较,其言外之意是,检查工作是区教育局分内的事,学校没有招待就餐的责任。沿海地区的学校是不随便招待就餐的,但刘校长等人在厦门工作期间,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对他们都很热情。刘校长最后总结出一条:沿海学校热情不大方。我俩对他们的做法发自内心地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进步啊!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长们无不殚精虑竭,但由于升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这些"灵魂"们备感疲惫.这还不够,最让校长们难以承受的是那一份来自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可以这样说,一所学校教师们的交流很平常,但教师与校长之间交流甚少,致使校长们都很孤独.怎样让这个特殊的群体走出孤独,我想这不仅是对校长个体身心很有益的事,对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应是很有益的.那么怎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9.
我一再地告诉自己,主要是为中小学校长提些建议,但我又不太可能不联系自己的经历,只是尽可能与中小学靠近. "学校姓'学'",这也是一条建议吗?还真可以算一条.原因在于,有时候有的校长也忘记了学校姓"学".其实,这一条的内容还很丰富.学校里的人是学生,教师是学者,校长又叫做学长.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校长跟我说,学校将来一位师范生实习,让我做指导老师。我一愣:这行吗?不免心生担忧。面对这样一位准教师,我该如何把握自己?再说吧!可转眼之间,实习生就来到了学校,来到了我的身边。噢,一个小女孩,书生气十足,很精致很有灵气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里,一校之长与教师的距离有多远?我想到了一位历史人物——近代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他的带领下,清华大学在十年之间从一所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跻身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梅贻琦曾说过一句话:"我当清华大学校长很容易,只不过是给教授们泡泡茶、端端凳子罢了。"不久前,有杂志刊发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的一篇文章——《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柳袁照任职校长十几年,很少在学校大会上作报告,每次大会都是请教师上台发言,开学大会也不例外,一律请教师讲,让教师来布置工作。用柳袁照的话说,学校每个教师都是校长。  相似文献   

12.
“校长校长一校之长”,官本位色彩太浓,不宜滥用;“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过于虚幻神秘,不敢苟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很时髦,但我看未必,问题不那么简单。比较令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校长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师。”这后一个“教师”,不是指那些数理化、文史哲专业的教师,而是一种泛称,就像一位学者眼中的市长:他不一定是位专家,但必须是能够团结专家、发挥专家作用的“专家”。中央提出建设几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号召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一个课题组专门为此作了研究,提出了九项标准。其中,把“名师荟萃”列为第二条,把…  相似文献   

13.
一位校长在离任时动情地说:“当校长十几年,我一直很敬业,早来晚走。不敢说是榜样.但一定是在校时间最长的人;对教师、学生也算很关心,我做了若干我力所能及的事;对领导,我恪守守土有贵,十儿年来未给领导惹乱子。学校平稳发展.没出什么大事.虽说没怎么出彩。也让领导放心。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一个教育代表团去日本,考察了那里的各类学校。当参观了一所郡的中学之后,校长要听听客人的观感。参观者赞扬这所学校环境美,设备好,教学认真。校长却谦逊地表示这些方面都不行,然后,颇为得意地问道:“各位注意到我这所学校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没有?我们的男女教师全都很漂亮!”客人们一想,真的,所有教师无论面貌、衣着、风度都是很漂亮的。于是,主人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艺术是校长的基本功,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需的手段和方式。领导艺术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甚至因人而异,特质鲜明,这也正是领导艺术的魅力所在。那么,作为校长,其领导艺术具有哪些表征呢?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校长的威信很重要,没有威信或威信不高就缺少号召力,学校就缺少凝聚力,教师就缺少向心力。校长的威信不在于能力的大小、才情的高低,而在于他是否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  相似文献   

16.
谁调动谁     
一大学校长访问另一所大学,见这所大学的教师、学生都很上进,很有活力,很有积极性,就问这所大学的校长:“你是怎样调动师生积极性的?”这位被问的校长沉默片刻后答道:“我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前进过程中的旗手,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位校长角色。 一、校长是教师思想的引领者1.用校长的办学思想引领教师的思想。首先,校长要有思想;其次,还要让教师理解、认可校长的思想。作为校长要考虑,我这所学校要做些什么?为什么做?如何才能做好?这样的“WHAT-WHY—HOW”构成了一个解释性框架,这个解释性框架就是校长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能否办好,关键在于这所学校有没有一位好校长。怎样的校长才算好校长呢?我认为:好校长首先要懂管理、会管理,一方面能够充分运用既有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让教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另一方面,校长要充分调动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最近,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校长要"引领教师成长".这个"成长"理所当然地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李镇西校长在一篇博文《要搞真科研》中说:"六年来,学校的各种事务都是书记和副校长们做的,我只做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帮助每一个老师成长.而且我这件事自认为做得不错,很有成就感,因为的确有一大批老师在我的帮助下成长起来了!"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我认为校长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就是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给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从教27年,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成长为校长、教育局副局长,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对我而言,孩子们口中稚嫩的"马老师"和同事们口中亲昵的"老马"才是最美的称呼和最高的褒奖。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幸福。有个场景我终生难忘。我一踏进学校的校门,教师、学生纷纷拥上来,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地问:"校长,您怎么回来了?""校长,您不走了?"我果断地回答他们:"我不走了,留下来陪你们!"瞬间,人群像炸开了锅一样,他们欢呼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