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物之利用“二元体系”包括用益物权和债权利用权。传统理论素来将租赁权定性为债权利用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学界关于租赁权的性质突破了债权的框架.租赁权物权化的声音日趋高涨,本文认为租赁权的性质就是一种物权化的债权,并对完善租赁权体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2.
“租赁权物权化”的学说数百年来一直备受民法学者的青睐,很少有人对其表示怀疑,随着“所有权利用中心论”的发展,该学说逐渐暴露出其理论上的局限性,为纠正“租赁权物权化”学说的本质错误,本文从该学说的缺陷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阐释了租赁权的性质,从而将租赁权还原为物权。  相似文献   

3.
张慧 《河南电大》2009,(4):26-27
物之利用“二元体系”包括用益物权和债权利用权。传统理论素来将租赁权定性为债权利用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学界关于租赁权的性质突破了债权的框架.租赁权物权化的声音日趋高涨,本文认为租赁权的性质就是一种物权化的债权,并对完善租赁权体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4.
租赁权作为一种债权,开始仅具有使用、收益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租赁权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具有了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妨害排除请求权,这使得租赁权具有了物权化的概念."租赁权物权化"受到人们的推崇,成为主流学说.但随着"所有权利用中心论"的发展,该学说逐渐暴露出其理论上的局限性.为纠正"租赁权物权化"学说的本质错误,本文从该学说的缺陷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阐释了租赁权的性质,从而将租赁权还原为物权.  相似文献   

5.
“租赁权物权化”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租赁权物权化”的学说数百年来一直备受民法学者的青睐,很少有人对其表示怀疑。随着“所有权利用中心论”的发展,该学说逐渐暴露出其理论上的局限性。为纠正“租赁权物权化”学说的本质错误,本文从该学说的缺陷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阐释了租赁权的性质,从而将租赁权还原为物权。  相似文献   

6.
建构我国物权登记的效力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体系包括登记的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预告登记的债权物权化效力和权利顺序性效力等,通过分析物权登记所产生的公信力的要件及其法律效果,可为我国立法中完善登记效力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承租人在出租人交付后,占有租赁物期间,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并基于此目的而得以请求出租人修缮租赁物、确保租赁物的安全、质量等,租赁权是一种物权。租赁权是一种支配权,从租赁权行使的目的讲,承租人订立租赁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对租赁物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从而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从租赁权的效力上讲,租赁权具有对抗力,体现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8.
租赁权物权效力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实现对承租人作为“经济弱者”的保护初衷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是求得妥当制度安排的有效保障。我国《合同法》第229条有关此一制度的立法尚存诸多缺陷,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9.
债权与物权在理论上具有明确的界分,但在立法上为了保障某种债权,法律往往赋予其特定的物权效力,这被认为是债权物权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该现象的解读,认为“债权物权化”仅仅是对一种具有物权效力的债权的法律现象的表达,就其本质而言,债权并没有成为物权;同时,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方法论以及制度构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不动产租赁权具有物权的基本属性,首先应在理论上还不动产租赁权为物权性质的本来面目;不动产租赁契约与不动产租赁权具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不动产租赁权是用益物权,是传统民法上之地上权和准物权。不动产租赁权在我国为特别物权,研究不动产租赁权的性质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最主要的是将其与债权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以租赁方式处置原划拨土地 ,在设置承租土地使用权时必须保障有关各方的利益 ,要注意产权设定中的利益协调性、产权变动中的利益平衡性、租金制订的科学性、租金优惠的规范性 .  相似文献   

12.
教育权利实现的基点:教育权利的法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权利实现的基点问题,是教育权利实现研究的前提。我们从权利的基本形态入手,认为教育权利的法定化(法定权利),不能等同于教育权利的实现,但它连接着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教育权利的实现),是对应有权利的再加工,是教育权利实现的保障。教育权利的法定化是教育权利实现研究的基点。  相似文献   

13.
做好学生的维权工作,是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法制化的需要,是实行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决定了人力资本及其产权有着独特的属性,也使得我们仅从经济效率的角度不一定能推出在现代社会里人力资本产权的核心权利——归属权的天然性、不可交易性和普遍性;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即使我们从法律和道义上对此做出规定后,还应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关注人力资本产权各项权能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制度安排有时有悖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5.
由于空间权制度在解决空间利用方面具有的积极意义,美国、日本、瑞士、德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空间权制度,并通过各具特色的制度安排加以规定,这些都对我国的空间权制度的建立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权作为当今世界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本文讨论了近代中国人权演进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羁押制度的人权保障理念入手,在考察世界各国的权利救济制度的同时,分析我国羁押制度中的人权保障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羁押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方法律文化的产物 ,constitutionalcivilrights有其独特的自然法背景。本文通过对西方法律思想史、宪法史和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实务见解的梳理与综合分析 ,认为将constitutionalcivilrights译为“公民权利”属于误读 ,它混淆了依据人的属性和依据公民资格而获得的权利之间的道德区别。应将其译为“私人权利” ,明确这一权利体系的前国家与超国家特征 ,使其区别于实证法律传统之下个人依赖作为政治社会成员资格所享有的公民权利 ,并区分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之间的差异。在法官的解释下 ,constitutionalcivilrights还呈现出开放特性 ,是一个能够感应时代变化的、发展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人权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人权问题的历史实践,中美围饶人权问题的斗争和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引发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民权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实质。在我国,农民权益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保障与增进这一弱势群体权益已成为学界与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中国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以及权益缺失的原因做出思考与分析,并提出了农民维权与增权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