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苏晓莉 《考试周刊》2013,(86):169-169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不仅仅要赏识学生,更要学会通过赏识学生教育学生。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学中教师如何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及在赏识学生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论教育中的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中的惩罚问题一直是教师比较敏感的话题.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到底该不该惩罚学生?"又一次成为教师非常困惑的问题,教育中的不当惩罚现象也使一些教师走入了误区.文章就当今惩罚的现状讨论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剐,提出了教师惩罚学生的底线问题.  相似文献   

3.
常攀攀 《中国教师》2014,(19):32-34
<正>时下,我们均耳闻目睹过这样的事情:父母对孩子过分赏识,导致孩子的"自大"和"自我中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或不足的指正,引发师生关系的紧张;一些孩子将外界的丁点儿批评视为对他们的轻视或嘲弄,哪怕是善意的提醒或是诚挚的关怀,也会自暴自弃,酿成意料之外的悲剧。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出现?对孩子一味的赏识教育是否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全成长?如何才能均衡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一、赏识教育滥用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最佳境界.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对于一些学习困难、有个性或容易犯错的学生,教师更应多一些爱和宽容.那么,教师应怎样赏识每一名学生呢?……  相似文献   

5.
韩彩云 《学子》2013,(10):42
赏识教育是一种欣赏和激进教育,是学生普遍受欢迎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件法宝。通过赏识,学生可以找到自信。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差,更应提倡以赏识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们都有同感,那就是如果你的学生语文基础太差,让他们掌握语文这门语言,达到口、笔头熟练应用真是太难了,硬性地强迫他们开口与你对话那简直是难以上青天,难道他们真的要放弃语文,语文也真的要放弃他们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赏识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实践中,赏识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得到赏识、尊重的渴望和需求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潜力。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教师赏识下树立自信心,不断去探索创新,超越自我呢?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7.
吴强 《教书育人》2007,(3):28-29
晚19:00,老师们按照预定的通知到会议室开会.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关于"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因为经常提到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经常令人感到困惑,赏识的"度"该怎么把握?赏识与惩罚是什么关系?大家都感到有交流讨论,明晰思想的必要,所以安排了这样一次活动,集思广益,研讨一下,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教育最高境界?赏识就是一条唤起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力法宝。近年来,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赏识教育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进庆 《中国教师》2009,(Z1):412-413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倡导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孙静 《中国德育》2006,1(5):75-77
青少年学生模仿力强,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理解,具有强烈的自尊意识和独立的人格追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了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放下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沟通;应当改变观察角度和教育方法,运用激励和赏识的手段去教育学生。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力提倡。然而,赏识教育究竟如何“赏识”?当前的赏识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赏识学生,多给学生赞赏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神奇的作用。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赏识教育却走人了另端,成了纯粹的“表扬”教育。课堂上,“你真棒!”“很了不起!”等赞赏性语言漫天飞,教师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辨真伪,随意评价,课堂严重发烧。  相似文献   

12.
行赏识之法,探管理之道,为什么要赏识?因为赏识是当今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赏识是教师内在的需要。怎样赏识?赏识教师就要欣赏其优点,宽容其缺点,赏识教师,就要以人为本,知人善任,赏识教师就要和激励机制充分结合起来。校长们应该熟知并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多给他们以赏识,为他们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宽敞的平台,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赏识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提倡的一门教育艺术,赏识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法宝。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对赏识教育的片面性理解,使得赏识教育越走越远,为了赏识而赏识,赏识成了目的。一味颂扬会使自我认知扭曲和变形,教育中赏识  相似文献   

14.
时下,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的提法越来越热,社会舆论都在大声疾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以至于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惟恐背上“缺乏职业道德”的罪名。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这并不意味教育手段只能是和风细雨式的。相反,有别于体罚的惩戒如果运用恰当的话,会成为赏识教育的积极补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赏识教育”已成为不少家长和教师竞相采纳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赏识教育”本身固有的种种缺陷以及老师和家长们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的理解,使“赏识教育”日益变形和变味,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困惑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教师运用期待、谅解、赏识、引导、表扬和鼓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怀性的教育语言。利用赏识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爱每一个学生;讲究赏识有度,做到持之以恒;讲究赏识有法,多运用激励性语言。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一个重要教育思想,成功教育的核心是赏识教育,教师的赏识是对学生成功教育的重心。  相似文献   

18.
如何开展有效的评价,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呢?当我面对困惑无从下手时,想到的还是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想学生们需要更多的还是教师的爱、教师的赏识和教师的鼓励。爱心是评价的前提,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赏识是评价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认可;激励是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一名初中班主任来说,不仅要掌握好赏识教育,更要学会如何实施批评教育。在现在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主任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对于这部分问题学生,一味地对其实施赏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适当地对其实施批评教育。批评教育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初中班主任究竟如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实施批评教育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25-26
赏识教育是教育理念,更是教育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