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人们在对某些错误百出的文章或者胡编乱造的所谓作品议论之余,很自然地想到了刊登这些东西的报刊及其编辑。许多精神产品正是经过他们的手才同读者见面的。报刊对于广大的读者和作者,应当敞开大门,尽量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往来,在这中间不应当有什么障碍;但是对于要刊载的文章,却要有选择,有一定标准,并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上的。世界上写什么样文章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语言学家 A.肯伯说,“要让受众接受宣传,你所宣传的东西要为受众所需要,否则就不会在受众身上发生什么反应”。的确,报刊传播的任务最终是要通过受众(即读者)接受来完成的。读者是报刊传播的对象,也是报刊传播过程的终端,如果读者不接受,报刊工作者的一切劳动和物质代价都将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谁把握了读者的需求,谁就拥有了读者;谁拥有了读者,谁就拥有了市场;谁拥有了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冲击下,不少报刊发行量急剧下降。这与报刊对读者研究不充分,缺乏读者意识是很有关系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要赢得最广泛的读者,就必须把倡导读者本位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办报刊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理应成为报刊工作者的永  相似文献   

3.
记得文化大革命前,报刊上出现过一些署名“×××讲”、“×××口述”的文章。近十多年来,这类“口述”文章很少见了。给报刊投稿,不仅仅是有文化和会写文章的人的事,没有文化和不会写文章的人也可以投稿。这些人虽然不会写,但是会讲,他们脑子里装着不少值得见报的好东西。我觉得,作为报刊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应当主动去采访,向他们约稿,把他们的“口述”内容,请人或由自己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发表。那些愿意投“口述”稿的同志,也不妨经常请人记录整理自己的“口述”稿,或者主动去报刊编辑部“口述”自己的文章。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报刊的读者和作者肯定会大大增多。我认为,报刊登载一些“口述”文章,实在有提倡的必要,不知办报刊的同志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4.
时下 ,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 ,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 ,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但什么东西多了都难免鱼龙混杂 ,不少以“萃”名之的专版越来越不“萃”了。有的非但不“萃”,还很芜杂。如果谁想查一些资料 ,到“萃”版上去查某年入选好新闻、优秀言论这类文章一般是要白费力气的。但若是查找稀奇古怪、后来被证明是乱编的假新闻十有八九不会空手。像“山城有了卖报女”、“熊掌风波”、“卖人肉包子”这类假新闻都不只被一家报纸“萃”过。至于哪…  相似文献   

5.
不说做编辑要求知识面宽,要博学,不说少儿报刊的版面比成人报刊的版面要求高、要活泼……单就少儿的语言这一关就很难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编辑内容的语言少儿化问题。因为少儿报刊的作者不全部是小读者,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成人为孩子所写。少儿报刊也是成人为孩子们办的,大人办少儿报刊,心理状态、思维、语言、文字习惯很自然地和小读者有距离。少儿报刊要为少儿服务,取得他们的喜爱,为他们所接受,就需要我们少儿报刊的编辑下功夫研究小读者,接触小读者。必须对少儿的年龄特征、认识能力、阅读心理、语言水平、兴趣爱好等有较为…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学识     
对“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一直以来,有着极好的美誉。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一些编辑改稿,人们开始不敢恭维了。普通作者、读者如此,文坛巨匠也莫例外。张中行老先生就很有感触:“我是专搞文字的,写东西笔误或者有之,写错了则不可能,编辑要改可以,但要和我核...  相似文献   

7.
报刊编辑惯于作无名英雄,极少谈及自己的社会作用。但是,从事物的逻辑上说,只有弄清了编辑的作用及其能动性,才能明确编辑社会责任的重大,认识编辑自身建设的重要。颇为流行的看法是;编辑的作用就是修改作者在事实、逻辑、语言和修辞上的种种错误。若果真如此,在编辑出色地履行了职责后,读者会得到一份没有错误的报刊。但这并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它也是一份平庸无益的报刊。结果是读者徒劳地在其中寻找所需的内容,并在放开它以后为失去的时间而遗憾。改稿的确占去了编辑的大部分时间。但更重要的是,读者能从报刊上看到什么,了解什么,受到什么影响,是由编辑来决定的。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编辑部或编辑都是代表社会、代表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  相似文献   

8.
“新闻标题”是什么?《辞海》说:“新闻标题是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制作标题,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报刊编辑部用标题来概括、评介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9.
办好一份科普报刊,关键在于它的编辑力量。没有编辑工作者的勤奋劳动,报刊是办不出来,也不可能办好的。一本刊物,从选题、组稿到印刷发行,有许多工作环节,大部分是由编辑承担的。没有作家就没有作品,没有编辑就没有一本书、一本刊物。人们说编辑足无名英雄,在书刊上,很少能看到编辑者的名字,然而这样的无名英雄却是我们科普出版工作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编辑同志们应当对于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信心,社会上对于编辑人员的劳动也应当给予适当的估价。  相似文献   

10.
目前,报纸上通讯类文章是数量最大、堆积最普遍的体裁,各种专版、专访无不以通讯的形式面对读者。然而仔细阅读却觉得很多通讯没有通讯的滋味,倒是像小说,或是散文,间或还有些像信息集粹的东西,感觉比较杂乱。在不少人眼里,通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通讯无定章,想写多长写多长,成了对通讯的新定义。也因为“好写”的原因,有些人在材料在手的情况下,究竟是用通讯还是用消息来写都快弄不清楚了。首先,通讯和消息到底有何区别,如何写,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选择用消息还是用通讯也应当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尤其在使用通讯时,应当包含的内容要弄清…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创刊十年了,刊物有如一棵小树苗,多年来经大家培育与环境的磨炼,现在已生机盎然,枝叶茂密,基干粗壮。但它还没有成长为栋梁之材。要生长成栋梁之材,还须大家不断地培育。 这些年里,刊物在风风雨雨中有些什么编辑的特点?又有些什么应该特别记取? 首先,刊物的编者与读者是同一心愿的。《出版参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出版界有关领导和职工。他们大多为高级知识分子,而且平时涉猎的东西很多,知识广泛。对他们来说,一般的东西,是不大想看的。因此,编者要不断揣摩他们的需要,采集的文章与信息,必须适合他们的要求。刊物强调“参考”两字,在内容上平时在大报刊不多见,而对工作、思想又具有启发性的,对问题有独到的见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要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克服一般化。我认为,克服一般化,主要不是政治立场问题,不是什么防“左”防“右”问题。在政治上、立场上,我们的报刊,我们的文章,一般出不了大问题,这有我们的报刊把关甚严、我们的记者编辑有较高政治素质这样的基本方面来做保证;而且,倘若真的在政治立场上出问题,也就不属于一般化不一般化了。“一般化”的突出点在文风。所谓文风上的一般化,就是内容不新鲜、文字不生动、形式不活泼,叫人不爱看。这些东西在计划经  相似文献   

13.
一些报刊的读者对象从报刊名称上就可以一眼看出,这对于读者选择很有益处。可也有些报刊却是大众化的,不少年龄、性别、职业和知识层次的,我们全且把这类报刊称作“大众报刊”或“普及性报刊”。这类报刊除机关单位公订外,更多的是家庭个人私订,读者面很广。以一个家庭而言,有一代、两代、三代  相似文献   

14.
报刊需要好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衡 《传媒》1999,(1):35
现在全国有二千多种报纸,八千多种刊物,每天在读者面前,如过眼云烟,目不暇接。许多东西,看过就忘,记不住,有的也不必要记。不少是信息,只起即时效应。但总有一些好文章让人记住了,它除了信息外,有知识,有思想,有较高的文化含量。我们的报刊,离不开这些好文章,必须花十二分的力量去追求这些好文章。 好文章是报刊生命力旺盛的标志。 报刊如林,靠什么去竞争?靠质量。质量的集中体现是有没有拔尖的文章。这些文章根据报刊的宗旨,一要能代表最高的艺术成果;二要能代表最新思想;三要  相似文献   

15.
粉碎“四人邦”以后,邦风,邦气为之一扫,书刊出版开始出现新面貌,读者爱看的书逐日增多了。但是,长期以来,“四人邦”形式主义的东西沿袭成风,流毒甚广。出版物内容雷同,千篇一律,重复浪费的现象至今仍很严重。一些出版部门习惯于从报刊上找选题,往往报刊上发表一篇什么文章,出版社就竟相出版一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报纸编辑工作有十多年,其间有一些作品先后获中国晚报新闻奖和湖北省新闻奖。自从我到知音杂志社当编辑后,觉得报纸编辑与期刊编辑相互借鉴的地方甚多。《知音》期发行量超过300万份,她能拥有那么大的读者群,关键还是刊物办得好,所以读者爱看。其实.报纸和期刊就编辑工作而言,其本质是一致的,这个本质就是提高编辑质量。我从报纸“转轨”到期刊,对此体会甚深,故浅谈一点拙见。 一是在题材上要推陈出新。 《知音》的编辑总要求是“期期精彩,篇篇可读”,作为编辑压力甚大。如今,报刊如林,哪有那么多精彩的东西提供给读者呢?而成功报刊的关键是在题材上棋高一着、推陈出陈,使读者总感觉到新鲜感。去年7月,我组织到有关换肾的文稿,题材无新鲜可言,但故事十分感人。于是,我们独辟蹊径,把老题材搞出了新花样。首先在“阅读提示”中点出本刊刊发的《亲情溃败时,爱情不言放弃》一文,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平凡农民家庭的亲情故事。其次在文章的情节安排上,重点突出兄弟五人争相换肾的事故,做到以情感人。文章最后以《兄弟们,浩浩荡荡换肾去》为题,作为头条刊发在第9期《知音》上,效果十分理想,读者电话不断,一些肾脏患者家属从西安、郑州来电,表示要向“兄弟们”学习,换肾救亲人。同时《党员文摘》等  相似文献   

17.
在编辑的位子上坐了多年,经常听到通讯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编辑最不欢迎什么样的稿件?”我说,这个问题没有问到点子上,应该问“读者最不喜欢什么样的稿子”。因为,归根结底,稿子是写给读者看的,稿子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其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通讯员不要琢磨编辑的好恶,而应该面对读者,考虑我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事?读者对这些事有没有兴趣?编辑对通讯员稿件的取舍,在一定的程度上,其实是在替读者作选择,读者不喜欢的稿子,编辑是不想用的。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提出写稿的十条忌讳,供通讯员们参考。一忌作工作总结。有些通讯员在报道一个单位、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时,既写各方面的成绩,又总结经验教训,甚至加上今后的打算,把消息写成了工作总结。一般来说,这类稿件新闻性大多不强,很难写的生动活泼。何况这种文章的内容并不  相似文献   

18.
报刊是供人们"看"的,广播则是让人们"听"的."听"与"看"有很大差别.比如说:"住在上海市区的入,困于尘嚣,一到郊坰,便有心旷神怡之感,何况是去龙华呢?"这样一句话,印在纸上一看就明白了,即使象"尘嚣"、"郊坰"等词汇的确切含义不很清楚,查下《辞海》也就明白了.可是,同样这句话,如果是在广播里,就会有不少人听不懂,什么"尘嚣"、"郊坰",有人会连这几个什么字都搞不清楚.我们在广播编辑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报刊上一篇很顺畅、很精彩的东西到了手里,往往要作许多,甚至比较大的改动,然后才能拿去广播,才能使听众听得清楚、满意.这是因为眼  相似文献   

19.
正编辑至少要经常拷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责编的图书在内容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能满足读者?在形式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能打动读者?在营销上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吸引读者?专业的编辑、优秀的编辑经常有一种自虐式的职业拷问——读者凭什么要买我责编的图书?凭什么?是的,现在是买方市场,书店里、网站上各种图书琳琅满  相似文献   

20.
报纸也好,期刊也罢,都要讲求可读性。 道理很简单。报刊送达读者手中,看与不看,全在自愿。这种非强制性精神灌输,决定了报刊必须首先吸引读者,愿意看下去,由入眼到入脑,才能影响其精神世界与活动方式。这个本属常识性的问题,近年来之所以倍受关注,成为新闻出版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盖因在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中,报刊出版业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挑战。如果某家报纸或刊物,可读性不强,恋不住人,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因而根败枝枯叶黄,最终从报刊之林中消亡。 “可读性”是什么?能给这个问题以权威性回答的,当然只能是读者自己。读者是“上帝”,编辑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