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是促进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而且长时间受"应试教育"影响,所以在教育评价实践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如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的功能一直被认为是选拔性的、鉴定性的,因此,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改进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另外,在教育评价实践活动过程中,重视对学的评价,忽视对教的评价;重视评价的指令性,忽视评价的民主性.在评价的方法上,片面强调量化,忽视定性方法等等.阻碍了教育评价效能的发挥,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师评价体系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制度包括了以考核教师资格和能力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和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价制度.现代教师评价应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为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在教师评价中需要对教师专业发展导向的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教师评价中应当通过对教师长期工作的全部表现与实际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衡量,以达到通过评价起到促进教师和学校教育不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走势,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提出发展我国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应注重教育评价理论的基础研究和中国化研究;注重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和决策性功能;注重对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教育评价是伴随着美国20年代的课程改革而诞生的.它强调对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作用,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知价值.在教育设计方面它广泛地设立了学力、智力及人格发展目标;并要求测评具有信度和效度.在中学历史教育评价体系中,应该建立三个评价体系,即学力目标与评价、人格目标与评价、智能目标与评价.本文仅就历史教育中的学力目标的设定方向及评价的一般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是高等教育领域中重要的工作.学生评价作为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应当服从教育评价的本质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坚持评价的本质所决定的方向性要求,又要看到教育规律决定的人才多样化发展的手段性要求.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作未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导致学生评价实践与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评价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教育测量的发展为教育评价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对教育测量的研究和课程改革的实验促使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教育评价的迅速发展,教育评价大发展的十年,教育评价的变革与迅速发展,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姜静 《教师》2009,(14)
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围绕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衡量的一种指标体系.它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技术,判断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本文阐述了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推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科学有效地评价教育质量对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根据其基本思想和适用性分析,将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质量评价,考虑评价过程的随机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尝试构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假设调查结果为例,阐述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过程,并对其进行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当前的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柬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本文试图就教育评价的范围,方法、教育评价系统的结构、教育评价的功能和教育评价结果的反馈几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对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反馈环节,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不仅引导着学生的发展,而且对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的质量都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学生评价问题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了,从单一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发展到了多种评价相结合.但是,高校学生的评价问题,我们一直还在探索中.本文试图从总结高校学生评价的基本问题入手,理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的探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认为目前教育社会评价理论尚不完善,体育教育社会评价尚处于初创阶段。主要表现在:首先理论界还没有给教育社会评价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其次,对教育社会评价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目前主要是对概念、必要性及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触及到如何发展和构建我国教育及体育教育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这一实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闫飞龙 《教育研究》2012,(4):122-127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核心在于权力,拥有评价权力的主体有权要求高等教育实行问责,并对高等教育发展施加影响。每一种类型问责都有其相应的评价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权力的平衡与协调既是权力分配的出发点,又是权力分配的最终归宿。在防止重复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价为基础、以行政性评价为指导、以第三者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自1985年开始至今,其研究成果数量较多,内容较丰富。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成果数量及内容的分析,我们认为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以教育价值观为指导的实践活动。只有认识到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评估方能越行越远。  相似文献   

14.
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高校评价体系工作的开展仅有20余年的历史,由于起步较晚,仍需对高校评价理论与实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评估是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之一,评估组织作为评估活动实施的机构,在高等质量保障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已确立建设高教强省的奋斗目标,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分工明确的网络化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体系,并对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体系中的分工与协作以及组织体系的运行条件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视野下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素质教育思想下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并着重探讨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作用,指出体育教学评价对学校体育工作有导向性功能.通过对体育教学评价现存问题的分析思考,得出在素质教育要求下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评估标准建构是实施元评估的重要基础。为建构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元评估的标准体系,整合国际通行的实用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尺度和中国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尺度,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元分析法,对149名职业教育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国际通用的教育元评估标准与中国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尺度具有内在一致性;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元评估体系是以"过程-结构"为基础,在过程上包括了评估过程的评价设计、评价实施和评价结果三个环节,在结构上包含了不同环节的不同标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国际标准与本土尺度整合的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元评估常模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可以用于学习评价的元评估。  相似文献   

18.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评鉴制度与实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技职教育的评鉴近十年来在台湾倍受重视.多年评鉴的实施,使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在质与量方面确有明显提升,但也反映出评鉴的实施模式与评鉴内容,可能会促使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导向一致化的趋势.尽管台湾高等技职教育采用多元性的评鉴途径,评鉴的效益仍依赖彼此对于评鉴的态度和共识.评鉴应旨在改善高等技职教育的办学品质,而不仅限于行政管理.这些评鉴哲学的具体落实除了有赖评鉴制度和表册的规划之外,更依赖于评鉴委员的共识和精确执行.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教育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吗?(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及学生发展。基于这种立场,本文对现今中小学教育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妨碍学生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即进行了系统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问题之一是,该考评的与不该考评的发生错位,导致教育过程的扭曲与变形;问题之二是,评价的标准、方式不当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与无效;问题之三是,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使用不合理导致评价功能的窄化与异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选择还存在很大问题,包括评价主体单一;社会评价力量薄弱;学校自我评价的功能难以发挥等问题。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选择需要根据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效用性、评价成本、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适宜度等几个方面来确定。根据教育质量的构成和教育主体之间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不同类型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