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一个女孩子喜欢看小说,喜欢写诗,喜欢语文,但就是不喜欢学数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上新换了数学老师,是一位活泼的男老师。老师喜欢讲笑话和故事,他常说一句话:“孩子们,你们累不累?老师有点累了,给你们讲个故事吧,讲完故事,学习就更轻松了。好吗?”同学们会欢快地笑着说:“对,对,太好了。”老师讲完后,同学们会抢着讲,老师兴致勃勃地听。在恰当的时机,老师会说:“好了,孩子们,没来得及讲的让我们下次分享吧,下次有更精彩的。现在继续学习,看谁学得又快又好。”同学们会马上翻开书本,投入到学习中来。小女孩开始喜欢上了数学课,她发现原来数学…  相似文献   

2.
郑广杰 《生活教育》2008,(10):40-40
最近.笔者读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讲过的一个故事.感触颇深。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一位朋友领着孩子让于老师辅导作文。孩子把自己以前写的一本作文递到他手里说:"这是第二本,写得不好.没有一个星,第一本里有两个星。"孩子接着说:"得一颗五角星的作文是最好的,对吗?"朋友一旁插话:"孩子上一次作文得了一颗五角星激动了好几天。"于老师听后.意味深长地对孩子说这本他就不看了.让孩子下次把带  相似文献   

3.
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唐朝有个叫汪伦的人,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特别想和他成为朋友,就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道:"李白先生,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请您到我们这里来玩吧."李白看了信,心想,世上竟有这样好的地方?马上就来了,可李白并没有看到汪伦说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只好如实告诉他说:"李白先生,您可别生气呀,我说的‘十里桃花’就是我们这里有一个桃花潭,要是看桃花,还得到十里以外,‘万家酒店’就是姓万的人开的酒店呀!我这样说,是因为太想见您,太想和您成为朋友了!"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要好的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故事里说的要好的朋友是谁?  相似文献   

4.
2003年第9期<国内外教育文摘>第17页,摘载了一篇董老师的文章,题目为<"零批评"的尴尬>,文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期终考试成绩刚刚出来,一个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满面愁容地诉苦说:"董老师,我的成绩很不理想,无法面对含辛茹苦嗟母改?也对不起您的信任,我心里乱得很……"董老师本想责备他几句,但看到他伤心的目光,转而安慰道:"没关系,谁都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下次再努力吧,我等着你下次考试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您了。"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他提醒我:"那年您教我们初三,您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相似文献   

6.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31):7-I0002
正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一:爱长辈是一种幸福1995年3月6日,张妍同学十分信赖又非常神秘地对魏书生老师说:"老师,我有一件事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张妍转到这个班才半个多月。魏老师通过观察,知道她是个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的孩子。于是,他关心地问:"什么事?""我的亲生母亲患病去世已经多年了。后妈对我很好,就像亲妈一样。您说,我该不该管她叫妈妈?"  相似文献   

7.
"性"是什么     
生物老师最近给同学们讲了有关青春期发育的事--少男少女从哪儿开始发育、月经和遗精是怎么同事……最后,他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请大家想想, "性"是什么?他还说,下一次上课要让同学们来讨论.丽丽第一个反对说:"这多不好意思呀!"志刚也嘀咕: "学习好紧张,说这个干嘛!"老师不同意,还指定丽丽和志刚下次必须发言.  相似文献   

8.
<正>暑假,我看到了一则美丽的教育故事——《爱让我们成就了彼此》,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给了我无尽的启示。故事中的老师面对没有母爱、衣冠不整的男孩是这样做的:她赞叹地戴上男孩送的几颗钻石已经脱落的水钻手链,并洒上了他送的仅剩四分之一的香水。男孩说:"今天您闻起来就像我的妈妈一样,你是我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老师的爱心教育,影响了男孩的一生:当他以优秀的成绩从高中毕业,他说她依然是  相似文献   

9.
爱的位置     
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国王有3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3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戴在头上歌颂您。"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之下的百姓离不开您,让他们明白,是您在支撑着他们。"  相似文献   

10.
桓玮 《初中生》2011,(Z4):61
毕业时,老师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整堂课上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三个问题了。"同学们喊道:"老师,别说是三个,一百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相似文献   

11.
接下来,顾泠沅先生饶有兴致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说:"做教育其实就是讲故事。"还说:"教学研究人员应该多听老师讲教学的故事,教师应该多听学生讲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在讲述与倾听中,我们能受到很多启发,产生教育的灵感。")。他说,在美国,有一位老师带着30名学生去海边游泳。到了海边,老师一声令下:"你们一起往下跳!"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只得了59分.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您就给我的作文多加一分吧,就一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能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自借,是要还利息,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算了."  相似文献   

13.
预支的精彩     
在一次预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张老师是一个教育的“高利贷者”,她通过大胆的“借贷”,使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我还听说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学生杰非常聪明,…  相似文献   

14.
<正>小主持人:老师,您今天要给我们介绍的作家是谁?主讲老师:他叫欧阳山峰,虽然很年轻,写小小说可是一流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一篇小小说《练钢琴的小女孩》。吃过晚饭,艾丽娅到琴房里练曲子,突然听有人敲门。爸爸去开门,见是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就说:"对不起,孩子正在练琴。"艾丽娅听到有人说话,走出来看看,说:"爸爸,我们还是问问他有  相似文献   

15.
老师,谢谢你     
我真想说:“老师,谢谢您!”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拿着试卷,伤心地直流眼泪,这时,老师您走过来,轻轻为我抹去眼泪,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张涵,别哭了,这次没考好,主要是因为你的粗心造成的,下次注意就行了,要敢于面对失败,我相信你能行!”看着您鼓励的目光,我停止了流泪,又充满了信心。最令我难忘的是去年,县里要举行珠算比赛,您给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报了名,当时离比赛还有一个月,在那段时间里,您天天和我们一起练习,给我们设定时间,还要给我们订正,哪怕您病了也照样坚持。半个月过去了,就这样周而复始ONIANZUOWENFUDAO地打算盘,我感…  相似文献   

16.
敬爱的R老师: 谢谢您成了我们的老师! 还记得一年半前的那节社会课.上课了,同学们纷纷猜测今天是谁来给我们上课.您来了!您满面春风,叫了"上课""起立"后,您拿起社会书,用洪亮的声音说:"我姓R,R老师.下面请翻开书,看第一页."  相似文献   

17.
李向林 《宁夏教育》2007,(10):13-14
那天下课后,我正从教室向办公室走,两名女学生从身后追上了我,神色慌张又严肃地对我说:"老师,我们有重要的事情想和您说,您有时间吗?""有时间呀,你们来办公室说吧!"我答道。"不,老师,我们只想和您单独说,出于对您的信任,希望您为我们保  相似文献   

18.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蟛卜—哉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吩,净剩81分。每每读起这个故事,我的心中总是莫名的感动。生命无价,爱有利息。这位老师巧妙地利用了一次教育契机,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对儿童生长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不言放弃     
这学期我又增加了一个教学班,新接的班中有几个十分顽皮的后进生,其中有一个孩子叫小龙,第一次月考他只考了46分。每当他不完成作业或是考不好时,他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下次一定完成作业!""老师我下次一定考及格。"但他有时还是不完成作业,也考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张张贺卡,写着这样的话语:赵老师,您既是我们的朋友,又是我们的妈妈!有些话我们不愿和家长说,但是却愿意和您说!您给我们讲了许多好听的故事,也让我们从故事中明白了许多做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