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这一名称的由来吗?现在我就向你们介绍一下吧!数学,在我国古代叫算术,后来叫算学,又叫数学,近几十年来才统一叫做数学。算术。许慎《说文解字》对“算”这个字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2.
回顾四大战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是数学教学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观点。曾经采取“四大战术”都未完全达到目的。我国以《算学》作为小学课程始于公元一九○二年。晚清,提出算学教学目的要“兼使精细其心思”。民初,提出算术教学目的要“兼使思虑精确”。这就是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但处于“兼使”的地位,目的不明确。四十年代初,旧教育部提出算术教学要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对于当代数学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趋势,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对数学的深入了解,十分有益。 一、数学是什么 要知道数学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趋势,首先应该知道数学是什么。 数学,我国古代叫算术,后来叫算学,以后是算学、数学并用,近几十年来才确定统一叫做数学。 在历史上,对数学有过种种定义,根据恩格斯的论述,较确切的说法是:“数学是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呢?展望八十年代的小学数学教学,将突破“以计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在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培养数学思考能力。一、“三个面向”将促使小学数学教学重点的转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从1902年算起,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清末设《算学》课程,“其要义在使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这是封建社会性质所赋予的教学目的。民国设《算术》课程,仍以“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中之计算能力”为主,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所赋予的教学目的,此时已形成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是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其重要之处就在于建立了数学教育制度。隋代虽然存在的时间较短,却建立了它的最高学府一国子监,并在国子监设立了算学科,首创了高等数学教育机构,设置了“算学博士”“算学助教”,并招收学生进行数学教育。唐代又使数学教育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使用《算经十书》为算学科教材,此种制度影响了宋代及其邻近国家。  相似文献   

6.
“算术”的名称在我国古已有之,“代数”和“几何”则是从西方算书中翻译得来的.从字源上看,“算”的古体之一是“筹”(sudn同算).“筹”下面的“弄”字表示计算之事并非容易,需“常弄而不误”.摆弄这套“笄”需要技术.于是就叫做“算术”.所以古时“算术”的确切含义应该是“运算术”,不像现在那样指一种具体的数学分支.  相似文献   

7.
华衡芳     
中国在清朝后期,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传统数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我国的数学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华衡芳在国家贫穷落后的情况下,毕生致力于科学与教育事业,翻译介绍了大量的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和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华衡芳是江苏金匮县(今无锡)人,生于1833年.他幼年时偶得一本残缺不全的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读而好之”,“不数日而通其术”,从此对算学发生浓厚兴趣,并经常收集、研读算学书籍,这为他后来翻译、撰写数学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59年,由华衡芳著文、近代著名科学家徐寿作图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从“为某些人的算术”转化成“大众算术”的三个主要因素,探讨了从“为某些人的数学”转化成“大众数学”的三个主要条件,论述了实现这一转化的必然性,给出了“大众数学”内容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朱世杰是我国元朝杰出的数学家。13世纪中期,朱世杰出生在燕京(今天的北京),他天资聪慧,少年时便以精于算术而闻名于天下。为了更好地收集整理前人的数学研究成果,朱世杰曾经以数学名家的身份访遍祖国各地,历时20余年。正是这样持之以恒、历尽辛劳的广泛游学,使得朱世杰得以遍访名家,比较完整地继承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和实用算法,并且创造性地给予了发展,写出了《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高质量的数学名著,将我国古代数学推向更高境界,开创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最高峰。《算学启蒙》出版于公元1299年,全书共分为3卷,20门,总计259个问题和相…  相似文献   

10.
“大众数学”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们选择了“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单元进行了改革实验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从“为某些人的算术”转化成“大众算术”的三个主要因素,探讨了“为某些人的数学”转化成“大众数学”的三个主要条件,论述了实现这一转化的必然性,给出了“大众数学”内容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一、“代数”一词是怎样来的?你知道“代数”这个名词是由谁最先提出和使用的吗?这还得从很久以前说起.公元25O年,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家刁藩都发表了《算术》一书,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学符号,当时“代数”这个名词尚未出现,这本《算术》实际上是研究数的运算以及方程的“代数”.中国对代数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早在公元一世纪,我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作《九章算术》中就有一章是专门讲方程的.我国还是提出正负数概念和运算法则最早的国家.到公元10世纪,我国创立了“天元术”,能解较高次的方程.公元830年左右,阿拉伯数学家花拉…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完成了数的基本运算,初步尝试了用代数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优越性.由算术到代数的跨越是数学的一次飞跃,用字母表示数把人们领进了色彩斑斓、充满神奇的数学王国,有人说“算术是智者的游戏,代数是懒人的算术”,这并不是说代数不用脑子,而是说,解决同样难度的问题,代数方法常常比算术方法容易:例如:  相似文献   

14.
所谓智力就是认识力,包括思维力、运算力、推理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诸力的核心,要提高学生智力,必须对创造性思维进行开发和培养。 一、激发兴越,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所谓数学好奇心就是对数学内在规律与优美和谐数学形结合的兴趣,以及寻求对数学解答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始终具有一种永不衰竭的“对数学的渴求”。 介绍数学趣事和数学家对数学奥秘的好奇及中国数学家对人类的贡献用以激发兴趣。如:莱布尼慈认为“伏羲图(八卦)是流传宇宙间科学中最古的纪念物”。他说,中国人千年来不可索解的易象之迷得到了新的数理解释,为此,他写了一篇论文《关于仅用0和1两个记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有其效用及关于据此解释中国伏羲图的探讨》,这说明莱尼慈把伏羲图看作了他的算术进制的极好验证,使他研究了二十六年之久的二进制有了定论。 孙子算经中的“中国剩余定理”,也叫“鬼谷算”、“秦王暗点兵”数学家秦九韶对其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较复杂的问题,可以把它变为一个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这是一个诀窍。我在数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遇到这样一种类型的题,如“甲、乙两数的和为21,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1/5,求这两个数。”这类题用方程解不算难。若用算术方法,则不易理解。算术解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推理支撑着所有的数学思维活动,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数学推理教学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定位不清、认识不全、策略不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探究。一、数学推理的理念演变从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起,推理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纲领性文件中的表述虽有不同,但一直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其概念名词的演变经历了“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到“推理能力”“推理意识”的过程。在历次演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史峰 《数学小灵通》2014,(11):31-33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中被称为"算学"。中国的"算学"曾兴极一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领先世界。  相似文献   

18.
小学五年二期的算术教材,主要包括“公制度量衡”“四則应用題”“几何初步知識”等三个內容。教材中思想內容是很丰富的。現在就如何通过算术数学向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一問題来談谈我的認識和打算。  相似文献   

19.
贵刊在今年第4期(七年级)发表了《数字问题的两类解法》一文,很有启发性,文中介绍了“算术和代数两类解法”,并且指出在数字问题中,“算术解法并不逊色”,的确很有说服力。仔细想来,文中的算术解法主要用了枚举方法,这确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解题方法,也是人们平时在观察、分析、研究数学问题时的一种重要思想.一般说来,当被研究的问题出现多种可能情形时,  相似文献   

20.
算经十书是唐初国子监算学馆中规定为课本的十部算经的总称,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它全面反映了自先秦至唐初我国的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