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讲边画     
我在常识教学中,采用了边讲边画的教法,即我一边讲一边作画,或幼儿讲我画,或幼儿边讲边画。实践证明,这一教法是可行的。边讲边画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常识教学应让幼儿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但有时受条件限制,不能用实物或因实物过小不易观察。有一次我带小班幼儿观察金鱼,由于金鱼太小,小朋友的注意力不稳定,我就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条很大的红金鱼,大家高兴得拍起手来。我请大家说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更喜欢游戏,在游戏中他们更容易掌握知识点.他们很喜欢听大灰狼和小鸡的故事.所以,我利用这一故事情节设计了本节活动.整个活动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从"大灰狼"的出现,激起幼儿作画的愿望,到幼儿想办法画篱笆,补画添画,最后"大灰狼"的离去,是一个幼儿反复练习、反复评价的过程,幼儿的知识经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小班幼儿年龄小,美术活动很难开展。往往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大通,结果孩子们两三分钟就画好了,或者说:"老师,我不会画!"如何在小班开展好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呢?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的这个活动。通过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惊险紧张的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吴飞 《早期教育》2009,(6):50-50
为了让小班幼儿较好地掌握折纸技能,我设置了故事情境,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幼儿在对故事情境的想象中学会折纸技能。如在教幼儿掌握两边对中心线折法时,我缓缓地讲道:“小红帽在树林里采蘑菇。遇上了大灰狼,大灰狼想要吃掉她,小红帽就跑回家。把两扇门关得紧紧的,不让大灰狼抓到她。”  相似文献   

5.
小门关紧了     
小班幼儿初入园时,对集体生活不习惯,教师要求他们坐好,听老师讲话他们不理解,更何况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更不容易按老师要求去做。 于是,我就给幼儿讲了《小兔乖乖》的故事。讲完后,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的两条腿就像小门一样,脚并齐后,小门就关上了。两只小手像锁一样,扣好后,就锁好了。这样,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幼儿听后都很高兴,也跟着学很快就坐好了。有的幼儿还对我说:“张老师,你看我把门关上了,大灰狼进不来了。”我随声应道:“对呀!把门关紧,锁还要锁好,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可是,我们还要把小嘴闭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 要求幼儿根据故事的开端和结尾,绘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图意。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张图画纸,每桌一盘蜡笔。教学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以引起幼儿听、编故事的兴趣: 今天,我教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编个故事。老师先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请小朋友编中间那段故事,想好了画在纸上,然后把画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好。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角色扮演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语言活动上常用的方法。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多会让幼儿以角色扮演融入故事中,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二、观察与解读情景一: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后,老师让幼儿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故事中的大象、小羊、小狗、猫等角色都有幼儿选择,唯独狼的角色没人扮演。看到老师鼓励的目光,最后瓜瓜站了起来:"老师,我来扮演大灰狼吧!小朋友们,我可是好的  相似文献   

8.
画故事     
大班幼儿在听故事录音磁带时,听着听着就会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我三番五次强调要安静、认真,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彩色笔,让幼儿听故事的同时,把故事内容大致画出来。如听《小黑猪看瓜》,有的幼儿画了一头小黑猪,有的幼儿画了许多西瓜,有的幼儿画了山羊公公在小河边钓鱼,还有的幼儿画了一群猴子来偷瓜。画故事时不强调  相似文献   

9.
我常常给小朋友讲一些弱小动物战胜凶猛动物的故事。有一天,我绘声绘色地讲了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大灰狼被小动物赶到河边,掉到水里淹死了。讲完后,我问小朋友:“好不好听?”  相似文献   

10.
勿恐吓孩子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晚上按时睡觉,讲一些“大灰狼”、“大狗熊”等故事来恐吓孩子,造成孩子们心理中毒,到了夜晚孩子听到敲门声便恐惧地大哭大叫。儿科专家称此种症状为“大灰狼综合症”。幼儿思维是以无意想象为主,其特征就是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或与现实脱离。幼儿在某种刺激物影响下,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小孩子在听了“大灰狼”的故事后,便会不自觉地想象出大灰狼的情形,就好像大灰狼真的正向他扑来一样。因而,只要听到敲门  相似文献   

11.
童爷爷:您好!在班上,我老想看闲书、发呆;在家里,我老想看电视、睡觉,就是懒得学习,您说怎么办啊?小网友灰太狼灰太狼小网友:你好!你是一只灰太狼,我就跟你讲一只大灰狼的故事吧。有一只大灰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  相似文献   

12.
我教儿歌《吹泡泡》时,为了指导幼儿画好熊猫,我自己必须先画好圆圈。王老师还特别提醒我,在画圆时,自己必须侧过身子贴近黑板画,才能使幼儿都看清我画圈的过程。为此,我不知练了多少次。后来,我自作“聪明”,事先在小黑板上淡淡地画上虚线的圆,这样上课时只要一描就行了。可这一招被王老师看出来了,她不声不响地走过来,把黑板上的虚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对我说:“你要相信自己,认真画是可以画好的。”果然,在王老师的激励下,我顺利地上好了这节课,画的圆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下棋是幼儿的一种智力游戏,它有助于幼儿注意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利于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培养幼儿勇于拼搏的精神。我在完成保育工作的同时,也很有兴趣地辅导幼儿学下棋。 一、让幼儿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平时我利用一些活动时的过渡环节,给幼儿讲聂卫平、谢军下棋为国争光的故事,激发幼儿对中国象棋的兴趣。 二、制作教具 我用磁铁黑板画面画上棋盘,用瓶盖做棋子(背面贴上磁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做出一个长1米、宽0.8米的棋盘。 三、教幼儿认识中国象棋的汉  相似文献   

14.
画黑板画是生物教师应具备的教学专业技术。黑板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我非常重视对黑板画的运用。下面谈淡有关这方面的一些体会。一、提高教学效率,省时省力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家兔的外部形态”。他先在黑板上板书“家兔的外部形态”。然后,走到黑板一侧展示出家兔的外形挂图,并指图讲解家兔身体由5部分组成。接着,教师又回到黑板前,在黑板上写出:“身体分头、颈、躯干、  相似文献   

15.
“画”儿歌     
中班《小雨点》这首儿歌,我是用绘画的方式教幼儿的。我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按儿歌段落顺序绘画,并要求幼儿记住老师画的先后次序。随着我的粉笔,黑板上很快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小雨倾斜落下,一边是盛开的花,中间是小池塘,里面有条小鱼,另一边是一片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幼儿准确地打出节奏,我先形象地教幼儿认识音符。我请4个小朋友分别坐在等距离放的4张小椅上,然后依次轻轻拍一下4个小朋友的头,让其他小朋友依次跟着拍一下手。接着,我告诉小朋友,老师要把这4个小朋友画到黑板上,但画的时间太长了,老师就用符号来代表小朋友,我就在黑板上写了4个四分音符。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小学二年级语教材中有篇课,叫做《校园里的画》,是苏联作家写的,内容主要讲几个小朋友在学校的黑板上自由画画进行战斗的故事,浅显易懂。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的学校里居然有一块供学生、老师自由写、画的黑板。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默画,还是背儿歌、故事等,其中都有一个如何正确识记的问题。在一次大班的绘画课上,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把一幅范画贴在黑板上,不作任何提示,让幼儿观察后撤去范画,然后要求幼儿在纸上把刚才看到的东西画下来。结果发现有较多的幼儿由于识记方法不准确而影响了默画的正确性。要让幼儿正确地进行识记,首先必须引导幼儿准确地选择记忆对象。选择记忆对象包括认定识记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任教多年,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我天天给孩子讲故事,有时一次讲2~3个,可我的孩子却听了就忘,一个故事也说不出来。”其实,这些家长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给孩子讲故事讲得越多越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后来,我向家长介绍了一个诀窍——五天讲一个故事,收效甚好。 第一天,请幼儿自己看一遍家长事先选择好的新故事图书。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并提问:“这本图书上画了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等幼儿看过一遍后,家长再与他共同认识图书中的重要角色,并帮助他记住故事的名称。 第二天,家长与幼儿共同看书,并声情并茂地讲一遍故事,一边讲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幼儿不易理解的字词的含义,或用容易理解的同义词直接置换,并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讲解。最后,与幼儿初步地讨论故事的教育意义,可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教小学图画教学中的“命题画”,方式很多,这里只着重介绍以下两种,一、故事与实物结合;例如我教二年级命题画“上学去”一课时,我一边叙述故事,一边出故事中的人物、景物、实物,井将人物和景物等圆片当的布置在黑板上,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