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乔治·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代表剧作有《人与超人》、《芭芭拉少校》、《圣女贞德》等。萧伯纳被誉为“20世纪的莫里哀”,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还是一位机智的幽默大师,他的许多逸事为人们所称道。以退为进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就获得了成功,当他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的祝贺表示感谢时,突然有人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吧!”观众以为萧伯纳一定会气得浑身发抖,会大声抗议这种挑衅,谁知萧伯纳却向这个人深鞠…  相似文献   

2.
萧伯纳出生于贫寒之家,没上几年学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可是在家里萧伯纳勤奋地看书,他心中早有个梦想,要写书出版,于是他勤奋写作,在六年里,他写出了五部小说。可是当他满怀希望地把书稿寄给出版社寻求出版时,却遭到了拒绝,总计投了六十家出版社,没有一家愿意出版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的大戏剧家,他以其高尚的人格、幽默的风格、乐观的性格享誉全世界。他的幽默妙语被人们广为传诵,下面仅辑录萧伯纳先生在拒绝方面的三则妙语,以飨读者。一反问假设、幽默机智当萧伯纳成名后,他立刻成了不少异性追求的对象,其中虽不乏诚心实意的爱慕者,  相似文献   

4.
竺华  妮妮 《红领巾》2006,(9):46-47
萧伯纳是世界名作家,人们称他为幽默大师。 一天,萧伯纳去参加一个宴会,在场的不少人都向他问好,请他签名。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应邀到俄国访问。有一天他漫步在莫斯科街头,遇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一时兴起,便高兴地与她玩起游戏。分手时,萧伯纳得意地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萧伯纳。”谁知小女孩望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骄傲地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小女孩安妮。”这个回答使萧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傲慢。事后,他感慨万分地对朋友说:“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常常保持谦虚的态度,这个小女孩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萧伯纳和小姑娘…  相似文献   

6.
沈学庆 《课外阅读》2011,(7):262-26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的课文是《大作家的小老师》。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有一次,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与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娜塔莎玩了很久。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出了自己的身份,没想到小姑娘模仿萧伯纳的口吻回了一句话,这出乎预料的回答让萧伯纳为之一震。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并从中受到教育,认识到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并认定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萧伯纳的悲喜剧特征。萧伯纳擅长于创作反映社会各层面的悲喜剧,他的创作不但表现了对国家社会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注,而且在文学、艺术风格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萧伯纳的剧作是为了传达他的创造进化的思想的,尽管他的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有缺陷,但萧伯纳在艺术上却没有犯“席勒化”的毛病,萧伯纳注重其戏剧的思想性,却并没有让自己的作品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具象化的情节将他的创造进化论形象地展现出来。下面,让我们以萧伯纳的《人与超人》为例,深入分析创造进化的哲学思想与具象化情节是如何完美地交织的。  相似文献   

9.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的色彩,这种理想主义与基督教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样的理想主义,萧伯纳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穷人的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设想。  相似文献   

10.
赫伟 《下一代》2009,(11):21-21
有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60年前,爱尔兰大作家萧伯纳到前苏联去访问。一天,他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一个活泼大方又很有礼貌的小姑娘。萧伯纳觉得她很可爱,就与她攀谈起来,后来又与她一块做游戏,这一老一少都玩得很开心。分手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你知道我是谁吗?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  相似文献   

11.
指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历来备受推崇,而萧伯纳的莎评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通过对萧伯纳的莎评作简要的梳理,以实例来说明萧伯纳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所持态度不同于多数莎评家。  相似文献   

12.
卢炜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67-69,90
全文以中外著名戏剧家萧伯纳与老舍为个案,进行戏剧叙事比较。从叙事的表层即文本叙事立场与视角、表现手法和叙事策略方面力图追溯文本的深层原因,探索中西艺术对话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华伦夫人的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早期创作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在《华》剧中,萧伯纳无情地鞭笞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主义行径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出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女性的无比同情。此外,萧伯纳还深刻地揭示了具有剥削本性和父权本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女性受压迫和奴役的基本根源。而萧伯纳提出的这一观点恰恰与半个多世纪后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文章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通过萧伯纳在《华》剧中对维多利亚女性遭受的性别压迫和经济压迫的揭露,探讨萧伯纳对于女性遭受的压迫和歧视、以及对妇女卖淫问题的深刻见解,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掘萧伯纳在剧中体现的早期女权主义观点。接着,本文将深入分析女性受双重压迫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贪婪本质。最后,本文将试图澄清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华伦夫人是一个"不道德妇人"的误解,并且得出结论:萧伯纳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父"。  相似文献   

14.
萧伯纳的剧作<卖花女>以奥维德的匹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为原型,同时又为它增添了新的内涵.从作品本身和人物分析来看,息金斯是匹格马利翁式的窒息生命活力的精灵的象征,而伊莉莎却正好是这种精神的反面.剧本展现了卖花女自我认识和心灵发展的心路历程,为古典传统赋予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哈罗德.品特是英语文学中自萧伯纳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家。品特的喜剧强调一种普遍存在的威胁,因而被称为"威胁的喜剧"。本文从结构安排、场景设置、语言特点三个方面探讨品特《送菜升降机》中的喜剧性和威胁性。  相似文献   

16.
肖伯纳的《匹克梅梁》以现实为基点,在比附神话原型时斥拒神话原型,并把现代版的准神话处理成一个寓言性作品,且配以颠覆性的表述方式,作品由此而浑然一体,显示出一种和谐的美,让人在笑声中思索生活的底蕴。  相似文献   

17.
戏剧通常具有二元性即“可读性”和“可表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戏剧翻译的难度。根据关联理论,分析萧伯纳戏剧《圣女贞德》两个中译本,试图说明关联理论对戏剧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最佳关联效果。  相似文献   

18.
John Bull's Other Island is the only play of George Bernard Shaw dealing with the Irish problem.He manages to define and ridicule colonialism in it and satires English colonialist’s intention and nature.This paper studies colonialism in this play through sexual metaphor,to decipher how it works simultaneously as an intimation of the British colonial attitudes and a satire of economic exploitat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奇》是林语堂根据中国古典小说编译而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从《太平广记》、《清尊录》、《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古本中选择了20篇有代表性的小说,通过改编、删节、增译等方法将原文本重新改造。林语堂的翻译素以忠实、通顺及和美称誉,但通观《中国传奇》,这一译本较引人注意的恰恰是与原本的“偏离”———误读、伪译比比皆是。实质上造成这种偏离的重要原因当是林语堂把这种编译作为演绎自己思想的重要途径,译作与其思想体系一脉相连。从《中国传奇》里情节、人物形象、众多人物命运的变化中,我们能窥探到语堂先生通过对原小说进行误读、改编、伪译,所表达出的文化追求及审美理想。毋庸讳言,我们在赞誉林氏传播中国文化策略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没有必要回避其编译作品中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诸体兼擅的大文学家之一,他不仅是个大诗人和著名词人,而且还是极其重要的散文大家。陆游文学创作思想内容丰富,艺术风格多样,无论是其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创作艺术,都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