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好朋友     
<正>我有很多好朋友,其中一个就是我的表哥——余奕。他在芦溪二中读七年级,十一岁,高高的个子,挺着小肚腩,眼睛炯炯有神,眉毛又浓又粗,给人一种神采奕奕的感觉。表哥吃的本领可真大,真像一条"贪吃蛇"。他只要看见美食,两眼就发光,然后一直津津有味地吃着,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停不下来,而他的肚子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我平常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忘记了,以后的岁月还是那么漫长,漫长到我可以重新喜欢上一个人,就像当初喜欢你一样。可是我真的可以像喜欢你一样地去喜欢他么?我不相信!因为他永远也给不了我你曾经给我的那些色彩。有的时候觉得你太过于自私,带我看过了那么美好的风景,却又中途离开了,而我只能学会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你的世界里慢慢地将你忘记。  相似文献   

3.
<正>先生犹如宇宙星际的一颗星星,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亲切地指引着我们,向我们眨眼,对我们微笑,永远陪伴着我们成长!我与李小文老师相识于2004年年底。当时我正在准备博士毕业前的博士后工作联系,并怀着忐忑的心情给李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想跟着他做博士后的愿望。没想到一个星期后,他亲自打电话给我:  相似文献   

4.
张永庆 《教育艺术》2014,(4):14-15,13
正一、导入,激发研读兴趣师:请看投影,把这句话齐读三遍。揣摩这句话作者的性格特点。(投影:"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生齐读)生1:他是一个人生目标很单一的人。生2:他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生3:他是一个很执着的人。生4:他很简单。师:是的,他是一个很简单、很单纯的人,单纯得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他(徐志摩)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相似文献   

5.
《同学少年》2011,(1):26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父亲会坐在书桌前,如同一个高中生,带着迷惘,带着不解,学习新知。而我,是他的老师。父亲是农民。像所有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一样,他的裤腿上有永远洗不掉的黄泥,手掌上布满了永远柔软不了的老茧。这就是父亲,半生"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惑之年为了孩子来到这个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儿。每天早上,我目送他日益佝偻的背影消逝在晨光里,看他迈着六十年代生人的步伐渐行渐远在二十一世纪的车水马龙中。  相似文献   

6.
孤独先生大概是个跟踪狂。第一次见到他时,我还不会说话。妈妈把熟睡的我放在空无一人的卧室大床上,轻手轻脚地掩门出去,孤独先生便蹑手蹑脚地攀上了我的床沿。我在半梦半醒之中潜意识地觉察到了危险,睁开眼睛,看到孤独先生对我勾起嘴角。我盯着他不怀好意的脸,开始放声大哭。在早年的岁月里,孤独先生还不像现在这般肆无忌惮。他只敢在我一个人时出现在我的身边。一个人的周末,我可以赖在床上一整天都不吃饭。隔天中午在饥肠辘辘中醒过来,拉开冰箱门准备做菜。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有一把天堂伞,细细的伞骨,滑滑的绸面,雨点敲击在伞面上,像一曲动听的歌。我曾经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塌鼻子、厚眼镜,画得一手好画。最重要的是他崇拜我,因为无论哪一场考试下来,我的分数永远是他的两倍还多。他曾经给我画了一幅画:一个男孩撑了一把伞,骄傲地站在雨中。他抹着鼻涕告诉我,那个男孩就是我,而他就是那把伞。这幅画是他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的。当时,他那素来严肃的父亲也笑容满面地给我端上热茶,然后使劲地揪了一把他的耳朵:“你有一个学习这么好的朋友,真是运气,还不让他教教你?”而骄傲的我,就像画中…  相似文献   

8.
登台杂感     
沉默了八年之后,如今又要登台了。诸君也许想象得到:对于一个演戏的人,尤其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八年的空白在生命史上是一宗怎样大的损失,这损失是永远无法补偿的。在过去这一段漫长的岁月中,我心如止水,留上胡子,咬紧牙关,平静而沉闷地生活着。一想到这个问题,我总觉得这战争使我衰老了许多。当胜利消息传来的时候,我觉得混身充满着活力,我相信我永远不会老,正如我们长春不老的祖国一样。前两天承几位外籍记者先生光临,在谈语中间起我还想唱几年戏.我不禁脱口而出道:“很多年,我还希望能演许多许多年呢。”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感念     
相片上的两位长者是我的同事,我们同教毕业班语文。年轻的我永远对他们心存一份感念。居左的是智老师,50多岁,善良、豁达、乐观。每每面对他,我觉得就像面对自己慈祥的父亲。我敬重他,不仅仅因为他的善良和关怀。他很博学,文思敏捷,讲课诙谐、生动、深入浅出,特别是那豪放、粗犷的笑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学生都爱听他讲课,我也常常请教于他。他曾向我讲述他的过去,年轻时他在外地教书,一人独立支撑着一个家,那时的岁月是艰难的、清贫的,他快快乐乐地走过了每一天,走到了幸福的今天。每当我沮丧、失望、无助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10.
风蛇     
凯文是个12岁的小男孩,他收藏世界上所有能被收藏的东西。今天,凯文本来是在市场里闲逛来着,但一个耀眼的蓝招牌吸引了他。牌子上写着:"马维先生的神奇收藏——仅向绝对好奇的人开放。"他立即像飞蛾看到篝火一样奔向了那家店铺。凯文推开店门,店主马维先生一看到他,立刻满面笑容地说:"下午好,年轻的先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他的心灵永远像清泉; 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他会欣赏到它生长的风烟; 一个忘我劳动的人,他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 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必然感到温暖。臧克家先生的诗句正是我心灵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我心目中的校长,他应当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的“乌托邦”,永远怀揣着教育的情结坚挺地前行在朝圣的路上。我心目中的校长,他应当是一个与书相伴的人,儒雅而不失幽默,自信而不自负。他充满智慧的行为告诉世人,社会因教师而美好。  相似文献   

13.
首先,让我感谢帕慕克先生和他这些作品的译者,是你们的劳动,让我有整整的10天时间.精神上像贵族一样富足而充裕。用整整的10天时间,看一个人的小说,这在我平生还是第一次。这10天时间,乃至后来的多少天里,我都沉浸在从帕慕克先生开始,到伊斯坦布尔,到他的这个文学世界.再回到帕慕克先生本人这个环形的精神轨道上,像一个闲暇无事的游者,在这个环形的轨道上,走来走去,漫步风光;站站停停,凝神注目。再或者,在这个轨道上,跟着故事的脚步,同人物一样急速地呼吸,疯狂地奔跑和不停顿地喘息。  相似文献   

14.
秋风忆师     
人们常说,往事如烟,一去不复返。但在我的脑海中却有一个深刻的烙印,一个令我无法忘怀的人。他,就是贾老师。贾老师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也是我最敬重的一位老师。记得五年级刚开学时,一个老头儿走进课堂,头顶几乎是“不毛之地”,溜圆的大肚皮就像口大锅,塌塌的鼻梁上一副沉甸甸的眼镜,一股劲儿地往鼻尖“亲热”,那模样滑稽得好像  相似文献   

15.
麦芽 《师道》2013,(3):46-47
大约很少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始终让我非常期待着两个人在深夜里把酒对谈,彼此间的话题持续数个小时也依然围绕着阅读、写作、教育等相对固定的主题,从不旁逸斜出,或顾左右而言他。大约也很少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始终让我非常畏惧着每一次会面,畏惧着听到他的任何消息,畏惧着收到通讯工具上他发给我的任何信息,因为他能够告诉我的,永远只有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样的阅读感受、写  相似文献   

16.
烟花烫     
是谁那么慌,剪破四月的时光阳光和别姬都碎在镜子里磊子离开的那天我正好在听张信哲的《下一个永远》。月台上很多人,我的耳朵里塞着耳麦,与周遭的嘈杂隔绝。眼光迷离地看着有人挥手有人流泪。突然很想和整个世界一起沉默,沉没。磊子突然扯下我的耳麦,对我说,苏,生活永远不会像你想像的那样,你知道吗?永远不会,你要学会面对,不然就会很累,连挣扎的力气也没有。因为你只是一只虫子。然后他在我的手心写字,他的手指冰凉,在我皮肤上麻木地行走。写完一个字他就走了,狠狠地转身,  相似文献   

17.
心里那盏明亮的灯张亚丽人生的路很长,而关键处只有几步。如果一个人在走这几步时,有人指点一下,顺利地走上光明大道,那他多么幸运啊!我就是这幸运儿中的一个,那个指路的人就是我上小学时的班主任──孙勤。她在我心里,永远是盏明亮的灯,照亮着我前进的道路。16...  相似文献   

18.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鞋匠的儿子。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台下的参议员们哄笑了起来。林肯并没有因此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  相似文献   

19.
我像很多人一样,也深深地感念我所敬重的一位国文老师,是他把我领进了文学的大门。那是我刚刚升入高中的时候,新来了一位黄老师。他身体略胖,穿着一件长衫,那么沉稳地倒背着手在课堂上边走边讲。我永远也忘不了他是怎样地上了第一堂课。他简短地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抗战前  相似文献   

20.
前天叫板寸、昨天叫螺旋桨、今天叫菜青虫、而明天不知叫什么的儿子:我知道,我在家的时间里永远不可能看到醒着的你,我们两人像生活在不同维度的空间一样永远被什么东西阻隔着。我不愿意承认那东西叫“代沟”,因为这个词使我和你爷爷已争斗了几十年,它像沙发中的泡沫或房子的隔热层那样,使两代人理解不了甚至不谅解。以往,我以为代沟与其说是一种现实,倒不如说是拒绝沟通的借口。而且,深受两代人无法沟通之苦的我,坚定地相信我与后代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怕的是,问题已出现了,而且越来越严重。我不是一个顽固守旧的人,我更不可能像你爷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